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盲目 “多喝热水”!水温过高,小心消化道损伤
发布时间:2025-09-20 11:39 浏览量:1
“你不舒服?多喝点热水。”——这句话你一定听过,甚至说过。但你是否想过,这样的建议是否真的科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出高温饮品与食管癌之间的关联。或许你会质疑:“热水怎么可能致癌?”但科学证据正在告诉我们,这并非危言耸听。
“热水能通经活络,暖胃驱寒”,这类说法在生活中很常见,尤其在南方冬天,热水几乎成了“续命水”。很多人感冒、肚子疼,第一反应就是“喝点热水”。
热水确实能带来暂时的舒适,比如缓解喉咙痛或寒冷带来的不适。但从临床角度看,它仅仅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治疗病因。如果温度太高,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英国《英国癌症杂志》发布了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研究,参与人数接近45万人。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就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一群人一路追踪十几年,看看最后有多少人会得病),研究严谨程度很高。
发现每天喝4–6杯热饮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比只喝温饮的人高出97%。如果是“非常烫”的饮料,即使每天控制在4杯以内,风险也上升了2.5倍。而每天喝超过8杯烫饮的人,患癌风险更是其他人的5.6倍。
中国江苏省的研究人员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研究者调查了江苏省的两个地区——大丰和赣榆的 1520 位食管癌患者和 3879 位健康人士,结果显示,仅仅是“高温”饮用绿茶,就让患食管癌的风险在大丰提升了1.9倍,在赣榆高达3.1倍。
烫饮到底是怎么影响人体的?
食管是一个敏感的器官,食物从口腔到胃部,大约需要9秒。65℃的水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仍然能维持在50℃以上,足以对食管黏膜产生持续刺激。
每一次烫伤,身体都会启动修复机制。但如果这种热刺激长时间重复,修复过程就会出现错误,可能诱发“异型性细胞”增生,这就是癌变的种子。
更严重的是,热损伤会破坏本就脆弱的食管屏障,让原本阻挡在外的致癌物质——比如烟草中的亚硝胺、多环芳烃,甚至胃酸——更容易“趁虚而入”。
有些人群更容易受到高温饮品的伤害。比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或者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这类人本身的食管黏膜就比较脆弱,再加上热水的反复刺激,损伤更严重,风险也比普通人更高。
如果再考虑到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这种风险是乘法叠加,而不是简单的加法。
那是不是就不能喝热水了?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和饮用方式。
研究建议,茶水或咖啡冲泡后要等4–5分钟,让温度降到65℃以下。喝的时候要小口慢饮,尽量避免大口吞咽,减少对食管的热刺激。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才是真正保护健康的关键。“多喝水”没错,“多喝热水”要看温度。
“多喝热水”是句好话,但如果不顾温度,反而可能变成了健康隐患。
我们不缺热水,缺的是对“喝水方式”的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