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徐静蕾16年不婚,58岁张小娴26年不嫁,这样爱情让董卿都赞赏

发布时间:2025-09-16 13:07  浏览量:1

早就想写这两个女人了,她们曾经为爱疯狂,但是说到了对的人,却选择不走进婚姻。

一个是恋爱15年,牵着男友的手走遍世界,选择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定居。

另一个是相爱26年,只享受男友每次为他夹鱼眼睛下面最嫩的肉吃。

她们就是徐静蕾与张小娴。

01

近日,有网友在美国洛杉矶某超市偶遇徐静蕾和黄立行。

两人很低调,却自然流露出经年不变的默契与恩爱。

51岁的徐静蕾身着黑白运动装,素颜推着购物车,就是一个中年家庭主妇应该有的样子。

黄立行则戴着鸭舌帽跟在身后,还是像十几年前那样呵护爱人。

从2009年合作《杜拉拉升职记》相识相恋,至今已走过十五年光阴。

从音乐人三宝、作家王朔到演员黄觉,每段感情都刻骨铭心却又无疾而终。

“我们不结婚只贪恋爱”,这是当初她对黄立行说的话。

而这句话,据说是来自于她的上一任男友,那个“情场老手”黄觉。

当年,徐静蕾遇见黄立行,就说“这可能是我见过最幸福的人”的男人。

后来,两人就没少公开秀恩爱。

因为徐静蕾懂得,三十岁的男女,经历了几段疯狂、心痛的爱情,他们想抓得更紧,却让自己伤得更深。

于是,徐静蕾懂得了爱情的保鲜秘诀,要想让爱情长久下去,就不能结婚。

更何况,婚姻到最后也只是一种表现维持男女法律关系的一纸空文。

徐静蕾做到了,让一场恋爱持续了十五年,也温暖了彼此的心。

他们保持经济独立,徐静蕾定居美国后专注绘画与公益。

黄立行则低调经营自己的音乐事业,又共享艺术与生活交错的空间。

黄立行还很体贴地将徐静蕾父母接到美国同住,两人分工承担家务,形成 “分开的亲密” 模式。

有时,他们表现的样子又有点像“AA制”夫妻。

生活、快乐与悲伤都是共享的,但是又不是在经济、感情上完全捆绑的一对夫妻男女。

“婚姻是拙劣的包装。” 徐静蕾在《圆桌派》中直言,现代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远大于保护。

不过,她还是有一点小拧巴,毕竟自己是一个女人。

尽管在她眼中,结婚与生孩子是两回事,她还是选择在39岁时在美国冷冻9颗卵子。

这既是对传统生育观的反叛,也是为自己的人生留一条 “后路”。

黄立行曾评价她是 “世界上最自由的人”,而这份自由,正是建立在两人对 “不干涉对方生活” 的默契之上。

在徐静蕾看来,爱情保鲜的秘诀恰恰在于不勉强改变对方:"你千万不要觉得,你找一个人,你来改变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改变不了什么,那就索性让自己与对方都自由。

让自己活得,爱得更有价值,也更洒脱。

02

与徐静蕾的 “明星光环” 不同,张小娴的爱情观藏在她的60多部作品里。

从《面包树上的女人》到《流浪的面包树》,她以细腻笔触剖析现代爱情中的自卑、背叛与自我救赎。

她认为在各色的男女关中,女人本应该追求的是独立,不内耗的自我。

她开创了 “温柔又犀利” 的文学风格,笔下的程韵、朱迪之等女性角色,无一不在追问:爱情究竟是拯救还是束缚?

现实中的张小娴,同样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文学主张,也很让人动情。

她21岁独立购房,强调 “爱和安全感不是来自他人,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创造”。

与男友相恋 26 年不结婚,却保持着 “鱼眼爱情” 的浪漫。

她曾在董卿的《朗读者》里讲过与男友的一个温馨又智慧的故事。

每次吃鱼,男友都会细心地将脸颊靠近鱼眼、最嫩滑的部分夹给她,这个习惯至今未变。

她说,如果每天吃饭都面对着同样的人,不仅对方会腻,自己也会不耐烦。

这就是婚姻中的男女,没有了爱情的新鲜感后,就会将自己扔进“淡如水”的生活中。

“不要想去改变对方什么,而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就是在为我们的爱情保鲜。”

所以,她与男友保持着距离,这么多年也用一根绳索牵引着彼此。

在绳子的另一端,男友能看见张小娴的美与成长,而女友能看见男友为其做出的努力与付出。

这种“自我成长式” 的爱情观,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

父亲早就告诫过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于是,她也早就明白和体会到了爱情的无常。

而母亲冷静理性的性格,则教会她在感情中保持独立。她也渐渐悟道,只有让自己不被一段感情完全裹挟,自己才不会受伤。

她的作品中,鲜有圆满结局的爱情故事,却处处透着对人性的洞察:“带着牺牲感的爱如同掺沙的蜜糖,终将硌疼双方”。

03

很喜欢董卿说过的一句话:“爱情是向人生的讨教,婚姻是向人生的妥协。”

这也是董卿听了张小娴爱情故事后给出的评价。

徐静蕾用“冷冻卵子”对抗生育焦虑,张小娴则以“独立购房”打破经济依附。

两人都在用不同方式证明:女性的价值无需通过婚姻来定义,也不用向婚姻做出妥协。

有趣的是,两位女性的前任对她们的评价出奇一致。

王朔曾说 “我死后钱全归她”,黄觉则在分手后仍称徐静蕾是“最懂他的人”。

因为疯狂、毫无保留的爱过,才让彼此都刻骨铭心。

爱过了,身上却是伤痕累累,需要被下一段爱情来治愈。

但是,下一段爱情的开始就会较为理智,情感只是站在理智之下。

张小娴男友身份始终未公开,却用26年的陪伴印证了“无需婚姻也能长久”的可能性。

这些评价背后,是对“不将就婚姻”态度的一种尊重。

正如张小娴在《思念里的流浪狗》中所写:“完美的婚姻应经得起轰轰烈烈且耐得住平平淡淡”。

很显然,她们的爱情早已超越了形式的桎梏,成为一种灵魂的相互守望。

她们的不婚,不是对爱情的排斥,而是对爱情更深刻的理解,需要更完整的个体。

真正的爱情不需要一纸婚约来证明,而是需要两个独立的灵魂相互欣赏,彼此成全。

或许,这就是现代女性给出的关于爱情的最新答案。

我不是不需要你,而是我选择需要你。

不是我不能结婚,而是我不需要结婚来定义我的爱情。

爱情的本质从来不是形式,而是内容;不是约束,而是自由;不是依赖,而是独立后的相互欣赏。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爱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