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人,总是做这些「糊涂事」,怪不得会得罪人

发布时间:2025-09-13 21:28  浏览量:1

季羡林先生曾说:“做人最要紧的是守住本分,不搬弄他人是非,不越界掺和私事,让别人舒服,自己的日子才能安稳。” 这番话道透了人际相处的道理,生活里很多人不是故意要得罪人,就是一时没多想,做了些欠考虑的事,不知不觉就让别人心里不舒服了。老话常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更重要的是,别做那些让自己掉价、还得罪人的糊涂事。真正活得明白的人,不是有多精明,而是懂得避开那些不该做的事,把日子过得踏实,让身边的人都愿意跟自己亲近。

一、搬弄是非,把别人的私事当谈资​

生活里总有这样的人,喜欢打听别人的事。张家的孩子找了什么工作,李家的夫妻拌了几句嘴,他知道了就到处说,还添油加醋。有时候本来是小事,经他一传就变了味,最后人家知道了,能不生气吗?​

历史上孔子早就说过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就是从路边听来的话又到处去说,这是品德里该抛弃的行为。明朝的时候,有些官员不专心做事,总喜欢在朝堂上传别人的闲话。今天说这个大臣贪了小利,明天说那个大臣和谁走得近,最后不仅搅乱了朝堂,自己也落了不好的下场。那些搬弄是非的人,看似知道的多,其实是把自己的路走窄了,谁愿意跟一个爱传闲话的人交心呢?​

看电视剧《大宅门》时,应该记得里面有个下人叫王喜光。他特别爱搬弄是非,白景琦家里的事,他总偷偷跟外人说,还在中间挑拨离间。白景琦和杨九红的关系,他就添油加醋地说杨九红的坏话,想从中捞好处。最后白景琦发现了他的心思,把他赶了出去,他不仅丢了工作,还落了个人人喊打的名声。王喜光本来能在大宅门里好好过日子,就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爱传闲话,最后把自己的路断了。​

所以说,搬弄是非不是小事,这就像一根刺,既扎在别人心里,也把自己的人品明明白白亮给了所有人看。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把别人的私事当谈资。别人愿意说的,就认真听;不愿意说的,绝不打听,更不会到处传。这样不仅不得罪人,还能让人觉得你靠谱,愿意跟你相处。​

二、不懂分寸,越界插手别人的事​

生活中还有些人,热心是热心,但就是没分寸。别人家里的事,他非要插一手;别人工作上的事,他也非要指点几句。最后人家烦了,他还觉得自己是好心没好报。说到底不是人家不领情,是他越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你闯进去了,别人自然会不舒服。​

三国的时候有个叫杨修的,特别有才,曹操很看重他,但他就是不懂分寸。曹操想考验手下的人,在门上写了个 “活” 字,杨修一看就知道曹操觉得门太宽了,立刻让人把门改小;曹操在点心盒上写了 “一合酥”,杨修又立刻把点心分给大家吃,说曹操是让 “一人一口酥”。这些事看起来是杨修聪明,但曹操心里其实很不舒服,觉得杨修太懂自己,还不懂得藏拙,总是把自己的心思戳破。后来曹操打了败仗,心里烦,说要 “鸡肋”,杨修又立刻明白曹操想撤兵,还到处跟士兵说。曹操这次彻底忍不了了,把杨修杀了。杨修不是没本事,就是没把握好分寸,不管是跟上司还是跟别人相处,越了界,最后才惹了祸。​

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里面的康姨母就是个不懂分寸的人。她是盛家大娘子的姐姐,本来不该管盛家的事,但她总喜欢插手。明兰嫁入顾家后,康姨母就总挑明兰的错,还想给顾廷烨塞小妾,搅和明兰的家事。明兰一开始还让着她,后来实在忍不了,就跟她掰扯清楚。最后康姨母因为自己的越界,不仅得罪了明兰,还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了,甚至因为做了更过分的事,落了不好的下场。康姨母本来是长辈,好好过日子就行,就因为不懂分寸,总插手别人的事,最后把自己的生活也搅乱了。​

孟子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边界,本身就是对人最实在的尊重。别人家里的事,除非人家主动找你帮忙,否则别插手;别人工作上的事,除非人家问你意见,否则别指点。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越界,这样相处起来才舒服,也不会得罪人。​

三、记仇不记恩,揪着别人的错不放​

身边还有一类人,别人帮了他十次,他不记得;只要有一次没帮到他,或者不小心得罪了他,他就记一辈子,到处说别人的不好。这样的人,身边的人慢慢就不愿意帮他了,因为他只记仇,不记恩。​

汉朝的韩信,大家都知道他是开国功臣,但他早年的时候过得很落魄,还受过 “胯下之辱”—— 有个屠夫让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韩信当时没跟他计较,真的钻了。后来韩信当了大将军,回到家乡,有人以为他会报复那个屠夫,没想到韩信不仅没报复,还给了屠夫一个官职,说当年屠夫的刁难,让他更努力地往上走。韩信不是不记得那件事,而是他明白,记仇没用,不如把心思放在更重要的事上,而且人家当年也没真的伤害他,没必要揪着不放。​

反过来,历史上也有因为记仇惹祸的人。战国时期的范雎,他早年被人陷害,差点死了,后来他当了秦国的丞相,就报复了当年陷害他的人。虽然他的报复在当时有人理解,但后来也有人说他 “睚眦必报”,显得格局小了。其实记仇不仅会让自己心里不痛快,还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你小气,不愿意跟你深交。​

看电视剧《人世间》时,周秉昆有个邻居叫春燕,春燕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跟周秉昆闹别扭。周秉昆没帮她办成一件事,她就会生气,还说周秉昆不够意思。但后来春燕遇到困难,周秉昆还是帮了她,春燕这才明白,不能总记着别人的不好,忘了别人的好。《人世间》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情节,有些街坊邻居,因为一点小事就互相记恨,好几年不说话,最后还是因为家里的大事,才解开了心结,发现之前记的仇,其实都是小事,没必要。​

曾国藩说过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过去的事该放就放,别总揪着别人的错处不撒手,也别总记着自己受的委屈。别人帮过你,要记在心里,下次有机会就还回去;别人不小心得罪了你,要是没多大事,就别放在心上。这样不仅自己心里痛快,身边的人也愿意跟你相处,日子才能过得顺心。​

四、占小便宜,目光短浅​

生活里还有些人,总喜欢占小便宜。买东西的时候非要让人家多送一点,跟邻居借东西总忘了还,聚餐的时候总想让别人多付钱。看似占了一点小便宜,其实是把自己的人品卖了,时间长了,没人愿意跟他来往了。​

《史记》里记载过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商人叫吕不韦,他虽然是个商人,但很有眼光。他投资了当时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不仅给异人钱,还帮他回到秦国,最后异人当了秦王,吕不韦也成了丞相。吕不韦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不贪小便宜,懂得长远投资。反过来,有些小商人,为了多赚一点钱,给顾客缺斤少两,或者卖假货。一开始可能有人上当,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不地道,就没人去他那里买东西了,最后生意做不下去,还落了个坏名声。​

看《乡村爱情》时,里面的刘能有时候会算小账。跟赵四一起买东西,总想让赵四多付一点;村里分东西的时候,总想多要一点。一开始大家觉得他就是爱计较,没当回事,但后来有一次,村里有个项目,需要大家一起出钱出力,刘能因为怕吃亏,不愿意多投入,最后错过了机会,没赚到钱。后来刘能也明白过来,占小便宜没用,眼光得放长远,跟大家好好合作,才能一起赚钱。还有里面的谢广坤,有时候也会因为贪小便宜,跟邻居闹矛盾,借了王老七的东西忘了还,最后王老七不愿意再借给他,谢广坤才知道,小便宜占多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荀子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普通人做人也一样,不能只盯着眼前那点小利益,得往长远了想。跟别人相处,别总想着占小便宜,该自己出的钱就出,该还的东西就还,有时候吃亏反而能换来别人的信任。跟朋友聚餐,这次你多付一点,下次朋友就会主动多付,这样互相体谅,关系才能长久。要是总想着占小便宜,别人慢慢就会疏远你,最后得不偿失。​

五、说话不过脑,出口伤人​

还有种人,说话特别直,直到伤人。不管什么场合,不管对方是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完还说 “我这人就是心直口快,你别往心里去”。其实不是心直口快,是说话不过脑,没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人。​

东汉末年有个叫祢衡的,特别有才华,但就是说话不饶人。当时曹操想招他做官,他不仅不去,还到处说曹操的坏话,说曹操手下的人都是 “酒囊饭袋”。后来曹操把他送到刘表那里,他又说刘表没本事,刘表又把他送到黄祖那里,他还是改不了。有一次黄祖跟他聊天,他说了句不好听的话,黄祖生气了,就把他杀了。祢衡有才华,但就是因为说话不过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最后丢了性命。其实说话直不是错,但要分场合、分对象,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得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

看《甄嬛传》时,里面的祺贵人就是个说话不过脑的人。她仗着自己是皇后的人,在宫里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到甄嬛受宠,就直接说甄嬛是 “狐媚惑主”;看到安陵容出身不好,就嘲笑安陵容 “上不了台面”。一开始皇上还因为她的家世忍着她,但后来她越来越过分,说话不经过大脑,甚至诬陷甄嬛和温实初有私情,最后皇上彻底厌弃她,把她打入冷宫,最后她死得很惨。祺贵人本来能在宫里好好过日子,就因为说话不过脑,出口伤人,最后把自己的路走绝了。​

《弟子规》里说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意思就是说话多不如说话少,说话要实在,不要花言巧语,但也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话前先琢磨琢磨,这话出口会不会让别人不舒服,会不会伤害到别人。看到别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不好看,就别说 “这衣服真丑”,可以说 “你这件衣服颜色挺特别的”;看到别人做事没做好,别直说 “你怎么这么笨”,可以说 “没关系,下次注意点就好了”。这样说话,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不会伤害别人,还能让别人觉得你会说话,愿意跟你相处。​

这里说的这些 “糊涂事”,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事,很多人都是因为一时没注意,或者没多想,才做了出来。但就是这些小事,慢慢积累起来,就会得罪人,把自己的路走窄了。真正活得明白的人,不是有多聪明,而是懂得避开这些糊涂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孔子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就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普通人说话做事也一样,说话的时候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事的时候多注意分寸,别搬弄是非,别越界,别记仇不记恩,别占小便宜,别说话不过脑。这样不仅不得罪人,还能让身边的人觉得你靠谱、值得交,日子也会过得更顺心。​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你不做糊涂事,别人就愿意跟你亲近;你真诚待人,别人就会真诚待你。所以别再做那些得罪人的糊涂事了,把心思放在好好过日子上,跟身边的人和和气气的,这样的生活才踏实、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