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越来越清晰,特朗普的对台政策,正在加速两岸统一
发布时间:2025-09-24 18:18 浏览量:3
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后,对台湾的政策一上来就闹得沸沸扬扬。
短短一个月内,美国军舰就高调穿越台湾海峡,这事直接点燃了中美之间的火药味。特朗普这套玩法还是老一套,表面上看是维护“航行自由”,其实是交易的味道。
他把台湾当成一张牌,随时能打出去换点经济利益。这不光让台湾当局头疼,也在无形中把两岸关系的平衡往统一推。
2025年2月10日到12日,美国海军的“拉尔夫·约翰逊”号驱逐舰和“萨尔瓦多·吉伦”号濒海战斗舰从台湾海峡北部入口南下,全程走国际水域的中线偏东航道。
解放军东部战区全程跟踪,两艘052D型驱逐舰从东部海域靠近,歼-20战机也低空掠过。
这已经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首次穿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回应,说这是破坏地区稳定的挑衅行为。
美方发言人强调这是“例行公事”,维护印太“航行自由”。结果中国军方进行了实弹演习,台湾当局则低调表态,希望各方克制。
就在穿越前一周,美国国务院网站更新了对台关系事实表,删掉了“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的旧表述,还加了台湾与五角大楼军事合作的段落。
同期,美中关系事实表里直接提到“中国共产党”。中国驻美大使馆抗议,说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给台湾“分裂势力”发送错信号。
从上下文看,美国这是在试探大陆底线,顺便给台湾当局施压。
赖清德上任才半年,本来就面临岛内经济压力,现在美方这手玩得暧昧,让他骑虎难下。赖清德公开说要深化“美台合作”,但这政策变脸太快,到底是保还是卖?
经济牌,特朗普商人本色暴露无遗。
3月3日,他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宣布,台积电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建五座芯片厂,总额拉到1650亿美元。这个投资是特朗普用关税大棒逼出来的。
早在竞选时,他就抱怨台湾芯片顺差太大,说要征收100%关税,除非工厂搬美国。
3月4日,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确认计划,包括三座晶圆厂和两座封装厂,还把研发中心整体迁过去。白宫吹嘘这是“特朗普效应”,但台湾半导体工会抗议,说这会掏空岛内产业基础。
事实是,台积电股价短期反弹,但长期看,新竹科学园区的工作岗位流失,工程师外流到美国,台湾芯片产能空心化加速。
4月2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宣布,对台湾输美商品征收32%“互惠关税”,半导体暂时豁免,但警告如果不平衡贸易,就全覆盖。
台湾对美顺差本就高,2024年已超400亿美元,这下台北股市开盘就跌2.3%。赖清德政府赶紧回应,9日宣布增加对美天然气采购,首批液态天然气货轮从高雄港发船。
8月1日,特朗普又在推特威胁半导体100%关税,台积电被迫加速转移先进制程设备。
台湾出口成本涨15%,企业订单下滑,基隆港货柜堆积。岛内低端制造业扛不住,部分转向大陆和东盟市场。两岸经贸额9月同比增长12%,台湾水果和电子零件对大陆出口大增。
这是经济压力逼的。
特朗普对台军售也玩得精明。第一任期他批准了183亿美元武器,第二任期目标远超这个数。
5月30日,据路透社爆料,美方计划扩大对台军售,包括更多F-16战机和鱼叉导弹,总额瞄准200亿美元以上。8月7日,高雄空军基地首批F-16到货,技师检查导弹挂架。
这个军售不是白给的,台湾得用经济让步换。
赖清德批准额外200亿美元“防务预算”,但岛内通胀上行。
民众不满情绪高,民调显示只有37.5%相信美国会真介入“冲突”。特朗普本人多次暗示,台湾问题能靠交易解决,不承诺出兵。
特朗普的政策把台湾推向孤立,“战略模糊”本是美方老把戏,现在变味了。特朗普回归模糊,但更偏向不承诺具体行动。
纽约时报9月15日社论建议,他该和中国谈新协议,缩减美军在台部署换平衡。但白宫回应含糊,特朗普专注中期选举。
大陆立场一直没变,反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干涉内政。
台湾当局空间挤压,赖清德任期剩三年,民意反弹大,只能调整民生倾斜。但对美依赖已深,经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这套政策加速两岸统一,不是阴谋,是逻辑使然。台湾产业外移,芯片核心去美国,低端去大陆,外汇储备可能买美债。
特朗普视台湾为筹码,拒军事承诺,让岛内人心浮动。大陆市场份额稳定增长,统一脚步清晰,台湾当局退路窄。特朗普无意中推波助澜,大陆就耐心等果子熟。
特朗普做事直来直去,当年第一任期就卖台积电技术给大陆,现在第二任更狠,用关税当鞭子抽。台当局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军购换保护伞,结果经济命脉丢了。
参考资料:
1、特朗普突然提到“统一”,国台办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5-14
2、专家批美反华报告: 若持续搞事情只会加速两岸统一步伐 环球网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