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12章:身心的安稳,只发生在不依赖外在时(连载1053)
发布时间:2025-09-19 09:39 浏览量: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chí)骋(chěng)畋(tián)猎(liè)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fáng)。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12章~13
原文:“故去彼取此。”
“去彼”是清理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堆积物,比如,名利的追逐、感官的贪着、外在的认可;而“取此”则是回归生命的正常状态,心若安于内,道就在当下。所以叫“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中也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这个“此”表示天性,人人本具,清净坦荡,无需外求,外求也求不来——“此”就是自己,找自己,哪能向外?
而“彼”代表欲望,并不属于自身,而是后天的积习,若不清理,会让人从自知自爱的正常态,变成刚愎自用、自我骄矜的不正常。
所以“去彼取此”是一个由迷转悟、由乱归静的方法论。
外面没人能疗愈我们,身心的安稳只发生在不依赖外在时。再好的医生,只能治病症,不能去病根;再高明的师父只能说道理,不能把“道”直接给我们。
想蜕变,只能靠自己——成年人的生活,就是见山开山,遇水架桥,其实一直陪着我们的,永远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但真正的觉醒也发生在此刻,这条路,无人能代劳。当我们不再向外抓取时,就会发现:自己很强大,内心很有力。
尘世里,凡人因贪着而受困,圣人因清醒而自在。“去彼取此”讲的就是:
放下虚妄,活回真实;不假外求,专注自身。
身心的安稳,只发生在不依赖外在时。
下一篇:道德经 第12章:修行虽苦,但“不修行的苦”更磨人(连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