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重庆最美高考状元, 44岁却无人敢娶 这一次央视也救不了

发布时间:2025-09-23 07:17  浏览量:1

“今天刷到一条热搜,说上海地铁里有人用‘AI算命’摆摊,五分钟收二十块,队伍排到闸机口。

听起来离谱,可细想又挺真实:大家不是信命,是怕错过机会。

地铁口那哥们,桌上摆台旧iPad,屏幕里跳出一个卡通道士,问完生日就吐出三句话:

“你最近犹豫跳槽”“感情里容易先热后冷”“下周三别穿绿色”。

排队的人听完点头如捣蒜,掏钱比买烤冷面还快。

为啥准?

因为三句话全是“大概率事件”——谁没犹豫过跳槽?

谁的感情没降温过?

至于绿色,周三穿的人本来就不多。

这叫巴纳姆效应,心理学101,但放在地铁嘈杂里,就成了救命稻草。

有人杠:那也比网上免费AI算命强,起码现场有“人味”。

错了,人味不是真人,是“被看见”的感觉。

屏幕里的道士会眨眼,会停顿两秒再回复,像在思考,像在关心。

其实代码早就写好,停顿只是延迟加载。

想起去年在成都,宽窄巷子口也有个“塔罗奶奶”,五十块抽一张牌。

她不说未来,只说过去:“你小时候被家长拿去比较成绩。

一句话把人眼泪勾出来,生意好到隔壁卖兔头的都眼红。

后来才知,奶奶以前是语文老师,最会看家长群聊天截图。

所以地铁AI算命能火,不是因为技术,是因为大家太久没被认真问一句“你最近累吗”。

二十块买的是情绪出口,不是命运答案。

真要问怎么办?

把二十块省下来,晚上十点给最焦虑的朋友发条语音:“我挺你。

效果可能比任何算法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