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事件后续,黄晓明、宋伊人被扒混同个人脉圈子!口碑大翻车

发布时间:2025-09-16 07:16  浏览量:1

于朦胧出事后,网络上的惊涛骇浪并没有预期般被按下。

整件事的发展走向,之所以越来越吊诡,就因为一开始带的节奏是“绝不允许质疑”。

谁敢质疑,谁受攻击。

但看了于朦胧好友的聊天记录,他明明是很自律的人,特别是在喝酒上,还劝友人少喝适量。

要喝糊涂到失足掉下去,这得喝多大,况且第二天还有央视的工作。

直到这几天,娱乐圈的公众同行们,陆续发声有了声量,才有了反转。

于朦胧的启蒙老师孙德荣,一手培养起他,视他为亲儿子,直接表态死因蹊跷,要追出真相。

和于朦胧一起在《追哥》搞过舞台唱跳的陈晓东,公开质疑:

坦荡荡的那么难吗?怎么没有一个在场的?一双眼睛一个监控都没有?

内地导演王照达,也发视频站出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为于朦胧讨个公道。

不想让真相石沉大海。

网上所爆料的朋友聚会名单,也让大家的目光聚焦于这几人。

程青松最先沦陷。

即便他一连发出多条社交内容,否认自己认识于朦胧,更否认自己有出现在饭局上的时间线。

但由于此人生平欺男霸女、劣迹斑斑,过往的污糟事全都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不管他有没有欺压过于朦胧,但他总归欺辱过其他年轻男演员,已经被正义的网友钉到了“耻辱柱”上。

就在他陷入负面舆论时,大家突然黄晓明居然和他关系匪浅。

起因是黄晓明数月前,曾为程青松的高中校庆活动录制祝福视频。

都知道黄晓明是娱乐圈儿的“老好人”,能大张旗鼓露脸支持,必然是圈内的人情世故。

这不扒不知道,原来两人还真就有不少交集。

虽然两人读的不是同一个系,黄晓明学表演,程青松学电影文学,但确实都是北电的同学。

2018年,程青松举办50岁生日宴会时。

早已公开出柜的他,现场不仅布置着彩虹气球,脸上还画着彩虹旗。

娱乐圈颇有地位的同行们,不顾争议赶去为他祝寿,让他的生日宴现场星光熠熠。

刘晓庆一身休闲打扮现身,笑意浓浓与程青松合影。

李玉刚也在合照的角落里出现,增添了一份热闹。

导演陈嘉上、李玉也都出席并合影。

而黄晓明身穿黑色短袖现身生日派对,还为程青松送上鲜花。

并且揽着程青松肩膀,笑容满面的一起合影,看上去关系很是熟稔。

而程青松所创办的“金扫帚奖”,每次也都对黄晓明绕路而走。

杨幂被他蹭了三年流量,后来花钱给他才算“消了灾”。

但当时电影票房三连扑的黄晓明,外界的嘈声都快压不住了,程青松却毫不顾身地把他排除在外。

还顶着压力挺黄晓明,称他表演过关,不符合入围标准。

随着金扫帚奖被内部人员爆料,是程青松“薅羊毛”的一言堂。

大家才明白,不是他不收黄晓明的钱,而是两人压根儿就是一个圈子的。

能把臭名昭著的奖项连办那么多年,程青松自然是背靠资本,已经修炼成“人精”的黄晓明,肯定要给面子。

这层关系早已维持多年,前几年程青松的新书《爱情电影圣经》发布。

黄晓明还专门录制了VCR支持他。

当初那个校庆视频,除黄晓明外,陈建斌、李玉刚、陶红、左小青等都有为他录制祝福。

只不过,黄晓明和他的交集最深,这才受牵连最为严重。

如今他的社交平台下,出现大量指责性留言,口碑连带着大翻车。

宋伊人比黄晓明更惨,直接被网友脑补成了大佬牵线的伥鬼。

她13岁就认识程青松,合照都被扒出来了,更绝的是,她还和极光光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

社交平台里,她本人晒出的聚餐照中,极光光堪比“常驻嘉宾”,每次聚餐都有他。

去年还和极光光等同个圈子的友人,一起去泰国旅游。

宋伊人本人也是一位“有故事”的女同学。

她曾在直播中自爆,16岁去加拿大留学时就染头发、穿高跟、夜店蹦迪,天天过着酒池肉林般的生活。

在国外退学后,又跨行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一脚踏入娱乐圈。

更离谱的是,在这之后她又考了北大硕士。

“黄毛小太妹”一举转变为内娱的高学历人才,这背后的能量有多强已经不言而喻。

并且她出生于济南,和黄晓明同样,属于内娱的“山东人脉圈”。

这次于朦胧出事后,大家发现宋伊人跟极光光均为北京上东小区业主,也就是事故的发生地。

她也就被顺势揣测,也和此次的聚会脱不了干系。

过往她所晒出的日常动态,都被“放大镜”般的审视。

还被发现她8月发布的视频,中疑似有女声提到“他现在还在反抗”,引人遐想。

网友去她的社交平台质问,她非但没解释,还连夜删评,从几千条删到几百条,也被外界视为心虚的表现。

于是留言的画风,也从“质疑”转变为“攻击”,评论区不堪入目。

甚至连宋伊人母亲的账号也被波及,被好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辱骂。

事态一度荒诞到,郭俊辰被她关注了,被认为是下一个会被迫害的目标。

因为郭俊辰和于朦胧刚好是类似风格,9年后郭俊辰也是于朦胧现在这年纪。

她再不澄清,恐怕只会越传越“邪乎”。

虽然明白大家都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透明的真相,但还没有得到确切证据之前,这些自以为是的审判毫无道理。

这些以正义之名的网暴,只会让善意变为情绪上的私愤。

不如保持沉默,静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