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家属注意!政务中心这事别忘办,能省钱

发布时间:2025-09-19 17:03  浏览量:6

癌症治疗就是“花钱如流水”,化疗、靶向药、检查费哪项都不便宜。很多家属忙着照顾病人,却不知道政务中心有个能实打实省钱的手续,不少家庭因为漏办,白白多花了好几万。今天把这事讲透,让家属们少花冤枉钱,把钱用在治病刀刃上。

一、先搞懂:这“省钱手续”是啥?

这个手续叫**“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给癌症等大病患者家庭的税收优惠政策。简单说,病人在一个年度里的医疗费,扣除医保报销后,自己掏的钱超过1.5万元的部分,能用来抵减家属的个人所得税,相当于直接少交税,最多能省2.8万元。

别觉得“个税和自己没关系”,只要你上班领工资、做兼职有收入,交过个税,办了这手续就能享优惠。就算当年没交够税,第二年汇算清缴时也能申请退税,钱直接打到银行卡里。

二、为啥必须办?算笔账就知道多香

癌症治疗里,进口靶向药、免疫治疗这些,医保报销比例有限,自付部分不少。这时候“大病医疗扣除”就派上用场了。比如病人一年自付医疗费10万,扣除1.5万起付线后,8.5万可以用来抵税。

按个税税率算,这8.5万能抵的税最少几千块,最多能到2.8万。对正愁医药费的家庭来说,这钱可能够买好几盒靶向药,或者支付一次检查费,不办就太亏了。

三、谁能办?办了能省多少?3个关键点记牢

1. 哪些人能办?2类家属+1类病人符合条件

- 纳税人本人:病人自己有工作、交个税,可直接用医疗费抵减个税;

- 配偶:夫妻一方患癌,另一方能用病人医疗费申报扣除;

- 未成年子女:孩子患癌,父母任意一方可拿医疗费凭证办手续。

注意,父母、岳父母等长辈患癌,目前不能用子女个税额度扣除,别白跑。

2. 哪些费用能报?3类票据是关键

不是所有花费都能算,得是“医保目录内的医药费用”,重点看3类票据:

- 住院费用结算单:医院出院时的“医保结算单”,上面的“个人自付金额”是核心凭证;

- 门诊费用票据:化疗、靶向治疗的门诊缴费单,要盖医院收费章,且医保系统可查;

- 药品费用票据:在定点药店买的靶向药、抗癌药发票,得有医保定点标识。

像养生保健、美容类的费用,哪怕是病人花的,也不能报,别白准备材料。

3. 能省多少钱?按税率算明白

个税税率分好几档,收入越高,省的钱越多:

- 年收入不超过6万(税率3%):8.5万可省2550元;

- 年收入10-20万(税率10%):8.5万可省8500元;

- 年收入30-40万(税率25%):8.5万可省21250元;

- 年收入40-60万(税率30%):8.5万可省25500元;

- 年收入60-96万(税率35%):8.5万可省29750元;

- 年收入96万以上(税率45%):8.5万可省38250元。

收入越高,省的钱越多,所以别觉得“自己收入少就不用办”,办了多少能省点。

四、怎么办?2种方式,手机就能操作

1. 手机APP办理(最方便)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按以下步骤来:

- 首页点“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 选择“大病医疗”,选申报年度;

- 填写患者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选择与纳税人的关系(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

- 填写医疗费用总金额和医保报销金额,系统会自动算出可扣除金额(超过1.5万的部分);

- 提交即可,不用额外交材料,税务部门会和医保部门联网核验。

2. 政务中心办理(适合不会用手机的家属)

带齐材料去政务中心税务窗口:

- 患者及纳税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 医疗费票据(住院结算单、门诊发票、药店购药发票)原件+复印件;

- 关系证明(结婚证、出生证明等)原件+复印件;

- 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窗口工作人员会帮你审核,办理很快,当天就能搞定。

五、3个常见误区,别踩坑

1. 误区一:当年没交个税,办了也没用

错!就算当年没交够个税,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可以申请退税,钱会打到你银行卡里。比如你当年没交个税,但办了扣除,第二年可能退几千块。

2. 误区二:所有癌症治疗费用都能报

错!只有医保目录内的费用能报,像私立医院的高价病房费、未纳入医保的进口药(没走医保报销的),都不能报。

3. 误区三:年底办就行,早办早省钱

错!大病医疗扣除是按“自然年度”算的,比如2025年的医疗费,要在2026年办理扣除。所以每年年初就要留意,别拖到年底,免得忘办。

最后说句实在的

癌症治疗已经够难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个“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给的实实在在的福利,不用求别人,自己办了就能省钱。家属们别因为不懂政策就错过了,赶紧拿起手机或者去政务中心办了,把省下来的钱用来给病人治病,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