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学“迷途”,回归育人本真
发布时间:2025-09-23 20:56 浏览量:1
教学方法如繁星般璀璨,程序教学、算法化教学、问题教学等各具特色,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然而,若在教学中忽而迷恋于程序教学,忽而热衷于算法化教学,忽而醉心于问题教学,这种摇摆不定、片面追求单一教学模式的做法,不仅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更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与方向。
片面教学的弊端:学生难以适应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序教学强调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学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它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但过于刻板的程序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对于一些思维活跃、喜欢探索的学生来说,长时间遵循固定的程序学习,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算法化教学侧重于通过算法来解决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然而,算法往往是抽象的,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或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可能会存在困难。如果教师一味地热衷于算法化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学生可能会在算法的迷宫中迷失方向,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问题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教师过度醉心于问题教学,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或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问题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感到困惑和焦虑。而且,频繁地变换问题情境,也会让学生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片面教学的隐患:教育有失偏颇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激发。片面追求某种教学方法,往往会忽视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程序教学虽然能够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但可能会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学生在机械地按照程序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算法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可能会过于注重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技术虽然重要,但道德和伦理同样不可或缺。如果学生只掌握了算法和技术,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那么他们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中做出错误的决策,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问题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思考,但如果过于注重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学生可能会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无法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问题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能会在小组合作中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回归教育本真: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为了避免片面教学的弊端,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程序教学、算法化教学和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可以先采用程序教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然后,通过算法化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算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最后,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而迷恋于程序教学,忽而热衷于算法化教学,忽而醉心于问题教学。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