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埋的猛将:1000人挡5万铁骑,90%的人没记住他

发布时间:2025-09-20 19:10  浏览量:1

你是不是也觉得,刘备临终前就只干了件“白帝城托孤”的事?把蜀汉的烂摊子全扔给诸葛亮,自己就闭眼了?错了!这老狐狸藏得深,不光托了孤,还偷偷给蜀汉留了个“定海神针”级的猛将——比赵云稳,比魏延靠谱,后来诸葛亮北伐栽大跟头,全靠这哥们力挽狂澜。

更牛的是,他用一场奇迹胜仗,既给陨落的关羽挣回了颜面,也帮诸葛亮出了口恶气。可偏偏这号狠人,现在十个人里有九个叫不出他的名字,你猜他是谁?

先说说这猛将手里的“王牌”——武当飞军。你可别以为这是随便凑的兵,那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专门挑的“狠角色”组建的精锐!南中那地方(现在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本来就骁勇善战,当年还跟蜀汉打过仗,后来归顺了,诸葛亮就想“变废为宝”,让他们当“特种部队”。

这些人善爬山、能涉水,还懂丛林战术,诸葛亮给他们配了最好的装备,取名“武当飞军”(也叫无当飞军),专门打硬仗、打恶仗。而能当这支“特种部队”首任统帅的,就是咱们要找的这位猛将——能管住一群“刚猛不服管”的夷人,你说他本事大不大?

更厉害的是,他还跟另外两人并称“平安三侯”。这名号可不是瞎封的,是蜀汉朝廷公认的“国之屏障”——一个守南中(马忠),一个守汉中(他),一个守永安(邓芝),把蜀汉的三大门户守得严严实实,敌人想进来都难。当年刘备就是看中他“稳”,临终前特意嘱咐诸葛亮:“这人靠谱,关键时刻能扛事,得重用。”

可问题来了,“平安三侯”里,马忠守南中名气不小,邓芝跟孙权打交道也出了名,唯独他,守着最重要的汉中,却没多少人记得。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栽了跟头,大家才看清:这哥们才是真·隐藏大佬!他到底在北伐时干了啥,能让诸葛亮都依赖他?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来开局挺好,拿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结果马谡不争气,把关键的街亭给丢了。街亭一丢,蜀军的防线就像被撕了个大口子,曹魏大将张郃带着5万精锐铁骑,顺着缺口就冲进来了,眼看就要把诸葛亮的主力包了饺子,蜀军士兵都慌了,连诸葛亮都急得直跺脚——这要是输了,北伐就彻底没戏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了:“丞相别急,我来挡!”这人就是咱们说的猛将。可他手里有多少兵?满打满算就1000多人,而且这些人还不是正经的蜀兵,是之前跟着南中叛军打仗、后来被收服的“匪军”!跟张郃的5万铁骑比,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

当时连诸葛亮都捏把汗:“1000人挡5万,太难了,要不你再等等,我调兵支援你?”可他却摇头说:“等不起!张郃来得快,再等主力就危险了,我这1000人,够了!”说完就带着人冲上去了。你说他疯了吗?1000人打5万人,这不是送命吗?可谁也没料到,他还真就把张郃给拦住了,而且拦得结结实实!

他能赢,靠的不是蛮干,是“硬拼+巧劲”。首先,他知道自己人少,不能跟张郃的铁骑硬碰硬,就选了个易守难攻的山坡,让士兵们砍树、挖沟,布了个“简易防御阵”。张郃的铁骑冲过来,被树桩、沟壑挡着,根本发挥不出优势,反而成了活靶子。

然后,他带头冲锋,手里的大刀砍得飞起,那些“匪军”见主将这么拼命,也跟着嗷嗷叫着冲——这些人本来就不怕死,现在有了奔头,更是豁出去了。1000多人硬是把5万铁骑挡在山坡下,从早上打到傍晚,张郃愣是没前进一步。

最后,他还玩了个“心理战”,让士兵们大喊:“张郃!你连我们1000人都打不过,还敢跟蜀汉叫板?当年关将军没收拾你,今天我们替他收拾!”这话戳到了张郃的痛处——当年关羽威震华夏,张郃也吃过关羽的亏,现在被1000人拦住,还被嘲讽,气得他直骂娘,可就是打不上去。

等诸葛亮把主力安全撤走,这哥们才带着剩下的士兵突围——1000人最后只剩几百,他自己也受了伤,但硬是没让张郃前进一步!这场仗打完,蜀军士气一下就上来了,诸葛亮也松了口气:“幸好有他,不然我这次真要栽大了!”

而最解气的是,这仗不光替诸葛亮出了“马谡失街亭”的恶气,还替关羽讨回了颜面——关羽丢荆州、被杀后,蜀汉一直抬不起头,这次赢了张郃(曹魏名将),等于告诉天下:蜀汉还有能打的人,关羽的仇,我们没忘!

说了这么多,该揭晓答案了——这位猛将,就是王平!你是不是听过这个名字,却没把他和“1000人挡5万铁骑”的狠事联系起来?他确实低调,一辈子没咋出风头,就知道守好自己的岗位,可关键时候,比谁都靠谱。

后来诸葛亮去世,魏延叛乱,也是王平站出来,几句话就瓦解了魏延的军队,平定了叛乱;他守汉中十几年,曹魏的军队从来没从他手里讨到过便宜,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其实生活里也有很多“王平式”的人——平时不咋说话,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遇到事,他们总能站出来扛住,比那些天天喊口号的人靠谱多了。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隐藏大佬”?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为“低调的靠谱人”点个赞——毕竟,能扛事的人,才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