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完成两轮大额融资!这家企业25Q2订单量暴涨4倍!超60+项目落地!

发布时间:2025-09-15 17:38  浏览量:1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清宝机器人」近日成功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浙江德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领投,宝山技术等跟投。值得关注的是,仅五个月前,清宝机器人刚刚获得由汉理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短短数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浙江德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君新表示,认可清宝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和场景应用,投资后将在资金、场景落地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

▍4年时间完成全栈自研能力 实现垂类场景规模化部署

清宝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公司拥有人形机器人头部表情系统、柔性关节运动控制、大模型驱动的自主决策能力等多项核心技术。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清宝发布全球首个共情头部系统,能够精准模拟人类微表情与情绪变化,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前,清宝机器人已快速完成从0到1的技术验证,产品已在商业综合体、文旅景区、医院、连锁咖啡店、直播间等多个垂类场景实现规模部署。

核心团队方面,清宝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磊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清华大学领军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王磊早期曾任职于西门子担任研发工程师,后任上市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2021年王磊创立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沈阳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新闻学院双聘教授,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及机器人领域具有深入研究;首席科学家王生进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等重要奖项。董事钱学锋为汉理资本董事长、耶鲁大学博士,也是公司Pre-A轮的领投人,在创业投资与投后管理方面具备多年经验,曾参与包括分众传媒、汽车之家、阿里巴巴等项目的早期投资。

软件算法负责人罗志竞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拥有机器人运动控制硕士学位,长期专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主攻机器人表情捕捉、动作克隆、3D 抓取、灵巧手控制、机器人步态控制等方向。

团队凭借自研能力掌握具身智能三大核心技术!

清宝机器人拥有表情系统、柔性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泛化三项核心技术。

其中表情系统方面,清宝机器人头部搭载19自由度微表情系统,能够通过语音驱动生成接近人类的情绪化表情,同时具备语音交互并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该系统目前已在文旅导览、医疗陪伴等场景小范围应用。

柔性运动控制上,清宝机器人采用独创的FOC算法与柔性关节执行器技术,使机器人动作更接近人类自然姿态;双足行走系统可在多地形自主导航,适用于复杂环境。

具身智能泛化方面,清宝机器人打造了多任务泛化认知引擎,机器人能从环境中学习并自主优化服务流程,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实现“有记忆的服务体验”。

依托这三项核心技术,清宝机器人在多个垂直赛道快速落地。形成“场景驱动技术、技术反哺场景”的正向循环。

基于以上核心技术,清宝机器人已推出多代产品,并在多个垂直行业中加速落地,逐步形成“场景驱动技术迭代,技术反哺场景深化”的发展循环。

此外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当前,清宝机器人已获得及正在申请的专利共计5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上半年订单量暴涨4倍!客户均为垂类赛道头部梯队

2025年上半年,清宝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4倍,新增落地项目超过60个,覆盖国内主要一线城市与多项重点行业,客户包括清华大学、理想汽车、旷视科技,以及多个文旅项目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客户。在真实场景中实现高频落地,正成为清宝机器人推进“人形机器人+”服务模式并持续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

在文旅领域,清宝机器人已于上海、苏州等地的景区提供接待服务和互动演绎,借助高拟真表情与自然语言交互提升游客体验;在医疗陪护场景中,机器人通过温和语音与共情表情协助缓解患者情绪,目前已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在商用服务方面,机器人用于高频次的接待、引导与信息讲解,尤其在连锁零售和智慧咖啡等场景中,帮助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用户参与感。

在工业级应用层面,如智能制造与自动驾驶座舱测试,清宝机器人成长型AI和环境适应能力为多任务模拟与数据采集提供了更高效的智能支持,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测试,全面验证座舱系统在疲劳监测、语音识别及触控响应等方面的可靠性与鲁棒性。

目前,清宝的人形机器人及IP卡通机器人产品已落地于机场、商业综合体、高校、医院、连锁咖啡店、酒店及电商直播等多种场景。通过持续的场景验证与反馈,其技术路线不断优化,为未来产品规模化与服务个性化奠定了基础。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化前夜清宝有望冲击服务机器人第一品牌

2025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正加速推进,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和具身智能企业获得大额战略投资,部分企业融资金额更是高达数亿,数十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整合、技术合作等方式入局,这些资金被大量投入到核心零部件研发、软件算法优化和生产设施建设中,直接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下半场竞争已悄然开启。对于本体企业而言,如果无法在今年下半年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落地的跨越,后续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在细分赛道的“跑马圈地” 中,头部第一梯队的领先优势正逐步扩大。

智研咨询统计显示,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5.2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24年的737.5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30.45%。而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850亿元人民币,产业增长趋势明显。

当前清宝机器人已在多个服务机器人细分市场落地,其中部分市场并无先验案例(如汽车座舱系统检测),尚属行业空白,清宝以服务场景为切入点的人形机器人落地经验,正为其在量产化阶段抢占先机,相比纯技术研发企业,清宝机器人已通过真实场景验证了技术可靠性,更易实现规模化复制。未来清宝机器人通过持续深耕技术、拓展场景、优化商业策略,有望冲击服务机器人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