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移民数据大降?移民真的是英国大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5-09-16 19:01 浏览量:2
2025年夏天,英国移民话题又热了。
寻求庇护者酒店外的抗议被媒体反复报道,政府接连发了几条和庇护相关的公告,改革党开党代会时也围着这事讨论,差不多一半英国人都觉得移民是当前英国的大问题。
老实讲,这热度让人想起2015年欧洲移民危机那阵,自1974年益普索开始做民调,也就那时候大家对移民的担忧能和现在比。
但热闹背后,这些移民数据到底藏着啥信息?外界说的那些话靠谱吗?
脱欧后那段时间,英国移民数曾涨得厉害。
2020年底脱欧生效,鲍里斯政府推出新移民体系,之后移民数大幅上升,大家都叫这“鲍里斯浪潮”。
本来想这波增长可能会持续一阵,后来发现不是这样,2024年英国净移民数少了一半,而且新出的政策落地后,估计还会接着降。
为啥会降?主要是两方面。
医疗和护理签证少了,之前英国NHS缺人,招了不少海外医护,现在人员补充得差不多了,签证自然就减了;还有从乌克兰、阿富汗来的人也少了,之前是因为战乱,现在局势稳点,临时移民潮就退了。
学生签证也在降,2025年8月的申请数,比2024年少了1.5%,比2023年同期少了18%。
说实话,这数据变化挺明显的,政策调整的影响一下就看出来了。
聊完移民数量,更该弄明白的是,到底谁在往英国移?他们能不能工作、有没有贡献?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点。
改革党领袖法拉奇之前在BBC采访时说,鲍里斯政府让几百万人入境,大多不工作还花很多钱。
这话听着挺吓人,但数据可不这么说。
2025年英国政府统计的签证和入境情况里,寻求庇护者占比还不到5%。
而且按英国法律,多数寻求庇护者在申请没批下来时,根本不能合法工作,这部分人本来就不是移民的主力。
真正的移民主力分两类:一类是学生,连家属算上占了快一半。
学生虽不主打工作,但他们交的学费给英国高校帮了大忙,牛津大学做过研究,国际学生每年给英国高教产业带来两百多亿英镑收入,有些名校三成预算都靠这个。
学生毕业后,要么12个月内离开,要么就找工作留下来。
另一类是持工作签证的人,占20%,他们的家属占11%。
这些工作签证的人,大多去了医疗、IT、工程这些英国缺人的领域,相当于帮英国补了劳动力缺口。
不同移民群体的就业情况也不一样,内政部追踪过2019到2023年发的签证,2023到2024财年,多数持工作签证、家庭签证的人都有薪资记录,没记录的大概率是已经离境了。
牛津大学移民观察所的马德琳·桑普森说,虽然移民就业数据不算完美,但整体就业率和英国本地长期居民差不了多少。
就连家属签证的人,也有不少在工作。
医护人员家属里,近七成有收入;技术工人家属里,四成多有收入。
苏纳克政府之前限制学生和新入境医护带家属,说是怕家属依赖福利,现在看这数据,怕是没考虑到家属也能干活。
当然,新到的难民和持人道主义签证的人就业率低些,也就两成多,主要是语言不通、技能认证也麻烦。
收入方面,移民也没拖后腿。
2024年非欧盟移民的收入中位数,和英国本地工人差不多,有的还略高一点。
法拉奇说移民会让英国长期付出巨额代价,这说法没数据支撑。
移民大多成年后才来,不用享受英国基础教育,还得交所得税、国民保险,用NHS还要额外交钱。
更何况,移民医护占了英国NHS医护总数的四分之一,要是没这些人,不少医院科室都得缺人。
如此看来,英国移民数据其实挺清晰的:数量在从峰值往下降,主力是学生和能干活的人,多数移民都有贡献。
移民问题不是简单的“多了不好”,而是怎么在控制规模和满足劳动力需求之间找平衡。
大家担心移民可以理解,但得看数据、看实际情况,不能光听传言。
未来英国要是能把学生签证和就业签证衔接好,帮难民解决技能认证问题,移民说不定能帮英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