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朱一龙的“获奖感言”在全网火了,央视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发布时间:2025-09-15 15:03 浏览量:1
文|土豆
编辑|黄毅来了
15年前,他跑龙套8年无人知,一部“双男主剧”被全网群嘲“无底线博眼球”。
15年后,他虽拿下4座影帝奖杯,却仍甩不掉“流量咖”标签,还被吐槽“长得丑”“显老”。
如今37岁的他,直接拿下“首位华人影帝”,“获奖感言”一夜刷爆全网。
可谁能想到,当年央视的评价被当成“客套话”,现在,终于有人信了!
有人追求刹那的璀璨,有人深耕十年的寂寥,朱一龙就是后者。
2009年,21岁的朱一龙面对镜头时,虽未褪去少年的青涩,却认真地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朱一龙,我饰演的是一个‘冷面杀手’。”
也就是这一年,他凭借《再生缘》中的金培元一角,悄悄叩开了演艺圈的大门。
可谁也想不到,这个青涩的新人会在行业里蛰伏近10年,无人问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这句老话正是朱一龙在演艺圈的真实写照。
他在53部影视剧中不断切换角色,却始终徘徊在大众视野边缘。
殊不知,在这段蛰伏期里,每个角色都是他打磨演技的试金石。
2014年的《情定三生》他饰演的迟瑞禁欲外表下的炽热和偏执演绎得张力十足。
一句:“今天你不爱我,不代表以后你不会爱上我”,直接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民国少爷。
当观众还沉浸在民国虐恋中时,他又在《芈月传》“反转演技”令观众震惊。
他饰演的嬴驷用细腻的表情变化把角色从纯真到腹黑的转变演绎得入木三分。
从少年时吃枣糕的憨态可掬,到后期听闻母亲怀孕时朝堂上的震怒失措。
当观众还沉浸在他嬴政“白切黑”的丝滑转变中时,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
2018 年6月,《镇魂》突然横空出世,成了他演艺生涯的 “破局之剑”。
朱一龙仅仅凭借“眼神戏”就完美全诠释出了三个角色:
沈巍看赵云澜,眼眶湿润全是藏不住的温柔隐忍;
黑袍使戴面具,虽然眼神冷峻但看向熟人时却满是温柔的“极致反差”;
夜尊一挑眉,眼里裹着狡黠,连笑都藏着邪气。
一双眼三副模样,观众们直呼:
“朱一龙那看狗都深情的眼神”
“他的眼神里全是溢出的爱”。
谁料,一夜爆红的他也没安生,转头就带着《知否记否》的小公爷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他把少年心动的甜、求而不得的苦,全揉进眼神里,演得直戳人心!
这一演,不仅让他叩开了白玉兰最佳男配角的大门,更站上了事业的第一个“巅峰”。
可是,演员的“掌声”和“质疑”总是同时到来。
观众提起他,要么是迟瑞的隐忍、齐衡的温柔,还有沈巍的深情,简直一模一样。
也正因如此,“花瓶”“只会演情情爱爱”“流量咖没演技”的声音逐渐淹没了对他的认可。
但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他没辩解,只是在采访里默默地回复道:
“职业是骗不了人的,我要去努力尝试去改变,不断地去尝试自己,不断地去探索自己。”
这句话像颗种子,悄悄在他接下来的角色里发了芽。
2019年,朱一龙没有选择驾轻就熟地偶像剧,却是一头扎进了正剧赛道。
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他演起了护旗手宋月强。
没有缠绵的感情戏,没有靠眼神就能出圈的苏感,只有挺直的腰杆、和坚毅的神态。
为了还原97年护旗兵的模样,他干脆扎进部队和真正的军人一起练。
站军姿站到腿发麻,踢正步踢到脚掌磨出血泡,创可贴裹了一层又一层也没停下。
可这份较真,在影片播出后却成了“靶子”。
他严格按军队标准剪的短发,都被歪解成“没摆脱偶像包袱”;
练到膝盖发僵的正步,更成了他人嘴里“装样子的花架子”。
可朱一龙偏不吃这一套。
你说他是“靠脸吃饭的奶油小生”,可他偏要撕碎所有精致标签。
2022年《人生大事》一亮相,谁都没认出他。
从前的白嫩皮肤不见了,只剩晒得黝黑的脸庞,配上寸头、花衬衫和趿拉的拖鞋。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把一个街头的混子到殡葬师莫三妹的蜕变演活了。
前面用烧着的纸钱点烟,用袖子蹭嘴角的油。
怎料,后期他仅凭一场出殡戏,狂揽17亿票房,拿下金鸡最佳男主。
“日落西山喽,老爷子最后一天了。众人帮忙了吗,孝子守灵了吗”
从最初的“离经叛道”,到后来蔓延开的“乡土人情”。
从这一声声吆喝中,他把殡葬师的孤独与烟火气演得直戳人心。
可哪怕烟火气飘进观众心中,领奖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但质疑声仍没停。
好几次采访里,记者直接带着刨坑的架势追问:“你觉得演员拿奖重要吗?”
面对犀利的追问,他没绕弯子也没打官腔,反倒说得格外实在:
“拿奖重要,因为这是除了观众外,同行给的认可,有了这份认可,我能更沉下心专注作品,给大家演更好的角色。”
没有花哨辞藻,全是掏心窝的大实话,反倒比套话更戳人。
可谁能想到,后来他的一句“获奖感言”竟直接刷爆全网?
就连央视那句不被信的评价,如今终于没人再质疑了,有人相信了
37岁这年,朱一龙站上了金熊猫奖的领奖台。
这个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吸引12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的国家级国际奖项,绝非寻常荣誉!
全球5343部作品竞逐,近75%的国外作品同台较量。
能在此摘得最佳男主角,本身含金量毋庸置疑,实力更无需多言。
而让全网沸腾的,是他那句获奖感言:
“光影不灭,探索不止,以后会一直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继续努力。”
没有华丽辞藻,却道尽十年蛰伏的坚持。
不仅如此,他的发言还登上了央视新闻:
“在成都,在金熊猫奖的舞台上,我感受到了,它作为对话世界的一个桥梁,有非常深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他这份对电影事业的敬畏,更是戳中无数人的心。
更令人感慨的是央视的“预言成真”。
此前报道《东极岛》时,央视肯定影片“中国人本性的善良”,也是间接认可了他的演技。
更值得一提的是,前几日他出席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的含金量。
在央视的镜头下,他望着棺椁眼眶湿润的模样和那份肃穆让“流量花瓶”的质疑不攻自破。
当年央视频那句:
“长得帅、努力自律,能演任何角色”
一句平平无奇的评价,曾被群嘲“护短”,可如今却成了精准预判。
从深情书生到玉面皇帝,从痞气殡葬师到坚毅革命者,他用一个个反差角色证明:
真正的演员从不怕被定义。
那些年被嘲讽的“偶像包袱”,早已在沙漠拍戏的风沙里、殡仪馆实习的烟火中磨成勋章。
当金熊猫奖杯的光芒映在他眼中,人们终于相信:
所有璀璨不是瞬间的花火,而是十年磨一剑的必然结果。
资料参考:
央视新闻|朱一龙金熊猫奖最佳男主
新浪微博|朱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