被乌安全局“蛛网”行动利用的4名长途卡车司机身陷看守所

发布时间:2025-09-12 08:38  浏览量:1

2025年9月11日,Mediazona发文称,6月1日,乌克兰安全局实施了“蛛网”特别行动,出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多地的四座军用机场。用于摧毁数十架战略轰炸机的无人机被藏匿在活动板房内,由五名长途卡车司机负责运输,其中一人在爆炸中身亡。Telegram频道“Astra”未注明消息来源,公布了四名被拘留司机的姓名。Mediazona已核实这些司机的身份,并与他们的亲友取得了联系。

事件始末:无人机突袭背后的“不知情运输者”

55岁的长途卡车司机米哈伊尔·留明将卡车停在路边,在驾驶室内打盹时,突然被一阵撞击和轰鸣声惊醒。他的妻子加利娜·留明娜回忆道:“他一开始以为是老鼠闹的——驾驶室里有只受惊的老鼠在乱窜。可等他抬头一看,天哪,竟是无人机!”

6月1日中午时分,数架无人机从留明驾驶的租赁卡车所运输的活动板房顶部飞出——这批板房正从车里雅宾斯克运往伊万诺沃州。随后,无人机袭击了伊万诺沃州的一座机场,该机场部署着俄罗斯空军中极为稀有的A-50预警机。

几乎同一时间,俄罗斯其他地区也陆续传来“发现无人机”和“军用机场起火”的消息:摩尔曼斯克州的“奥列尼亚”机场、伊尔库茨克州的“别拉亚”机场,以及梁赞州附近的“佳吉列沃”机场均遭袭击。

几小时后,有报道称阿穆尔州谢雷舍沃村附近公路上一辆卡车起火。《阿穆尔真理报》称,“卸载半挂车时,车上物品突然爆炸,车辆碎片飞溅到公路两侧及更远的地方。”当天远东时间夜间,阿穆尔州州长奥尔洛夫通报称,半挂车“起火”事件导致司机受伤。

此次“蛛网”行动由乌安全部门筹备“一年半以上”。《华盛顿邮报》指出,行动筹备工作由泽连斯基亲自监督,乌安全局局长马柳克负责协调。泽连斯基后来表示,从卡车中起飞袭击俄机场的无人机,其运输司机对此毫不知情。

乌方行动细节:150架无人机与“远程开启的板房”

乌克兰媒体这样描述行动筹备过程:“乌安全局先将FPV无人机运入俄罗斯,随后又运入可移动木质板房;在俄境内,无人机被藏到板房顶部,这些板房被装载到卡车上。时机一到,板房顶部便远程开启,无人机直奔目标,打击俄罗斯轰炸机。”

据《经济学人》估算,最初通过走私方式进入俄罗斯的无人机约有150架,爆炸装置约300个。

乌安全局通报称,此次袭击导致俄罗斯四座机场的41架军用飞机受损,涉及A-50预警机、图-95、图-22М3及图-160轰炸机。北约评估认为,行动最终彻底摧毁了10至13架俄罗斯飞机。

俄罗斯国防部承认了无人机袭击机场的事实,但其声明称:“摩尔曼斯克州和伊尔库茨克州发生‘数架航空装备起火’事件,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及阿穆尔州的‘所有恐怖袭击均被挫败’。”俄国防部还补充称,“军人及平民无人员伤亡”,“部分恐怖袭击参与者已被抓获”。

事发当天,Telegram频道“SHOT”、媒体“Ura.ru”及“74.ru”报道称,车里雅宾斯克一处疑似存放乌克兰无人机的仓库租户被拘留。“SHOT”写道:“专家已采集土壤样本,检测是否存在爆炸物。”该频道还发布了带有“ДАН-недвижимость”水印的照片,并称仓库归车里雅宾斯克Дан-Инвест公司所有。该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员工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们公司没人被拘留,也没有任何属于我们的仓库被搜查——我理解这可能是信息混淆。”接近安全部门的Telegram频道“ВЧК-ОГПУ”则表示,警方赶到时,存放无人机的仓库已空无一人,因此“逮捕了邻近仓库的租户”。

6月2日,Telegram频道“Astra”未注明消息来源,公布了四名运输藏有无人机板房的卡车司机姓名。《Mediazona》已核实这些司机的身份(至少两人被指控“参与团伙恐怖活动”),确认他们已被逮捕,并确认另有一名司机身亡。

五位司机的命运:一死四拘,家属称“从未知情”

1. 瓦西里·普季科夫,62岁,在阿穆尔州身亡

乌安全局最初计划袭击俄罗斯五座军用机场,但阿穆尔州的行动失败:负责袭击谢雷舍沃区“乌克兰卡”基地的无人机运输卡车,在公路上起火。

普季科夫的同事维克托介绍,这位来自车里雅宾斯克的司机与另一名涉案司机米哈伊尔·留明相识。十年前,维克托与普季科夫曾一同在“车里雅宾斯克运输汽车公司”工作,此后一直保持联系。

维克托回忆道,“他5月31日过生日那天,我们还通过话。当时他说自己离布拉戈维申斯克还有600公里,车坏了,正等着修。还说新工作挺顺利,‘我们在运小房子呢’。”

维克托解释,卡车司机通常将活动板房的组件称为“小房子”:“我之前差不多八年里,全国各地运的都是这东西。要是有人让我运这样的‘小房子’,我也会照运——那东西封得严严实实,谁会拆开墙板检查啊!”

6月1日,Z博主基里尔·费奥多罗夫发布的三段视频中,有一段显示路边停着一辆冒烟的卡车,十余人在周围忙碌。随后,一名穿运动服、手持红色物品的男子走进半挂车,紧接着发生爆炸,视频戛然而止。维克托从这段视频中认出了自己的同事。

“他拉开门——是想灭火吗?拿的是灭火器吗?他为什么要进去?”维克托不解地说。

普季科夫独居,妻子三年前因新冠去世。他的亲友坚信,若知晓运输货物的真实情况,他绝不会接这趟活。“瓦西里生前是个爱国的人,要是知道运的是这东西,怎么可能同意?”维克托苦笑道。

Z博主费奥多罗夫发布的另一段视频中,拍摄者称爆炸现场散落着“零件和铝材”,还粗俗地评论:“路边着火了,消防员在现场……那男的(指普季科夫)就躺在那儿,尸体都焦了。”

维克托透露,普季科夫的遗体三周后才交还给家属。6月22日,车里雅宾斯克为他举行了追思仪式,6月27日遗体被火化并安葬。

2. 米哈伊尔·留明,55岁,在伊万诺沃州被拘

身亡的普季科夫与55岁的留明相识,两人在某停车场听说这份新工作后一同应聘。维克托表示,他们此前的工作“遇到了些麻烦”,所以想换份活计。

“快60岁的人了,没犯任何错却要蹲监狱……想想都可怕。”维克托沮丧地说。

据接近安全部门的Telegram频道“Baza”和“Mash”报道,涉案卡车归一个名叫阿尔乔姆·季莫费耶夫的人所有。6月2日,伊尔库茨克州当局发布了对一名37岁乌克兰籍男子的通缉令,称其“可能涉案”,该男子也叫阿尔乔姆·季莫费耶夫,但随后该通缉令被删除。

《生意人报》称,6月5日,俄罗斯内务部通缉系统中新增了季莫费耶夫的信息;塔斯社则表示,两天后,季莫费耶夫的妻子尤利娅·季莫费耶娃也被通缉。据塔斯社消息,这对夫妇均出生于乌克兰,5月底已从俄罗斯前往哈萨克斯坦。

“这是他们(留明和普季科夫)在新工作的第一趟活,”维克托向《Mediazona》透露,“他们开的是二手卡车,车主是……好像就是那个阿尔乔姆。他们负责修这些车,阿尔乔姆给他们发工资,两人本来还挺满意的……想着‘工资按时发,我们把车修好,之后就能好好干活了’。”

留明的妻子加利娜说,在出发前两个月里,丈夫和普季科夫一直在维修公司提供的卡车,“经常把车送进修理厂”,雇主则“每月分几次给他们发工资,每次5万卢布”。

即便如此,留明的车在运输途中还是出了故障。加利娜回忆:“他的车坏了,普季科夫的车也坏了。我丈夫都快急疯了,说‘我连车底都钻了,还是查不出问题,故障灯一直闪’。他一边修车一边抱怨,‘这活我没法干了,车都快散架了,还不如去油田当临时工’。”

留明夫妇结婚30多年,每次丈夫出车,加利娜都会帮他收拾行李,也见过他要运输的“小房子”,但她并不知道货主是谁。“就是一份普通工作,没什么特别的,”加利娜说,“行车单据之类的手续都齐全。”

加利娜透露,车坏后,留明曾联系雇主:“他想给阿尔乔姆打电话,要些修车钱,可阿尔乔姆说自己在国外,‘等我回去再说’。我丈夫气坏了,说‘难道让我一直困在这儿吗?’”

留明发现无人机从自己的卡车里飞出后,第一时间给妻子打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喊‘我的车里飞出无人机了’,”加利娜声音颤抖地说,“我赶紧让他报警,打112。他当时整个人都懵了,完全慌了神!”

赶到现场的俄联邦安全局(FSB)人员随即拘留了留明,并很快以“参与团伙恐怖活动”(《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05条第2款a项)对其提起指控。两周后,调查人员搜查了留明在车里雅宾斯克的家,但未查获任何物品。

“我们家什么可疑物品都没有,连电脑都没有,”加利娜说,后来她也被传唤问话,“问话的是个年轻女警,我问她‘我们还要等多久?还要受多少罪?’她安慰我说‘两个月后就能放出来’。”

今年8月,伊万诺沃州法院将留明的拘留期延长至11月底,目前他已在伊万诺沃第一看守所(СИЗО-1)关押了三个多月。法院指派的律师亚历山大·潘克拉托夫未回应《Mediazona》的提问。加利娜则表示,这位律师“态度粗鲁,对我们毫无尊重”。

“律师打电话来,语气特别冲,说‘你丈夫可能要判10年到终身监禁,你知道他在看守所里的情况吗?’还说没人愿意接这个案子。后来他女儿还打电话来,哭得歇斯底里。”

6月,加利娜去送别普季科夫时,看到他的遗体“烧得面目全非,脸上盖着一层蜡质面具,根本认不出来”。

加利娜坚信丈夫是无辜的,也否认他与乌安全局有任何关联。“我们这辈子都是正派公民,当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她哽咽着说,“战争爆发后,我们一直揪着心,偷偷掉眼泪。我们认识的几个年轻人都牺牲了,我们还去送过葬……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我丈夫当时也想参军,是我拦着他,说‘家里还有女儿要照顾,你身体也不好,去了怎么办?’”

留明偶尔会从看守所给家里打电话。“他总问‘狗怎么样了?孙女怎么样了?’”加利娜抽泣道,“他特别疼那几条狗,说‘千万别把它们送走,我一定会回来的’。”

维克托目前无法联系到留明,但他和车里雅宾斯克的其他司机“都很担心米沙(留明的昵称)的情况”,只是对案件细节一无所知。“你也知道咱们的调查机构是什么作风——先把人折腾得够呛,最后逼得你什么都‘承认’。”维克托无奈地说。

3. 安德烈·梅尔库列夫(Андрей Меркурьев),61岁——伊尔库茨克州被拘

6月1日,Telegram频道“Babr Mash”发布了伊尔库茨克州无人机袭击开始时的视频:停在公路旁的卡车里飞出无人机,半挂车的车顶已脱落并掉在地上。拍摄者粗俗地评论:“又一架无人机飞起来了!哪儿来的啊?搞不懂!这简直是胡闹!突然就炸了,真该死!现在的技术都发展到这地步了?”从后续视频可知,拍摄者并非卡车司机——司机很快被警方拘留。

当天驾驶这辆卡车的是61岁的安德烈·梅尔库列夫,他同样来自车里雅宾斯克。梅尔库列夫的前妻未直接确认他被拘留的消息,但告诉《Mediazona》:“联邦安全局的人给我打过电话,调查人员也打过。”

玛雅·梅尔库列娃说,她与安德烈已离婚多年,“对他的事不感兴趣”。“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说实话,我也不想知道,”她说,“律师给我女儿打了电话,说需要帮忙,但我不想以任何形式帮他。”

玛雅透露,尽管女儿“已经两年没见过他了”,梅尔库列夫还是通过律师联系了她。“律师说,他想跟女儿道歉,说不该让她陷入这种境地,”玛雅不耐烦地说,“可我女儿连他的电话都没接过,怎么可能帮他?”

根据泄露的数据库信息,梅尔库列夫1963年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与玛雅育有一女一子。玛雅说,几年前她已从车里雅宾斯克搬到莫斯科,不清楚前夫的社交圈。在通讯软件GetContact上,用户对梅尔库列夫的备注包括“安德烈·卡玛斯司机”“安德烈·达夫”“车里雅宾斯克来的司机”(注:卡玛斯、达夫均为卡车品牌)。

2008年,梅尔库列夫曾因“威胁杀人并致他人受伤”(《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19条)被判刑。“我记得有这回事,但不记得判了多久,”玛雅说,“好像就是罚了点钱。”

4. 亚历山大·扎伊采夫,56岁,在摩尔曼斯克州被拘

从通讯软件GetContact的电话簿及其他泄露的数据库信息来看,56岁的亚历山大·扎伊采夫来自车里雅宾斯克,几年前曾从事出租车行业,还在谢罗夫铁合金厂工作过,后来成为个体经营者,其主营货运的公司于2024年夏天关闭。

扎伊采夫的Instagram头像显示,这位身材魁梧的男子穿着条纹T恤,手持花园水管,对着镜头大笑,身旁的两个女儿也在笑。

2025年6月25日,摩尔曼斯克州法院维持了对“被告人扎某”的拘留决定——该案于6月1日立案,案由为“摩尔曼斯克州发生有组织团伙实施的恐怖活动”。《Mediazona》注意到,法院网站的案件信息显示,6月3日,奥列涅戈尔斯克市法院最初将被告人的拘留期定为两个月;结合拘留时间和管辖范围可推断,该案被告人即为亚历山大·扎伊采夫。此外,上诉裁定还提到,被告人被捕前的职业是司机。

扎伊采夫的妻子未直接确认丈夫被拘留的消息,但称亚历山大“已经不在奥列涅戈尔斯克看守所了”。她表示,不确定与记者交谈是否能帮到自己。

法院指派的律师塔季扬娜·约诺娃向《Mediazona》确认,她此前曾为扎伊采夫提供法律帮助,但拒绝回答其他问题。

5. 谢尔盖·卡努林,47岁,被拘于梁赞州

根据Telegram频道“Astra”的消息,第四名被拘留的卡车司机是47岁的谢尔盖·卡努林。从泄露的数据库信息可知,七年前他曾从事出租车行业,其社交账号中存有重型卡车运输途中的照片与视频。

1999年9月,卡努林因在伏尔加格勒州擅离军营(《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337条第4款)被列为通缉对象。此外,近年来他还拖欠俄罗斯联邦法警局(ФССП)多笔款项。

从泄露的数据库可推断,谢尔盖·卡努林与亚历山大·扎伊采夫(Александр Зайцев)相识:通话记录明细显示,两人至少在2024年5月有过通话;且两名司机在Instagram上互相关注。

被拘留者的妻子阿纳斯塔西娅·卡努林娜起初数月未回复消息与电话,但在9月初(推测是其丈夫拘留期被延长后),终于同意通话。然而到了约定通话当天,阿纳斯塔西娅却将《Mediazona》记者拉黑。

《Mediazona》向被指控参与“卡车无人机恐袭案”并关押在俄罗斯看守所(СИЗО)的司机们寄送了信件,但均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