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守军心——记退伍军人李玉林
发布时间:2025-09-16 17:13 浏览量:1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体育教师李玉林收到了一张特别的贺卡,上面的盲文工整有力:李老师,节日快乐!
这是启明2班6名视障少年的心意。他们说,陪伴他们七八年的李老师是温柔又耐心的好老师。“体育课是我最期盼的课,能让我在幽暗中感受到世界的五彩缤纷。”学生黄舒婷说,“可惜我看不见老师的模样,只能通过声音想象他一定是个温文尔雅、高大帅气的人。”
这群少年或许想象不到,他们的李老师曾是一名威严的军人。2011年,22岁的李玉林参军入伍,在某野战部队步兵师炮兵团服役,在无数次严苛的野外训练和实战演习中淬炼了钢铁一般的意志。2013年退伍后,他通过公开招聘成为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第一批老师。
把理念践行在操场
执鞭教坛是李玉林遵从本心的坚定选择,倾注满腔热爱于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
面对一群视障、听障、智障的特殊孩子,如何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善于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玉林反复追问自己:特殊孩子缺什么?
答案是被看见、被肯定、能自主。
“因此,对他们而言,体育课不仅是体质干预,更是心理疗愈与融入社会的演练场。”
体育教学中,李玉林正视每个孩子的差异,积极探索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把操场变成“游乐场”,将体育教学与游戏、故事等元素相结合,设计有趣的团队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队列队形、跑步、排球、跳绳、呼啦圈……这些对正常学生来说的简单动作,李玉林需要反复借助手语、肢体语言、比画演示、播放视频等方式,才能教会特殊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每当孩子们对课堂要求心领神会,李玉林都会给予温柔的鼓励。
把军魂化作悲悯心
2019年至2022年,李玉林受命担任启音3班班主任。这是全校有名的难管班级,已接连更换了4任班主任。15名听障少年精神涣散、学习乏力。
李玉林接手后从小处着手,寻找契机,同每个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和兴趣爱好,用真诚的理解包容、尊重关心去化解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卑。日常管教中,他始终心怀悲悯、因材施教,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那时候,李玉林吃住都在学校,加班加点是常态。每当感觉到疲累和压力巨大时,就会情不自禁想起在部队的经历,刻进骨血里的军人本色会让他瞬间充满战胜困难的力量。
班上有一个叫廖宏昕的学生个性胆怯、自卑懦弱,在班上很不起眼,李玉林发现他善于思考、喜欢运动,特意选任他为班长,并鼓励指导他踊跃参加省、市级各类体育赛事,为班级争光。屡获荣誉让廖宏昕华丽蜕变,重拾信心,树立了要上大学的奋斗目标。
科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分支,既能培养听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是实现“体教融合”的绝佳手段。2019年至2024年间,李玉林在听障学生中专门开展科技体育教学与竞赛探索。业余时间,他手把手教学生制作、拆装机器人模型,指引他们去观察、分析无人机飞行原理,陪着他们一遍遍训练团队配合默契度。
6年来,这支包括廖宏昕在内的全市唯一的残障学生代表队一共获奖123人次,多个项目包揽了第一、二名次,学校也在2021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科技体育活动基地”。
深耕教研结硕果
兢兢业业、踏实认真是李玉林留给同事的印象。连续多年,他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被市教育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教育部办公厅授予“特教园丁奖”。
尽管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但他始终保持学习求索的热情,积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的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听障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研究——以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为例》、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利用“图形操作”促进培智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
“这些课题研究深入探索了适合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独立自理能力。”该校校长陈志平表示,这些研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8年暑期,湖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在即,全市包括奥运冠军史逸婷、国家级运动员欧阳静玲在内的郴州代表团在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集训。李玉林作为田径项目教练员与运动员一起迎着烈日奋勇鏖战,为团队提供科学的训练战术。2020年7月,在李玉林和体育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在中国智协举办的2020年第十四次全国特奥日线上特奥联谊活动中荣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
躬耕教坛12载,一路风雨一路歌。这些经历对李玉林而言同当兵一样都是珍贵的人生财富,让自己对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每一点进步都是照进特殊孩子内心的一道光,为了这道光,我付出多少都值得!”他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