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成预制菜重灾区?日本主厨揭秘,江户前寿司才是真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24 14:46 浏览量:1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搜挺火的,叫“点过日料外卖的人天塌了”,一下子引起好多讨论。怎么回事呢?是有位博主爆料,说自己点的日料外卖,特别是刺身,说是“现切鱼片”,其实根本没那么新鲜——都是长期冷冻的食材,解冻后摆个盘就送来了。
视频一出来,网友们纷纷表示破防,有人吐槽说:中餐预制菜好歹还过下锅、热一热,日料这可好,直接“解冻即食”,简直是“预制菜的天花板”啊!寿司这东西,难道真就是“捏个饭团加片鱼”那么简单吗?
现在外卖平台上的日料店越来越多,看着挺高级、挺精致。
但视频里曝出来的操作,实在让人有点傻眼:解冻的金枪鱼冒充现杀的,肉质还因为所谓的“煤气保鲜”处理变得奇奇怪怪。
三文鱼沙拉里混进一些品相差的边角料,有时还能吃到小鱼刺。
很多人本来是想享受一顿像样的日式料理,结果发现自己参加的是一场“冷冻食材拼装秀”。
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说:点中餐外卖,至少还能听到下锅的声音;点日料外卖,唯一热乎的可能就是付款时的心跳了。
这类翻车事件越来越多,不少人开始怀疑:日料是不是已经悄悄成了预制菜的“重灾区”?
不过话说回来,在日本本土,寿司其实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手艺。
对真正懂行的日本人来说,寿司绝不是随便“饭团加鱼片”就能打发的。
行业内有个公认的说法:一盘寿司如果能打100分,那食材本身要占70分,师傅的手艺占30分。也就是说,好米、好鱼是基础,而师傅的技术则是点睛之笔,缺一不可。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江户前寿司”。
这个名字里的“江户”是东京的旧称,“前”指的是东京湾一带。
那时候海湾里鱼产丰富,厨师就在柜台前现场处理鲜鱼、捏制寿司,客人即做即吃,追求的就是一口“极致的新鲜”。
跟现在外卖常用的解冻即出模式比起来,江户前寿司的讲究程度,简直像是手擀饺子和速冻饺子的区别——虽然都叫饺子,但懂的人一吃就知道不一样。
东健志郎自己的寿司之路,更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他高中毕业后去东京一家知名寿司店应聘,当时面试的题目居然是拼模型。
别人拼的大多是“我要成为寿司大师”这类口号,他却拼了一朵花:中间红色模型代表师傅,周围茶色的代表顾客,寓意是“只有服务好客人,寿司才能像花一样绽放”。
这个独特的创意,让他从140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后来他甚至还成了寿司学校的老师。
而学艺的第一课,不是切鱼,而是洗手。
洗手液怎么用,手背、指缝、指甲怎么清洁,都有严格标准,一旦出手汗就得重洗。
每天打烊后的打扫也必须一丝不苟,不达标不算完工。他说,就连日本鸡蛋能生吃,背后也是一整套卫生管控的极致体现。
这些看似琐碎却毫不妥协的细节,才是寿司真正“高级感”的来源。
外卖寿司被曝光用冷冻食材“装新鲜”,确实让人失望,但这只是市场乱象的一部分。
正如东健志郎所说:“根据客人的需要来调整我的寿司,这才是江户前寿司的精神。”
外卖或许能在外观上模仿几分,但地道的寿司,只要一入口,就能尝出背后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