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指点:真正的淫邪,不是男女之事,而是这三种行为!

发布时间:2025-09-13 22:22  浏览量:1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宋仁宗年间,江州城外的庐山脚下,有个名叫苏明远的书生。他年方二十,自幼饱读诗书,颇有才名,却因家境贫寒,迟迟未能赴京赶考。苏明远为人聪慧,却有个致命的弱点 —— 心性不定,易被外界诱惑。这年春天,他受同乡所托,护送一批书籍前往临安,本想借此机会攒些盘缠,却没想到这段旅程,竟让他陷入了人生的迷茫,也因一次特殊的 “观音指点”,彻底明白了 “淫邪” 的真正含义。

苏明远出发时,同乡特意叮嘱他:“明远,临安城繁华,人心复杂,你切记坚守本心,莫要被声色犬马所惑,误了前程。” 苏明远当时满口答应,可刚到临安城,便被城中的热闹景象迷了眼 —— 街边酒楼林立,歌姬的歌声随风飘来;赌场里人声鼎沸,赢钱的人欢呼雀跃;商铺里绫罗绸缎、奇珍异宝琳琅满目,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护送书籍的雇主是临安城的富商柳员外,柳员外为人豪爽,得知苏明远有才,便时常邀他参加宴席。宴席上,歌姬献舞,美酒佳肴不断,还有人偷偷塞给他银票,想请他代写文章吹捧权贵。苏明远起初还能坚守底线,可久而久之,便渐渐迷失了 —— 他开始留恋酒楼的歌舞,偶尔还会去赌场碰碰运气,甚至为了钱财,答应给品行不端的官员写 “颂文”。

这天,苏明远陪柳员外参加一场宴席,席间,柳员外让歌姬为他斟酒,还笑着说:“明远,你年纪轻轻,才华横溢,何必苦守清苦?这临安城的快活,你该多尝尝。” 苏明远喝得酩酊大醉,看着眼前的歌舞,心中竟也觉得 “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可深夜回到客栈,他摸着怀中的银票,又想起家中母亲的叮嘱、同乡的期望,心中满是愧疚与迷茫:自己这样放纵,到底对不对?世人常说 “男女之事为淫邪”,可自己如今沉迷享乐、贪图钱财,又算什么?

次日清晨,苏明远带着满心困惑,来到临安城的净慈寺。他听说寺中有一尊观音像,便想焚香祈福。净慈寺的香火很旺,苏明远跪在观音像前,诚心祷告:“观音菩萨,弟子苏明远,近日被外物所惑,迷失本心,不知何为真正的淫邪,也不知该如何坚守正道。恳请菩萨指点,让弟子早日脱离迷茫。”

祷告完毕,苏明远起身准备离开,却见一位身着素衣的老尼走上前来,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温和地说:“施主,老衲见你面带愁容,似有困惑。方才听闻你求问‘淫邪’之事,老衲虽不才,却也略知一二。世人多将‘男女之事’视为淫邪,却不知真正的淫邪,并非如此简单。苏明远闻言,心中一动,连忙躬身行礼:“还请大师细说,弟子洗耳恭听。”

第一种淫邪:放纵欲望而失度,沉溺享乐而忘本。老尼带着苏明远来到寺中的菜园,指着园中被杂草缠绕的蔬菜说:“施主你看,这些蔬菜本可茁壮成长,却因杂草过度生长,争夺养分,变得枯萎瘦弱。人心中的欲望,就像这些杂草,若不加以克制,任其放纵,便会吞噬本心,让人沉溺享乐而忘本。这便是第一种淫邪。”

她继续说道:“世人常说‘食色性也’,男女之事本是人之常情,只要合乎礼法、不违道德,便不算淫邪。可若放纵欲望,沉迷于声色犬马、酒肉享乐,为了满足一己之欲,不顾他人感受,不顾自己的前程与责任,便是真正的淫邪。就像有些富家子弟,沉迷赌场、酒楼,将家产挥霍一空,还连累家人;有些官员,沉迷美色,收受贿赂,最终身败名裂。这些行为,都是因放纵欲望而起,比单纯的男女之事,更能毁掉一个人。”

苏明远听着,脸上露出羞愧之色。他想起自己这几日,沉迷于柳员外的宴席,留恋歌舞,还去赌场赌博,若不是心中尚有愧疚,恐怕早已彻底沉沦。他轻声说:“大师所言极是,弟子近日便是放纵欲望,贪图享乐,险些忘了自己赴京赶考的初心,也忘了家中母亲的期盼。”

老尼点头道:“施主能有此觉悟,便是好事。克制欲望,并非要完全摒弃欲望,而是要‘有度’—— 享乐可以,但不能沉迷;追求钱财可以,但不能不择手段。就像这菜园里的杂草,不是要完全铲除,而是要定期清理,让蔬菜与杂草和谐共处,互不干扰。人也是如此,只要能克制欲望,守住‘度’,便不会陷入淫邪的泥潭。”

她举了个例子:“临安城有位姓王的商人,年轻时也曾沉迷享乐,后来父亲去世,他接手家业,才明白‘放纵欲望’的危害。从此,他克制自己的享乐之心,用心经营生意,还时常救济贫苦百姓。如今,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口碑也越来越好,还培养出了孝顺懂事的子女。这便是‘克制欲望’的益处。”

苏明远想起自己在家乡时,每日苦读,虽生活清苦,却心怀大志。如今来到临安,不过几日,便被欲望所惑,实在不该。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定要克制欲望,不再沉迷享乐。

第二种淫邪:损人利己而无德,为谋私利而害人。两人走到寺中的放生池边,老尼指着池中争抢食物的鱼说:“施主你看,这些鱼为了争夺一点食物,互相追逐、撕咬,甚至将弱小的鱼挤到一边,不让它们进食。人若为了谋取私利,不顾他人死活,损人利己,便如同这些争食的鱼,无德无义,这便是第二种淫邪。”

她继续说道:“世人常以为‘不害人’便是有德,却不知‘损人利己’也是大错。有些人为了钱财,贩卖假冒伪劣的商品,让他人蒙受损失;有些人为了前程,编造谎言,陷害竞争对手;有些人为了享乐,压榨他人的劳动成果,让他人受苦受累。这些行为,都是损人利己的淫邪之举,比单纯的男女之事,更能败坏道德,引发祸端。”

苏明远想起自己曾答应给那位品行不端的官员写 “颂文”—— 那位官员在地方上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自己若为了钱财,帮他吹捧,便是助纣为虐,损人利己。幸好当时还未动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愧疚地说:“大师,弟子险些犯下大错。之前有官员想请我写颂文,我为了钱财,竟差点答应,如今想来,真是后怕。”

她又说:“相反,那些品德高尚之人,从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反而常常助人为乐。临安城有位张郎中,医术高明,却从不乱收诊费,遇到贫苦百姓,还免费治病。有人劝他‘你这样会吃亏’,他却笑着说‘我行医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赚钱’。如今,张郎中的名声传遍临安,百姓们都尊敬他,他的医馆也总是门庭若市。这便是‘利他’的益处,也是远离淫邪的正道。”

第三种淫邪:违背本心而失志,屈从外物而失节。最后,老尼带着苏明远来到寺中的藏经阁,指着阁中存放的经书说:“施主你看,这些经书历经百年,却依旧完好,只因它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 记录佛法,传递智慧。人若违背自己的本心,屈从于外物的诱惑,放弃自己的志向与气节,便是失去了‘本质’,这便是第三种淫邪。”

她缓缓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心与志向 —— 有人立志报国,有人立志为民,有人立志治学。可在现实面前,许多人却因外物的诱惑,违背本心,放弃志向:有人本想做清正的官员,却因贪图钱财,变得贪污腐败;有人本想做正直的文人,却因畏惧权势,变得阿谀奉承;有人本想做善良的商人,却因追求利益,变得唯利是图。这些行为,都是违背本心的淫邪之举,比单纯的男女之事,更能让人失去自我,沦为外物的奴隶。”

苏明远想起自己的志向 —— 赴京赶考,考取功名,然后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为百姓做事,为家族争光。可如今,他却为了一时的享乐,贪图钱财,险些放弃了自己的志向。若真的一直沉沦下去,恐怕这辈子都无法实现初心。他眼眶泛红,轻声说:“大师,弟子差点就违背了自己的本心,放弃了多年的志向。若不是今日听闻您的指点,弟子恐怕早已沦为欲望的奴隶。”

老尼拍了拍苏明远的肩膀,温和地说:“施主不必自责,能及时醒悟,便不算晚。坚守本心,并非要一成不变,而是要在面对诱惑时,不轻易妥协;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就像这藏经阁中的经书,即便经历战乱、灾害,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从未改变。人也是如此,只要能坚守本心,保持气节,便不会陷入淫邪的陷阱。”

她举了个例子:“前朝有位姓谢的诗人,才华横溢,却因不愿屈从于权贵,拒绝为权贵写谄媚的文章,多次被贬官。可他始终坚守本心,写下了许多反映百姓疾苦、抨击社会黑暗的诗句,流传后世。如今,人们记得他,不是因为他的官职,而是因为他的才华与气节。这便是‘坚守本心’的价值。”

从净慈寺回来后,苏明远彻底改变了自己。他拒绝了柳员外的宴席邀请,也退回了请他写 “颂文” 的银票;他将多余的钱财寄回家里,给母亲补贴家用;他每天在客栈里苦读,不再去酒楼、赌场。柳员外见他态度坚决,也渐渐不再纠缠,反而对他多了几分敬佩。

几个月后,苏明远带着攒下的盘缠,赴京赶考。他凭借着扎实的学识与坚定的本心,顺利考取了进士。后来,他被派往地方做官,始终坚守着 “克制欲望、利他无私、坚守本心” 的原则 —— 他拒绝收受贿赂,严惩贪官污吏;他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他面对权贵的压力,从不妥协,始终为百姓谋福利。

苏明远的政绩越来越好,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朝廷的认可。他时常会想起临安净慈寺的那位老尼,想起她所说的 “三种淫邪行为”。他也常常告诫身边的人:“真正的淫邪,不是男女之事,而是放纵欲望、损人利己、违背本心。只要能守住这三点,便能坚守正道,不被外物所惑。”

小编这里也想告诉大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三种行为 —— 学会克制欲望,不沉迷享乐;坚持利他无私,不损人利己;坚守本心志向,不随波逐流。唯有如此,才能守住正道,不被外物所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