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有小国敢对中国挑衅?冷战时期,被美苏的百亿补贴惯坏了
发布时间:2025-09-20 11:12 浏览量:1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绝大多数都是人口不足1亿、国土面积不足10万公里的小国和弱国。
而这些占据绝对多数的小国,什么时候日子最好过呢?毫无疑问,并不是如今,而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为了争夺话语权,争夺国际影响力,将势力范围遍布全球,取得两大阵营争霸的胜利,美国和苏联都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大撒币模式。
他们倚仗雄厚的实力,疯狂的向世界各地区的小国们撒币,其目的,就是收买这些国家的统治阶层,从而在国际社会上获得这些国家的支持,进而在与对手的冷战之中占据上风。
所以,对于多数小国和弱国们,最惬意的日子莫过于冷战时期。
比如,为什么在冷战时期,欧洲各国普遍建立了高福利待遇?
除了与美国与苏联竞争争夺话语权之外,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美苏争霸的格局之下,欧洲各国普遍被美苏拉拢,欧洲两边得利,享尽了好处。
冷战时期,整个西欧一边享受着来自于苏联的廉价能源,一边获得来自美国的各种补贴、优惠政策和军事保护。
等于两大超级大国一起给欧洲输血,所以,在冷战的几十年里,欧洲过的日子极其惬意。
他们享受着种种好处,却不用承担相应的义务,自然也就能撑得起令人艳羡的高福利政策。
最爽的时候,欧洲人一周上四天班,一天7小时甚至6小时的工作,动辄超长假期的工作。甚至,欧洲高福利国家一度出现了请假在家拿的钱,比上班还要多的怪现象。
当然,这也是如今欧洲沸反盈天、高福利政策无法持续下去的原因,苏联解体了,美国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单方面收买扶持欧洲了,反而利用起欧洲,欧洲的日子自然没有以前那么惬意了。
欧洲之外的国家也差不多。
比如,位于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经济能够崛起,与美国的扶持和倾斜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美国在全世界大撒币,苏联也不遑多让,虽然经济不如美国,但在撒币方面,苏联的魄力甚至比美国更为离谱。
不仅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苏联吃了很多亏,单方面向各周边小国和弱国输血,在经互会之外,苏联的撒币也从未有丝毫手软。
尤其是70年代勋宗上台之后,靠着国际石油价格的高涨,苏联经济缓和,勋宗的百亿补贴更是闻名全球。
所以,苏联的补贴同样遍及全球。比如,位于东南亚的越南,南亚的印度,非洲诸国,中东的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美洲的古巴、南美洲国等,都曾是受益国。
这些对外援助金额数量之高,甚至已经突破了百亿补贴的级别,达到了上千亿美元的恐怖数字。
而这些金额庞大的补贴,很多时候,都是美苏单方面输出,从经济角度,是个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
但是,为了获得支持和国际影响力,两个超级大国依然捏着鼻子认了。
也因此,长达几十年的冷战,给小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认知,那就是,大国竞争,他们不但可以观望,甚至还可以左右逢源,获得好处。
而这样的思维模式,在冷战结束之后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许多小国动辄跳反,或者明明中国给他们签订了双赢的协议,他们依然撕破脸,做着两败俱伤的举动,除了许多小国领导人本身就并不具备成熟的政治思维之外,也有这种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获得好处的冷战思维有关。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国为了争夺话语权和国际支持,就应该向他们输血,给他们好处。
然而,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个世界虽然科技越来越发达,文明越来越进步,但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本质上依然是弱肉强食。
小国被大国输血补贴单方面输出的情况,其实是偶然。如今冷战已经结束,即便取得胜利的,美国也吸取了教训,不再进行单方面输血。
小国们左右逢源得利,更多的是得益于二战之后国际秩序的稳定。
大国们会主动维护国际秩序。所以,让小国们形成了他们与大国可以平起平坐,甚至拿捏大国的错觉。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底色之下,这不过是暂时的秩序而已。
如今,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俄乌战争,印巴冲突,中东矛盾从未停歇,非洲就更别多说了,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欧洲诸国也大有在俄乌战争赤膊上阵的想法。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二战以来奠定的国际局势越来越不稳定了。一旦真的爆发世界性冲突,礼崩乐坏之下,这些自以为能与大国平起平均的小国,别说左右逢源,能不能存在都是两可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