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发福利选酒?别光觉得体面,这3个麻烦得先想明白

发布时间:2025-09-22 14:29  浏览量:5

逢年过节单位发福利,大家都盼着能拿到合心意的东西。最近有人讨论单位发酒到底好不好,有人觉得酒能招待客人、还能存着,比米面油有档次;也有人吐槽自己不喝酒,拿回去要么堆在角落落灰,要么送人还得琢磨对方爱不爱喝,反倒成了负担。其实单位发酒不是简单的好或不好,里面藏着不少得替员工着想的细节,没考虑周全,福利可能就白发了。

先说说为啥有些单位愿意发酒,还有人觉得划算。对爱喝酒的员工来说,这确实是实打实的福利。要是发的是平时自己舍不得买的白酒、红酒,比如几百块一瓶的口粮酒,拿回去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直接省了一笔开支;就算自己不喝,年底走亲访友时当伴手礼,也比送洗衣液、纸巾显得更有面子,不用额外花钱还能让对方觉得用心,这是不少人支持发酒的主要原因。

还有些单位考虑到实用性,觉得酒的保质期长,不像水果放几天就坏,也不像牛奶有短保质期的压力,员工拿回去不用急着处理,放个一年半载都没问题。而且酒的包装大多比较精致,拿在手里有分量感,比起散装的米面,发两瓶酒更像正经福利,从视觉上就让人觉得单位大方,这也是部分单位选酒当福利的考量。

但发酒的麻烦也不少,很多单位没提前想到,最后反而落了埋怨。

第一个麻烦是受众不广,一半人可能用不上。单位里总有不喝酒的人,比如孕妇、哺乳期妈妈,或者因为健康原因滴酒不沾的员工,还有些年轻人本身就不喜欢酒文化,对他们来说,酒就是无用的福利。有位朋友所在的单位去年中秋发了两瓶白酒,她不喝酒,老公也不喝,最后放在柜子里半年,直到搬家才想起,最后只能送给楼下爱喝酒的邻居,还得反复解释这酒是单位发的,没开封,你别嫌弃,既麻烦又没落下好。还有些员工家里没人喝酒,拿回去怕孩子碰到,只能小心翼翼藏起来,反而成了累赘。

第二个麻烦是隐性风险,容易踩合规的坑。现在不少单位对福利发放有明确规定,尤其是国企、事业单位,不能发贵重物品,也不能发可能涉及违规的东西。要是发的酒价格太高,比如单价超过几百块,或者是知名品牌的高档酒,很容易被质疑超标发福利,就算单位是好心,也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更关键的——要是员工拿到酒后,因为喝酒出了意外,比如酒后驾车、饮酒过量身体不适,虽然责任在个人,但难免有人会把单位发酒联系起来,给单位带来舆论风险,这点很少有单位提前考虑到。

第三个麻烦是众口难调,选酒很容易出错。酒的种类太多,有人爱喝白酒,有人只喝红酒,还有人喜欢黄酒,单位要是只发一种酒,肯定满足不了所有人。比如单位发了高度白酒,喜欢喝低度酒的员工觉得太烈;发了甜型红酒,爱喝干型红酒的员工又觉得太腻。而且酒的口感很主观,同样一瓶酒,有人觉得好喝,有人觉得难咽,不像米面油那样普适。有位HR朋友说,去年他们单位发了一批本地红酒,结果不少员工反馈味道太涩,还有人说不如发两箱牛奶实在,最后福利没讨到好,还被员工吐槽不接地气。

其实单位发福利,核心是让大多数员工觉得有用、贴心,与其在发不发酒上纠结,不如换个更灵活的思路。比如搞福利清单,把酒作为选项之一,再加上米面油、购物卡、日用品等,让员工自己选;要是预算有限,也可以发小额购物券,让大家自己买需要的东西,比统一发酒更能满足不同需求。毕竟福利不是单位觉得好就行,得让员工真正用得上、用得舒心,才不算白花钱。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你单位发过酒当福利吗?你觉得实用还是麻烦?要是让你选,你更希望单位发酒,还是发米面油、购物卡这类更普适的东西?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看看大家更偏爱哪种福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