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风向突变,开始收拾对华鹰派,不能让他们坏了中美的大事
发布时间:2025-09-12 17:07 浏览量:1
特朗普终于认清现实,出手打压对华鹰派,生怕他们坏了中美的大事?
中美开展新一轮经贸谈判前,特朗普突然撤销了极端对华鹰派人物兰登·海德的岗位提名,如果不出意外,此人本该出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
光听描述就能看出来,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要害岗位,负责监管所谓“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的出口管制措施,而这恰恰是美国近几年最为滥用的政策,往往与“极限施压”结合起来使用。
【特朗普撤销了对华极端鹰派的岗位提名】
而美国商务部的一把手卢特尼克,负责的恰恰是出口管制相关,可以想见,一旦兰德走马上任,势必扮演卢特尼克“左膀右臂”的角色,更将长期处于中美经贸博弈的第一线,在政策制定上有极大话语权。
『为何撤回提名,白宫讳莫如深』
为何在此时撤回提名,特朗普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但这已经足以让美国的其他鹰派人物感到焦虑,觉得特朗普政府有意软化对华政策立场。
半年多以前,特朗普就提名兰登去商务部任职,那时候,中美关税战还在酝酿阶段,特朗普不光威胁要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还在各大部门中提名了不少鹰派人选,兰登就是其中之一。
光是从履历上来看,“极端对华鹰派”这个标签,贴在兰登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以前在所谓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工作,多个针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法案,都是出自兰登的手笔。
【半年前提名,如今撤销,引发外界众说纷纭】
他虽然不怎么在台前进行反华表演,但却是在幕后炮制议题的得力干将。当时特朗普提名他去商务部当助理部长,有不少共和党人叫好,都觉得他能有效“限制中国”,比任何人都对中国“知根知底”。
结果半年过去,等来的却是提名被撤销的消息。
目前兰登还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对于提名被撤销,他至今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白宫发言人则解释说,兰登将继续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内推进“美国优先”的亚洲战略,看来是不打算让他挪窝了。
其实这跟冷处理也没啥区别。自从特朗普重组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自己原来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发配到联合国任大使,这个机构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地位,就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了。
【海德过去在“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工作】
『撤销提名,背后是纯粹的政治考量』
顺带一提,当初特朗普改组国家安全委员会,裁减人员规模,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泄愤”的性质,里面负责中国事务的政策团队,被集体扫地出门。因为特朗普认为,自己之所以在关税战中败阵,就是因为这帮人乱出主意,让白宫对中国出现了误判。
兰登虽然没有被波及,但后来也没有受到重用,就这么不上不下地待在国家安全委员会里,如今干脆连新岗位的提名也被撤销。
这很难不让外界去想,特朗普此举,究竟有什么深意。更何况,无论是提名,还是撤销提名,本身都是一种政治信号。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NASA局长的人选上,特朗普一开始提名的是马斯克的密友艾萨克曼,那时候他和马斯克的关系还没破裂,提名艾萨克曼,也是经过了马斯克的游说。
【马斯克表示,自己对特朗普撤销艾萨克曼提名感到失望】
但后来这一提名被火速撤销,同一天马斯克就宣布,自己不再担任白宫的特别顾问一职,特朗普也没有挽留他的意思。后来,马科斯承认,自己对艾萨克曼提名被撤销很失望,暗示背后存在“政治动机”。
『对华鹰派只会帮倒忙』
抛开特朗普与马斯克的恩怨,我们回过头再看兰登的情况,这样一个对华极端鹰派,一声招呼不打就被撤销提名,这似乎意味着,特朗普的考量,相比半年前已经出现了变化。
这其中的分水岭,无非是中美关税战分出胜负,乃至于后续的一系列经贸谈判。美国惯用的出口管制,已经成为中美谈判桌上的筹码,兰登对华示强的专业技能,在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意义,让他上任,只会坏了中美互动的头等大事。
换个角度来看,兰登在关税战后才被撤销提名,也给他自己的仕途保住了体面,至少对华强硬的人设得以维持。
这段时间下来,白宫多少也该意识到,与中国打交道,一味强硬没有任何用处,鹰派也只会“帮倒忙”。
【特朗普内阁中鹰派泛滥】
另外更不要说,特朗普的内阁里,对华鹰派已经有泛滥的嫌疑了,从被制裁的反华政客鲁比奥,再到主动渲染“中国威胁”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哪个不是其中的“翘楚”?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过去也没少对华示强,但那又怎么样呢,到了与中国对话的时候,他们都需要收敛自己的嘴脸。
特朗普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提拔更多鹰派进入政府关键岗位,对中美互动有没有帮助,他需要的是具有理性思维、专业素质过硬的职业官僚,而不是被意识形态占据大脑的极端鹰派,之前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类人物越多,美国误判中国的概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