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一个人如果能说会道,特别会来事,这不是情商高 真正的情商高,是这个人走到人前,把自己当回事儿,提升自我价值,让人信任
发布时间:2025-09-17 20:52 浏览量:1
《半山文集》中写道:
教养表达的是对社会秩序的尊重,修养表达的是对自己内心秩序的尊重。
教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修养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既能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也能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韶华就是这样的人。
于自己,她尊重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并为之努力,成全自我;
于外界,她展示自己的善良、真诚和豁达。
真正的高情商,从来不是八面玲珑,讨人欢喜,而是把自己当回事儿,提升自己的价值,展示善意和真诚,走在人前,被人信任。
01
把自己当回事儿
韶华刚嫁给大顺,哥嫂就惦记上了大顺家的生意。
嫂子想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入股大顺家的生意。
韶华听闻,脸色立马变了。
嫂子看出了她的不情愿,然后一口一个“一家人”要相互帮助,试图用亲情绑架大顺。
就在大顺左右为难时,韶华当即表态“这事儿我不同意”,语气坚定而决绝。
韶华这样做,一来是看不惯嫂子的行径,二来是不想大顺为难,毕竟陈家的生意,不是大顺说了算。
但归根结底,韶华还是为了自己。
她是一个人,不是娘家用来攀高枝的一件商品,她要脸,她要在陈家有尊严的活着。
在嫂子眼里,她是娘家人换取好生活的商品,但在韶华眼里,她自己是有尊严的人。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别人怎么看你,是一时的运气,自己怎们看自己,才是一生的运气。
当你学会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尊重,人只有把自己当回事儿,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儿。
韶华没少给陈家赚钱,光玉容粉这一项的进账,就占了陈记药铺全年盈收的一半。
可到头来,公爹只给了她二十块大洋作为奖励。
韶华并没有因为这份奖励开心,反而跟大顺吐槽,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她的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她也压根看不上这二十大洋。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要的不是钱,是一份肯定和看重。
后来,韶华靠自己拿下了军用商单,一把赚了五千大洋。
她当即跟公爹提开分店的事儿,与此同时,她还要求,拿分店五成的股份。
表面上看,韶华要开分店,要拿股份,其实是要独立,要价值。
她早就不愿被陈家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了,公婆陈旧的思想,常常影响她大展拳脚。
稻盛和夫说: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归属感来自于被爱。
只有独立出去,才能自己说了算,才能大展拳脚,实现更大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
而被看到,对韶华这样敢想敢干的人而言,是莫大的肯定。
02
你的价值,才是你一生的靠山
陈老爷带着一家子初到北京时,韶华被婆婆用三从四德困在了院子里。
她本就不爽,婆婆却还处处挑刺,嫌她打的洗脸水温度不适,直接将毛巾甩在她脸上。
韶华才不是逆来顺受的主,直接将毛巾原路返回。
婆婆惊着了,噌地站起来,破口大骂。
婆婆以为这样,能震慑住韶华,殊不知,她在踩老虎尾巴。
顷刻间,韶华将新账和被婆婆圈在院子里的旧账一起算,直接将端着的一盆水泼向婆婆,婆婆不慎,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然而,当婆婆被宋萍搀扶着去找公爹告状时,公爹却一个劲儿地和稀泥,最终还是向着韶华。
一来,公爹知道自己老婆啥德性,但更重要的是,韶华发现了能给陈记药铺赚钱的新商机,还整理出了一套可落地的方案。
韶华有掀桌子的魄力,是因为她有底气,她的商业头脑,赚钱能力,就是她的底气。
一个人的底气,源于她的价值。
反观陈家二儿媳“宋萍”。
到了北京城,宋萍一个人伺候全家的一日三餐,整个院子的洒扫,帮韶华照顾萱萱,还要听候“作妖婆婆”随时地差遣。
可到头来,她并没有得到这个家的尊重,可以随便被这个家的任何人,呼来喝去。
同样是付出,韶华的付出,得到的是嘉奖,可宋萍的付出,却被当成理所应当,甚至不被重视。
刘震云说:
你对别人再好,都不如你对别人有用。无论你多善良,只要你没有价值,就没有人会在意你。
所以,尽量去做有门槛的事儿,门槛越高,越难被替代,你才会越有价值。
当你有了价值,才会拥有话语权。
洗衣做饭,这种事儿,很容易被替代;但经商技能,却很难被替代。
不是说,洗衣做饭这种事儿就没价值,就不值得被肯定,而是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趋于单一,向来看重的就是“钱和权”。
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道的:
世界不会在意你的尊严,人们看中的只是你的成就。
03
以真诚为底色,才是顶级的高情商
韶华做梦都想拿到军用订单,于是托人打听其中各种关系。
她得知,商副官为人正直,于是决定,拿他当此事的切入口。
她私下做足了功课,不仅了解了商副官以往的丰功伟绩,还得知他患有旧疾,并为之准备了汤药。
除此之外,她还做好了“根据不同伤情配置的不同药包”的样品,和详细的报价单,并承诺,如果商副官收到的货与样品不符,陈记药铺愿十倍赔偿。
韶华这一系列操作,体现了她做事的态度和专业度还有诚信,以及为人处事中流露出的真诚。
她对商副官说:
“其实,我们宁可不挣这份钱,也不希望打仗的,但是国家大事不由我们决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士兵尽量不要受伤,万一受了伤,至少能够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救助,将伤痛减轻。”
韶华的这些话,击中了商副官的内心。
稻盛和夫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你的容貌,也不是你的光环,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踏实、真诚和善良。
人只有和善良、真诚的人相处,才会感觉到踏实,这是构建稳定人际关系的标配,也是顶配。
虽然和商副官谈完后,韶华并没有拿下军用商单,因为,以商副官的能力,暂且无法改变两位上司定下的供货渠道。
但是,韶华也不是一无所获,她赢得了商副官的信任,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临走时,韶华转手将制作好的药包样品送给了商副官,建议他,要求供货商品按照这个标准做药包,不为别的,就为战场上的兄弟们减轻一些病痛。
说完,韶华还送上了提前准备好的止咳药,帮商副官缓解旧疾。
整个操作,行云流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其中有真诚、有善意、有家国情怀,但是,在商言商,逐利是商人本色,站在这个角度,韶华的这些准备,又何尝不是经商“手段”。
但如果全是手段,也不足以打入一位久经战场、人生阅历丰富的、副官的内心。
所以,手段背后,必然还是以真诚和善意作为底色的。
就如王尔德所说: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过真诚是致命的。
只要动机是真诚的、善意的,那在纯良的动机之外,行使一些“为达目的”的手段,也无可厚非。
写在最后
曾经,我以为情商就是市面上流行的那种“左右逢源、能说会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诸般行径。
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才发现,真正的情商,是让自己舒服,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在尊重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心里装着别人。
如果你让别人舒服了,自己却很痛苦,这不是情商,是讨好。
生活不是一个目的,而是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