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VB小配角到内地短剧男主:吴卓衡的逆袭,藏着港星北上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9-14 02:43  浏览量:1

在TVB的星光版图里,吴卓衡曾是最不起眼的“小透明”——在长寿处境剧《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他饰演的“头皮”戏份寥寥,作为四五线艺人,月收入不足万港元,在高消费的香港连基本生活都捉襟见肘。谁也没想到,这位曾被观众“记不住名字”的港星,会在离巢TVB后,凭借内地短剧《陈皮想静静》迎来事业的“高光时刻”:不仅首次担纲男主角,单剧收入更是远超在TVB大半年的薪酬,一举突破六位数。吴卓衡的逆袭,不仅是个人选择的胜利,更折射出内地短剧行业崛起背景下,港星北上发展的全新可能性。

吴卓衡的“翻身仗”,打得并不轻松。去年约满离开TVB后,他将事业重心转向内地,却并未一帆风顺。为争取《陈皮想静静》的男主角,他频繁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一次次试镜、一遍遍调整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次奔波都是对梦想的加码”。这部以广东新会为背景的爱情短剧,融合了香港元素与电影级拍摄手法,节奏紧凑且情感细腻,对首次挑大梁的吴卓衡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为贴合角色需求,他从零开始恶补普通话,克服语言障碍;拍摄期间,曾一天连拍7-8场情感爆发戏,从青涩到熟练,从紧张到从容,他用密集的戏份打磨演技,最终让角色立住了脚跟。

相较于在TVB的“窘迫”,内地短剧为吴卓衡带来的不仅是职业身份的跃升,更是收入的“质的飞跃”。在TVB当小配角时,他月入不足万港元,大半年收入也难破六位数;而此次拍摄《陈皮想静静》仅一个月,薪酬便轻松超越过往大半年的总和,直接迈入“六位数俱乐部”。这样的收入差距,并非个例——近年来内地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制作方愿意为优质演员投入更多成本,尤其是像吴卓衡这样兼具港味特色与表演潜力的艺人,恰好填补了市场对“新鲜面孔”的需求。收入提升后,吴卓衡第一时间计划带家人旅行,这份“努力即有回报”的踏实,也让他更坚定了在内地发展的决心。

回溯吴卓衡的演艺之路,不难发现他对“演戏”的执着。出生于医护世家的他,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医护人员,家人本希望他继承家业,安稳从医。但吴卓衡却对表演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入娱乐圈。2021年,他因与“翻版徐子珊”冯天蔓的恋情及后续出轨丑闻引发争议,当时的他选择沉默应对,并未过多辩解;此前更有网友爆料,他大学时因体育特长突出(羽毛球、游泳皆优)而略显“嚣张”,导致人缘不佳。这些过往的“小插曲”,并未让他放弃演艺梦想,反而成了他沉淀自我的契机——离开TVB后,他更懂得珍惜每一次机会,用更成熟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

吴卓衡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踩准了内地短剧行业的“风口”。近年来,内地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贴近生活”的特点,迅速抢占市场,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更成为艺人发展的“新赛道”。相较于传统影视剧,短剧拍摄周期短(多为1-2个月)、变现快,且对演员的“国民度”要求较低,更看重演员的适配度与性价比。这恰好为吴卓衡这类“有潜力但缺机会”的港星提供了舞台——他们自带港味标签,能为短剧注入新鲜元素;同时,在TVB多年的“跑龙套”经历,让他们具备扎实的表演功底,能快速适应高强度拍摄节奏。

事实上,吴卓衡并非首位靠内地短剧“翻红”的港星。此前已有多位TVB离巢艺人,凭借内地短剧获得更多曝光与收入,逐渐打开知名度。对这些港星而言,内地市场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薪酬,更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摆脱在TVB“定型”的小配角形象,尝试更多元的角色,甚至像吴卓衡这样从“四五线”直接跃升为男主角。而对内地短剧行业来说,港星的加入也丰富了演员阵容,为剧集增添了“港风”特色,实现了“双赢”。

如今的吴卓衡,已不再是那个在TVB“查无此人”的小配角。假期过后,他将继续为新剧本奔波,朝着“更多男主角”的目标努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跳出“舒适区”并非冒险,而是寻找新机遇的开始。对更多像吴卓衡一样的港星而言,内地短剧行业或许只是“起点”,只要保持对表演的热爱与敬畏,不断打磨演技,未来还能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从TVB的“边缘人”到内地短剧的“男主角”,吴卓衡用行动证明: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敢突破的人。而他的逆袭故事,也为正在迷茫中的艺人提供了参考——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换个方向,或许就能遇见全新的风景。期待未来,吴卓衡能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也期待更多港星能在内地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共同推动两地影视行业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