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帅了!南京理工大学硬刚极端女权,这就是“国防七子”的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5-09-13 14:45 浏览量:1
最近高校圈不大太平。
有人忙着查小红书,有人忙着整顿饭圈,而南京理工大学——干脆在开学典礼上,对着“极端女权”开了一炮。
不是偷偷摸摸,是光明正大;不是私下提醒,是当着几千新生的面,把“极端女权”四个字甩在大屏幕上,还请了现役军官站台强调:这玩意儿,有毒,别碰。
当场炸锅。
网友拍手叫好:“终于有学校敢说了!”也有人大惊失色:“这不是性别对立?”但更多人松了口气:总算有人把“正常话”说出来了。
先划重点:南理工反对的,从来不是“女权”,而是“极端女权”。就像你支持减肥,但不支持绝食;你提倡环保,但不支持砸车收油费。道理一样。
真正的女权,是追求平等:同工同酬、拒绝歧视、尊重选择。
可某些“极端女权”呢?张口闭口“男性原罪”“生育是为男人服务”“彩礼必须给,不然就是不尊重女性”……
一边喊着独立,一边要求特权;一边骂男权压迫,一边把男性当提款机。这哪是平权?这是披着 feminism 外衣的双标生意。
更可怕的是,这种思潮已经悄悄渗入校园。有些女生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男生多搬点行李=物化女性?节日没送礼物=不尊重女性?连食堂打饭让个队,都能上升到“男权霸凌”。搞得男生战战兢兢,像犯了错的孙子。
久而久之,不是促进理解,而是制造隔阂。不是男女并肩,而是互相提防。你说,这还是大学吗?这简直是“性别战场”。
所以南理工这一嗓子,喊得及时,也喊得响亮。它不是在打压女性,而是在保护真正的平等。
它告诉新生:你可以追求独立,但别打着“女权”旗号去霸凌他人。你可以要求尊重,但尊重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供养。
现场还有军官讲话,这就很有深意了。一个国家的未来靠什么?靠团结,不靠撕裂。如果还没出校门,脑子里就装满了“男女对立”,那将来进了社会,还能携手共建家园吗?生育率本就拉警报了,再搞“生孩子是为男人牺牲”那一套,谁还敢结婚?年轻人本就焦虑,再被煽动成“两性仇视”,社会还能稳吗?
南理工看得明白:极端女权的本质,不是争取权利,而是制造对立。它用情绪代替理性,用标签代替沟通,最终目的不是解放女性,而是瓦解家庭、冲击传统、撕裂社会。
这才是最危险的。
有网友说得好:你看那些50、60岁的老夫妻,炒菜的炒菜,洗碗的洗碗,没有谁非得计较“今天谁弯腰多一秒”;退休了还牵手散步,互相照顾,从没听说哪个老头瘫沙发上刷手机,老太太累死累活。
可现在呢?一到情人节,男生就得发红包、送礼物、写情书,女生坐等收礼,理直气壮:“不然就是不尊重女性。”请问,这是爱吗?这是“仪式税”。
真正的尊重,是双向奔赴。是你加班晚归,我留一盏灯;是我生病发烧,你请假陪我去医院。而不是节日转账520,少一块钱都是“不爱了”。
南理工这一课,表面上是讲“极端女权”,实际上是教年轻人如何理性看待性别关系。它提醒我们:别被网络情绪带偏了节奏,别让“正义感”变成伤害他人的刀。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愤青,而是培育心智健全的人。如果大学只教知识,不教价值观,那和培训班有什么区别?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被曲解成“打压女性”?会不会引发新的对立?
但南理工的态度很明确:我们反对的是“极端”,不是“女性”;我们倡导的是“尊重”,不是“顺从”。就像他们强调的——尊重正常女性。这句话里有个关键词:正常。
正常的女性,不需要靠贬低男性来抬高自己。她们自信、独立、有同理心,她们要的不是特权,而是机会均等。
所以,南理工这一枪,打得不是女人,是那些躲在“女权”背后搅浑水的歪风邪气。
这一枪,或许会引来争议,但它值得一个赞。因为在这个人人都敢发声的时代,敢于说真话的学校,才是真正的脊梁。
希望这声枪响,不只是南理工的独角戏,而是全国高校的开场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