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工博会开幕,数字化转型深度重构制造业基因

发布时间:2025-09-24 11:22  浏览量:1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聚焦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核心领域。

展会首次设立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养老机器人展及未来工业创新展三大特展,同步设置9大行业主题展区,展出包含392项“五极”展品及132项全球首发工业机器人成果。机器人领域汇聚国际“四大家族”与上海“四小龙”。

去年工博会上,微亿智造与捷勃特机器人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创TRON”,首次将具身智能的研究与工业场景相结合,为世界带来全新的生产力探索。今年工博会,“创TRON”已全新升级,不仅在实际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更拓展出系列化的场景,为破解柔性生产困境提供全新范式。

图为创TRON|新产线以全局智能调度算法与多个“全能工站”为核心,实现多品类混线生产不停歇。产线每个工站均具备“上下料-检测-组装”等复合技能,可根据产线上不同品类生产需求“秒切换”技能,并实时匹配最合适的设备和工种任务组合,保障工站的零中断、零等待。面对局部工站突发状况,各工站也能不停机“接力”干活,确保生产持续稳定运行,真正实现“柔性不降速、质量不掉线”。

图为今年工博会,“创TRON”全新升级,为破解柔性生产困境提供全新范式。

全球首发的创TRON|新产线-工业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由多台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磁驱输送系统组成,其高智能、高柔性、高性价比优势,实力将碾压传统产线,带给行业新思索。

此外,微亿智造与捷勃特此次还带来多款工业机器人方案。

图为微亿智造与捷勃特机器人展台现场特邀一位机器人“摄影师”为到场的朋友定制专属大片,捕捉展会精彩。

位于8.1馆的非夕科技以“自适应机器人驱动智能未来”为主题,携12款创新应用亮相本届工博会,带来覆盖电子、汽车、家电、复合制造及新型材料加工等行业的多场景解决方案,全面展示自适应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中的突破性进展。

图为在吸引众多关注的复合机器人CNC刀具更换应用中,非夕自适应机器人依靠灵敏的力觉感知与毫米级误差补偿,稳定完成复杂环节的操作。

图为非夕的自适应机器人方案凭借灵敏的力控感知和柔性调节能力,能够稳定完成装配动作,真正实现柔性与精度的统一。直击总装环节的难点,为家电行业装配自动化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工博会,非夕科技展示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自适应机器人在多产业场景的落地能力,更展现了技术的通用性与拓展性。同时,围绕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及开放的伙伴生态,非夕希望提供更便捷的开发与落地环境,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图为非夕机器人通过实时力觉反馈与自适应控制,实现对大尺寸碳纤维构件的高质量表面处理,为航空航天、新能源、复合材料等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可能。

图为非夕自研的仿真平台 Elements Studio 与外部仿真软件的无缝打通。在现场展示中,拂晓 Rizon 4 能够在英伟达Issac Sim仿真环境中学会“汉诺塔”游戏的完整操作,并能够将训练成果直接迁移到现实世界,精准复现全流程。

除了工业产业场景外,非夕还展示了诸多创新性应用:并联机器人 Moonlight 作业展示、自适应机器人按摩&数采演示、Flexiv Sim Plugin、蛋雕工作站以及视觉伺服互动演示。

图为AIR无线运控。

AI正在深度重构制造业的基因,数字化转型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

本届工博会上,汇川技术以首次全面展示机器人、传动、运控、FA四大业务架构,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重构智能制造底层逻辑,实现从设计到执行的全链路协同,引领工业智能化浪潮。

图为磁驱智控展示。

展位现场四大行业场景应用的展示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眼球。包括数字设计与制造工厂(国内首套获厂线级功能安全认证方案)、食品饮料行业的全球首款无线贴标机和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罐装磁驱智控柔性系统以及汽车机器人焊接作业岛。其工业无线同步运动控制解决方案INOAIR作为“极精”展品代表亮相。

此外,汇川技术还体系化展示了开放的生态链架构和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果。

图为工厂仿真沙盘。

图为精密机械展示。

图为云边端一体化展区。

图为机器人作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