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晚年享正师级待遇 聂帅亲自接见,另一位如何
发布时间:2025-07-05 20:07 浏览量:2
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晚年享受正师级待遇,聂帅、杨成武亲自接见。而另一位壮士宋学义却退伍了,去当了地方干部。
直到1959年,国庆10周年时,宋学义才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被邀请去北京参加活动,去了毛主席家,毛主席还亲自请他吃了一顿饭。这究竟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941年8月,华北总司令冈村调集了10余万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狼牙山地势险要,物理位置十分关键,成为了日军此次的重点观察对象。
9月25日,摸清我军行踪后,为一举清除我军,数千名日伪军包围了狼牙山。此时晋察冀军区部队和周围几个县的基干要员还有数万名群众都隐蔽这里。
掩护主力部队和数万乡亲们安全转移的重任,落在了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身上。在与日军的激战中,七连战士损伤惨重,六班战士主动请求留下垫后,掩护七连撤退。此时六班也仅剩五人,他们就是后来的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给主力部队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宋学义他们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很快在各重要路口埋上地雷,并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敌人,尽量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这边。
第二天早晨,敌人派出数百人的日伪军冲向宋学义他们,结果还没到跟前就踏响半山腰里的地雷,大批日伪军被炸死、炸伤。
弹药不多,班长马宝玉就命令全班等敌人靠近后再打。当敌人距离阵地只有30多米时,马宝玉一声令下,5个人一起把手榴弹扔了出去。凶猛火力使敌人误以为遇到了我军的主力部队,不敢恋战,第一波冲锋有惊无险被拦下了。
面对数百名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的进攻,五位壮士依靠地形优势,用有限的子弹和手榴弹打退了日军多次冲锋。他们明白,每拖延敌人一刻,身后的同胞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五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没了,就用石头砸。
他们边打边退,直至退到狼牙山西山崖,牵制住了日军大半天,为主力转移争取到了时间。他们也陷入了绝境。前面是数前日军,后面是万丈深渊。
这时,班长马宝玉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接着他举起手中的枪将其砸断,说:“砸吧,同志们,不能把武器留给敌人!”
砸完枪后,马宝玉在小本子上写下他和葛振林介绍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入党的介绍信,放到口袋里说:“这次战斗证明你们3人都可以做光荣的共产党员。如果我死了,将来同志们找到我的尸体,会在衣袋里发现介绍信的。”
在班长的带领下,宋学义与战友们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宋学义与葛振林在下坠过程中被山腰的树枝挂住,身负重伤(宋学义腰部摔坏),幸免于难。
获救后,宋学义和葛振林被当地群众和游击队员发现了救治,活了下来。宋学义跳崖造成腰椎损伤,留下残疾。
1943 年初,组织考虑宋学义旧伤未愈,身体需要修养,无法适应前线工作。决定安排他到河北易县当县大队长,修养身体。1944 年,他转入易县北管头村担任农会主席。到任后,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情况,与大伙同吃同住同劳动,融入群众。他组织村民开展生产,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北管头村粮食产量上升,成了支前模范村。
1947年,宋学义听战友说自己老家解放了,他心中回家念头就怎么也止不住了。考虑宋学义的身体和思乡,组织上批准他复员回乡。这位从河南沁阳北孔村走出的农家子弟,没有向组织提要求,没有宣扬自己狼牙山壮士的身份。他只是打包好背包,带着伤病和几件简单的行李,返回河南老家。
回到老家后,宋学义拿起了锄头,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平常沉默寡言甚至走路佝偻的汉子,有过怎样的经历。
当时的北孔村,夏秋汛期,河水渗到堤外,地里汪洋一片。洪水退了,地里泛盐碱白茫茫一片,井里的水都是苦的。为了改变村里的局面,1949年被群众推选为村农会主任的宋学义,决定带领村民修渠排涝治碱地。他以身作则,每天带着皮质腰卡护着腰在地里劳作,一圈又一圈。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干,两年后,1951年修通了六七条沟渠,南北三条排涝河,东西走向的灌溉渠,每条5米宽,4米深,长一两千米,全村改善了水涝灾害。村里的粮食亩产由过去不足百斤,提高到700多斤。
三年整治,北孔村打了30多眼机井,全村近200亩耕地都能用井水浇灌,旱能浇,涝能排,井渠双保。北孔村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北孔村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变成了一亩亩良田。
宋学义关心村里生产建设,关心群众生活。过年过节,他去贫苦村民家走访,拿出自己的军人伤残补贴金来接济他们。他的做法,让乡亲们感动,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老宋”。
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在家乡,他投身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担任基层干部(农会主任、互助组长、初级社长等),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他保持着革命军人本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想着大家。“狼牙山壮士”的名字,在他这里没有任何特殊。
1951年,狼牙山五壮士事迹在全国宣传和寻访,几经周转,有关部门找到宋学义,他的身份被组织发现。确认这位在田间劳作、饱受腰伤困扰的农民就是幸存的英雄时,人们动容。人们这才知道身边这位庄稼汉,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他被邀请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51年国庆观礼,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民的功臣!
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谋取私利。组织上给予的照顾和补贴,他时常用于帮助村里的困难户和集体事业。他的家,是普通的农家小院;他的心,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身上。他说:“能活着回来,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的福气,功劳是牺牲的同志们用命换来的。”
1970 年,宋学义病情加重,但他仍想着家乡建设。他拖着病体,前往洛阳拖拉机厂,为村里争取到了一台拖拉机,提高村里的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的生活和旧伤,拖垮了宋学义的身体。
1971年,他的病情恶化。老上级杨成武将军得知后,指示将其接到郑州救治,可惜没能成功。1971 年 6 月 26 日,宋学义在郑州病逝,终年 53 岁。1979 年,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于沁阳县烈士陵园。
1979年,宋学义被河南省革委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附注: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
参考文献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及事迹》
杨成武:《杨成武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