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遇中秋,五人要躲月!哪5类人需躲月,早看早了解

发布时间:2025-09-17 20:41  浏览量:1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又是一年中秋至,家人团聚,赏月吃饼,其乐融融。然而2025年的中秋节却与往年大不相同,民间素有“青蛇遇中秋,五人要躲月”的说法,为这个传统佳节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今年中秋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又是哪五类人需要“躲月”?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2025年中秋节公历日期为10月6日,是2015年以来最晚的中秋节。这是因为农历闰六月导致中秋节向后顺延。中秋来得晚,天气转凉也更明显,夜间寒意渐浓,外出赏月需注意保暖。

双春青蛇年:六十年一遇

2025年为农历乙巳年,天干属木为青色,地支属蛇,故称“青蛇年”。这一年还是罕见的“双春年”(年初正月十六立春,年末腊月十七再次立春),民间认为这样的年份寓意吉祥,但也多有特殊讲究。

中秋在秋分后:寒湿之气渐重

2025年秋分节气在9月23日,中秋节(10月6日)则在秋分之后半个月。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气温下降加快,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寒露湿气较重,传统养生观念认为此时需防范寒邪入侵。

古代农谚云:“青蛇遇中秋,五人要躲月”,这句话融合了天干地支、节气变化和传统养生观念。所谓“躲月”,并非完全不能见月光,而是建议这几类人在中秋月夜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逗留、赏月,尤其不宜在寒凉的深夜外出。

需要“躲月”的五类人:

第一类:年迈体弱的老人

老年人阳气渐衰,免疫力较低。中秋之夜寒气湿气较重,容易引发关节疼痛、呼吸道疾病。加上夜深露重,地面湿滑,外出赏月有滑倒风险。建议老人在家通过窗户观赏月色,或与家人早早团聚,不必守夜。

第二类: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幼儿身体未充,体温调节能力差,中医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寒夜外出易感冒受凉,且深夜活动会影响幼儿作息规律。家长可带孩子在傍晚时分短暂户外活动,不必等到深夜月圆时。

第三类:怀孕中的女性

孕妇体质特殊,需避寒湿之气。传统认为月光属“阴”,寒凉之气较重,不利于养胎。现代科学虽未证实此说,但孕妇确实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中秋之夜建议在室内与家人共度,避免长时间户外受寒。

第四类:属蛇、猴、猪之人

按传统生肖说法,2025乙巳蛇年太岁为蛇,与太岁相刑的猴(寅巳申三刑)和相冲的猪(巳亥冲)需格外注意。这些属相的人在中秋月夜“避月”,是为了避免冲撞太岁,招致不顺。这种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仍被许多讲究传统的人所重视。

第五类:体质虚寒、正在生病之人

本就体虚畏寒、手脚冰凉之人,或正处于感冒、咳嗽、慢性病发作期的人群,中秋之夜应避免外出受凉。月夜寒湿之气可能加重病情,尤其呼吸道疾病患者更需注意保暖避寒。

需要强调的是,“躲月”之说源于古代农耕社会的经验总结,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多与民俗信仰相结合。从现代科学角度看,中秋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是客观事实,体弱人群确实需要防范受凉感冒,但所谓的“冲犯太岁”、“月光阴寒”等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2025乙巳青蛇年中秋,十年最迟,六十年一遇的双春青蛇年,更有“五人躲月”的传统说法。无论我们是否遵循这些传统,其中蕴含的关爱家人、注重健康的核心思想都值得借鉴。月圆之夜,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平安健康地团聚,无论赏月方式如何变换,这份团圆之情始终是中秋节最珍贵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