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科创50涨96%!为何有人亏本金?定投解法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21 18:20  浏览量:1

从2024年9月2号到2025年9月19号,这一年A股涨得挺猛。

科创50指数快翻倍了,创业板指也差不多,就连沪深300都涨了不少。

但有意思的是,不是谁都能赚到钱,有人能翻四倍多,有人连本金都没拿回来。

说实话,这牛市里的差距,比我想象中还大。

我身边不少人都拿了大几百万进场,有公募基金经理,有私募老板,还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其中最牛的是个北京的高三老师,人家有金融背景,今年到现在已经赚了四倍多。

还有个做期货的内蒙古朋友,也赚了三倍,深圳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光买基金就赚了一倍多。

本来想这牛市里大家都能喝点汤,后来发现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有个在香港开律所的朋友,专门做金融法律的,天天跟投行精英、基金经理打交道,消息比实时新闻还快。

可他因为要避利益冲突,只敢投能源和传统行业,结果到现在本都没回。

他还跟我开玩笑说,等解套了就去买货币基金,再也不折腾了。

更意外的是个前中资投行首席,以前带团队管过五十多亿,这次带了一千万进场,最后只赚了4%。

为啥?他说自己前期只敢拿两成仓位,后来加到九成,结果遇上市场调整,之前赚的全没了。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差距真不是运气的事。

你看那做芯片的朋友,今年赚了八成多。

他说自己主业就是搞芯片技术,业余投资只敢投自己熟悉的领域,这两年一直满仓,还不加杠杆。

他还说,想提高赚钱概率,得去企业一线看,了解供应商、客户,还有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这话我觉得挺对,毕竟你连公司是干啥的都不清楚,咋能不乱买?

可现实是,没几个人能去企业一线调研。

很多投资公司老板,天天坐在办公室看二手研报,听研究员汇报。

你说研究员的报告就一定准吗?怕是未必。

散户就更难了,拿到的都是几手后的消息,等知道的时候,前面的人早就赚够离场了,这不就是去接盘嘛。

还有仓位的问题,那投行首席就是例子。

涨的时候不敢加仓,怕跌;等满仓了,市场又调整了,收益一下就没了。

这种情况,散户怕是最有体会,看到别人赚钱了才进场,一满仓就被套,最后只能看着收益来回晃。

如此看来,牛市里乱加仓真不是明智之举。

聊完赚钱和亏钱的原因,咱得说说普通人该咋应对。

毕竟不是谁都有金融背景,也不是谁都能去企业调研。

连专业出身的人都不能保证每次都赚,咱不如找个稳当点的法子,定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定投这东西,不用费啥脑子,还能分散风险。

现在主流的有三种玩法,我给大家捋捋。

第一种是纯指数派,就是跟着大盘走。

想投美国市场,就选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想投A股,沪深300就挺好;要是看好港股,盈富基金也能选。

这种方式不用天天看盘,适合像我这样怕麻烦的人。

老实讲,我之前也想试着自己选股票,后来发现太费时间,还容易选错,不如跟着指数省心。

第二种是股债平衡派,适合不想承担太多风险的人。

每月按比例买股票ETF和债券ETF,常见的是六成股票四成债券,或者七成股票三成债券。

波动小,就算市场跌了,债券也能托底,睡觉都能踏实点。

第三种是多市场派,就是全球布局。

比如美股加A股再加新兴市场,这样就不用怕单一市场跌太多。

比如投点标普500,再配点沪深300,加个新兴市场的ETF,风险能再降点。

那哪种定投赚得多?我找工具测了下历史数据,纯指数派长期下来收益可能最高。

比如定投纳斯达克100,每年大概能有八个多点的收益。

举个例子,每月投3万港元,坚持20年,最后能有一千九百多万,利润就有一千二百多万。

就算每月只投1万,20年后也能有六百多万。

但有个前提,必须坚持住。

要是市场一跌就停了,那肯定赚不到这么多。

很多人本来想坚持20年,可跌了几个月就慌了,把钱取出来了,后来市场涨回来,又后悔没坚持。

毫无疑问,定投拼的就是纪律和耐心,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最后想跟大家说,牛市里别总想着翻几倍,稳稳的幸福更重要。

定投看着慢,但长期下来,比瞎折腾强多了。

只要能坚持,不用天天盯盘,也能实现财富增值,晚上也能睡个好觉。

祝大家都能在投资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子,不用再为赚没赚钱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