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疯狂炮轰美盟!嘴炮撬动美国背叛盟友,中东权力已严重真空

发布时间:2025-09-16 20:42  浏览量:1

中东这地方,这些年就跟个“多事之区”的标签绑在一起似的,今天你打我一下,明天大国又插一手,里头的弯弯绕绕能让人听着就头大。

但最近有个说法特别扎眼,不是说哪两场仗打得凶,而是说美国对它那些阿拉伯盟友的做法,有点像“热脸贴了冷屁股”之后还被泼了冷水。

不少人觉得,这压根就是“背叛”,是美国直接在中东弄出了个没人能稳稳接住的“权力空当”。

那中东地区是如何被美国搅乱的?阿拉伯现在究竟如何呢?

按这个说法,阿拉伯世界的那些领导人,日子过得其实挺憋屈。

在全球大国的排面上,他们不仅得往后站,连说话的分量都没多少,有时候国际上讨论事儿,仿佛都能把他们直接忽略。

他们不仅要扛着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压力,还没法跟美国硬碰硬,只能把气撒在自己人身上,对着本国民众收紧管控。

可反过来呢?以色列那边一个不算核心的部长,随便说句话,对美国的影响居然比整个阿拉伯世界、好几亿人加起来都大。

这样明显的对比,说出来都让人觉得有点魔幻。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安全部队,首要任务不是防外面的威胁,而是盯着“内部敌人”。

至于外面的危险,他们好像早就习惯了甩给“朋友”美国来管。

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一百年前依赖“朋友”英国的老路子,换了个对象而已。

就像那句流传的话:“他们仿佛从未离去,也未曾归来”,殖民主义那股劲儿,就算隔了这么远的洋,照样能在这儿找到影子。

再说说军事上的事儿,美国给以色列递武器,结果就是以色列现在有能力把任何一个阿拉伯领导人的总统府给拆了。

可为啥这些建筑至今还好好的?有种特别讽刺的说法,说这全靠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的“宽宏大量”,这话听着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叹口气。

另外美国在卡塔尔建了该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还是按美国的意思,让这个基地当和哈马斯联络的地点。

卡塔尔人本来以为自己有美国罩着,是实打实的盟友,结果以色列还是照炸不误。

这盟友当的,换谁心里都得犯嘀咕:这就是你们对待盟友的方式?

不光是卡塔尔,整个海湾国家都有点委屈,而这委屈都是美国造成的。

特朗普上次去访问那回,这些国家可是往他那儿砸了天文数字的钱,结果连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没实现,他们就想让以色列别吞并约旦河西岸,可这事压根没成。

反倒是那个一分钱没给过美国的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在那儿占着上风,还在搞种族清洗。

阿拉伯有句谚语说得好:“即使你是叛徒,也别背叛信任你的人。”

就算是草原上的掠食者,看到幼崽过来也会软下来,不会违背自己的本能。

可海湾国家信任美国,美国却从背后捅了一刀。

现在更关键的是,多哈这事儿已经越界了,接下来肯定会有连锁反应。

海湾国家不可能一直一棵树上吊死,肯定会找新的区域庇护者,中国早就等着被邀请,俄罗斯也一样。

但到底要不要接,要怎么接,也要看他们的态度如何了。

权力中空的真相

很多人也注意到,中东的权力真空并非全是美国“背叛”造成的,中东各国自己的内部矛盾、区域里其他势力的博弈也有影响。

但按咱们之前说的那个观察,美国对盟友的态度确实是关键因素,毕竟阿拉伯国家原本把美国当靠山,靠山倒了(或者说靠不住了),空出来的位置自然没人能马上填上。

再想想以色列一个非核心部长的影响力真能超过好几亿人的阿拉伯世界?可能这只是短期的情况,比如刚好碰到某个议题上美国更听以色列的。

但长期来看,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影响力未必就这么弱。可话又说回来,当下的现实就是这样,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确实让这种“不对等影响力”成了看得见的事实

说到底,中东这摊事,绕不开的核心是“信任”二字。

美国和阿拉伯盟友之间的信任没了,阿拉伯领袖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在流失,连邻里之间的信任也在被冲突一点点磨掉。

殖民主义的旧影子还没散,新的大国博弈又要开始,老百姓夹在中间,最盼的其实不过是个安稳日子。

那些被撕开的裂痕,能不能补、怎么补,不仅要看大国的选择,更要看能不能把老百姓的需求真正放在心上。

毕竟再强的权力、再多的钱,要是没了民众的支持,最后都可能变成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