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龙岩陵园的震撼,黄色佛教文化红色东江纵队在陵园融

发布时间:2025-09-15 18:06  浏览量:1


我去参观了一个陵园,它叫惠州龙岩陵园。这一趟参观,着实让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所以啊,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我对这个陵园的一些有感而发,具体来说呢,就是探讨一下黄色的佛教文化与红色的东江纵队文化,究竟是怎样在这个陵园里融汇一体的。

我来深圳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我有个学生,他们父子俩花了几十亿,把惠州这个龙岩陵园给买下来了。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经过审批的陵园。我当年可是丧葬协会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呢,对陵园相关的事儿挺感兴趣,就想着来看看这陵园到底啥情况。

等我到了那儿,看完之后,真是大吃一惊!这地方的风水,简直好到没话说。30年前,台湾人来搞这个陵园的时候,可是请了全中国排在最前面的七个风水师来看的风水。站在陵园里,你就能感觉到那风水好得不得了。从佛教大殿看下去,左边是一个足足有3000亩地的湖,波光粼粼的。正面呢,是笔架山,山势巍峨。后面有一座山,就像太阳升起一样,两边还有两座山衬托着,整个笔架山到最后,就像被衬托成了一个日头。这陵园就排布在这片土地上,那气势,简直太壮观了!几千亩地的大平原体系,这风水,真的是没得说。

而且啊,这陵园的佛教文化,那可真是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那个九龙壁,就跟南京的中山陵一样,是一层一层往上修的。两边全都立着18个罗汉,栩栩如生。走进大殿里面,那更是金碧辉煌。最让我惊讶的是,释迦牟尼像竟然是用五百多公斤的纯金打造出来的,这手笔,太大了!从大殿往下看,隔着门框,就能看到那像太阳一样的山,还有那开阔的视野,这佛教文化的底蕴,打得真是太扎实了。

其实啊,这佛教文化主要是针对香港的富豪们打造的。现在有个富婆,把所有的家产都卖掉了,跑到这儿来当义工。她用这些资产建了一大片房子,里面有各种佛教设施,还有佛教活动的场馆。这对香港人来说,吸引力可太大了。所以啊,这儿最好的一个墓地,竟然卖了八百多万,做得那叫一个气派。

可没想到的是,这父子俩把陵园买过来之后,竟然要把它改造成融入红色文化的地方。他们把原来分散的几十个东江纵队的陵墓迁到一起,送给东江纵队的所有烈士,还有活着的东江纵队成员,以及他们的亲属,一共送了5万个灵位。一开始我觉得,送几十个、几百个灵位还说得过去,送5万个,这规模也太大了,太让人震撼了!

这时候,就有一个重大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了:这红色文化和黄色文化到底该怎么融汇呢?

这个项目的策划人,是跟他们父子俩一起买下陵园的一个大企业家,叫杨宝友。这人可真有战略思路,特别有创意。他在海南搞创意的时候,就提出要在环岛公路周边建40个驿站,打造四十国文化的基础。我在海南从88年开始,前前后后进去了五轮,我深知这个创意的厉害之处。我觉得,要是我能参与这个项目,那海南的旅游肯定能被推到极致。现在呢,他又在这个陵园里策划出黄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交汇,这到底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今天,我们跟陵园原来的总经理,一个台湾来的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这两种文化绝对能融为一体的。我还跟他们讲了我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在少林寺举办了一个两岸高僧大德聚合一体的论坛,我跟释永信说我要上去讲话,释永信一开始还不信我会讲。我说我策划过灵山大佛,策划完之后,我跟赵老取了真经,看懂了中国的佛教到底是什么样,未来会怎么发展。于是,我就在那会上大讲了一场,那可真是语惊四座,是我毕生难忘的一次演讲。

我讲的基本观点就是,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就被中国文化彻底改造了。那是经过一层一层的改造。在汉代的时候,道和佛就合在一起了,反对独尊儒术。其实啊,道和佛都是入世的思想,不是那种入世去打架的思想,而是与世无争。到了唐代,那些儒家的大儒们去注释经书,都是用儒家的思想、儒家的语言去解读。到了明代,就探讨怎么把佛教文化和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的思想合为一体,怎么做到知行合一,怎么传播佛教。中国文化对佛教的改造,还包括墨家思想在庙宇管理过程中的运用,分级的规范行为规则,这都是要跟中国文化全面结合的。所以啊,我认为佛教就是被中国文化全面改造的一个宗教。

然后,我更重要的观点是讲互联网共产主义。互联网共产主义追求的终极人际关系,就是自由人的自由组合,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不搞阶级斗争,没有选举,没有民主。要是不高兴了,换个群就行了。而且,它有一套道德伦理规则来管理。这跟佛教的思想、道教的思想,那简直就是如出一辙,追求是有共通性的。

所以我就跟他们说,互联网共产主义打通了世界,最后会跟儒教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还有佛教的普度众生这些东西融为一体,形成未来我们新时代新思想、新领袖追求的真正的大同世界的未来。东江纵队当年的革命先烈们追求的未来的共产主义,和我们佛教最后追求的人间佛教,其实是有融汇点的。

我觉得这个陵园最后把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能把文化的熏陶跟安息故人的追求融为一体。我当丧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席的时候,对丧葬界非常了解。上海佛教福寿园就想把陵园跟公园结合起来,人们上完陵园之后,一家人还能在公园里得到各种各样的娱乐和安慰,这就是一种探索。而这个陵园,最后会把两种文化合为一体。

那到底怎么合为一体呢?未来又该怎么从面向香港富豪,转到面向大陆、面向内地、面向我们新时代、面向未来呢?怎么使得整个大陆的人群,在整个互联网革命的过程中,最后跟香港、台湾、澳门,甚至跟整个世界的华人融为一体呢?在这个陵园里追求红色文化和黄色文化的融合,肯定会创造出很多未来发展中重要的奇迹。

所以啊,我特别希望,由这父子俩共同创立、共同运作起来的这个陵园,跟杨总派来的这批团队,能够齐心协力,把这个陵园打造成一个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