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与泰宁一中的深度交流之旅
发布时间:2025-05-23 17:35 浏览量:2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山海协作共筑教育新高度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落实厦门市教育局与泰宁县政府对口协作精神,深化校际合作,助力泰宁一中迈向新台阶,我校杨毅清校长带队于2025年5月14 - 15日前往泰宁一中开展了以“深耕班级管理,创新校本实践”为主题的一系列交流研讨活动。
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高三毕业班最后冲刺阶段安排交流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促进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两校领导和教师围绕这一主题,深入交流了复习策略、心理调适、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方法,为高三学子的冲刺之路保驾护航。
研题问道,淬教生辉
在教学精细化的今天,校本作业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高效学习的“桥梁”。我校张妍馨老师(福建省第六届技能赛一等奖获得者)对此分享了我校地理组的经验,从“题量适中、难度分层”的精准把控,到“综合题前置、图片重绘”的卷面设计,细节中满是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怀;通过多元渠道“淘题”,以“双向细目表”避免知识点重复,展现教师从“经验教学”到“科学命题”的跨越。最后,在教师研磨试题时,用AI辅助解析、PPT规范绘图优化题目,以实现作业质量的提升,也能更好地在“做题-选题-改题”中完成从“知识传递者”到“课程设计者”的蜕变。
用专业管理,用温暖浇灌
在班级管理的复杂图景中,我校席成明老师(厦门市第一批班主任工作坊坊主)以“专业化”为钥匙,为班主任们打开了育人新视界。针对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班级凝聚力、学习动力等痛点,席老师提出“理论奠基+策略落地”的双轨模式:从人本主义的“尊重自主性”到行为科学的“倾听与共情”,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因材施教”到权变管理的“灵活应变”,每一个理论都指向对学生个体的深度理解。
活动最后,杨毅清校长表示:校际协作交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打破了校际壁垒,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此次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与泰宁一中的交流活动,是一次思想的交融、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携手共进、共同提升的契机。期待两校在交流中结出丰硕成果,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希望以后常来常往,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供稿:教研室
图文:林东琴
审稿:曾颖 林岳川 黄捷
审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