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东都是1亿多人,日本上半年新生儿有34万人,广东让人意外

发布时间:2025-09-25 16:17  浏览量:1

2025年,日本和我国的广东省均拥有超1亿人口,但两个国家的新生儿却呈现出天壤之别。

上半年,日本的新生命数目仅为33万多,刷新最低记录;广东省连续7年全国出生人口排名第一,并已连续40年出生人口超过百万,被誉为是全国“最不想要孩子”的省份。

在日本,65岁以上人群的比重接近30%,平均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为老人。而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依然辛苦工作,日本街头巷尾便利店收银、开出租车和清洁大排档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踪影。

这一切问题的源头就在于养老金。如果65岁退休领养老金的话,远远不够生活所需的花费。如果等到75岁领取的话,所获得的钱会更多一点。

但是日本人很苦恼的一点则是:年轻人本身就活得非常艰难,同时还得承担照护家庭老人的责任,让年轻人不得不放弃生育。

尽管日本已经将一次性生育补贴提高到了50万日元的水平,但真正扣除育儿相关的一切花费后就所剩无几。

而在公司工作的话,大多数男同事对休育儿假都持冷漠态度,另外考核机制也会使真正敢休育儿假的工人极其稀少,久而久之,年轻人也就失去了敢生孩子的念头和信心,逐渐陷入“不敢生、质量低、压力大”怪圈中不能自拔。

广东2024年迎来了113万人口的出生,人们的生娃热情高涨。

究其原因,一是托育点比较好,城市的托育点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小区内和大厂旁有一批“嵌入式”托育点,工作日把孩子交给托育服务负责人看着晚上回到自家楼下就能去睡午觉。

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下一代顺利地“生下来”。在这股风尚中,广州和珠海还被国家定为全国托育服务示范城市。

二是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尤其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作为经济龙头老大、最发达地区的广州、深圳和东莞吸引了外地无数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广东这个大家庭中。

这些人大部分处于结婚和生育的孩子当父母的年龄段,在这些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在本地扎根生活,于是这些年轻人就愿意把下一代生下来,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享受现在的优质教育。

并且年轻地区的社会氛围普遍较为宽松。大家生育多少也不会笑话别人、冷眼相看或者觉得可笑。而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家多生儿子(多子)受到身边人的祝贺,这反而能够减小人们养育子女的心里障碍。

还有从传统上孩子们都比较多是福的地区人们生育孩子的愿望更加浓厚。

生,不单是生和死的问题;而且不只是人口的多或少、女男人的比例、出生率高低的问题。

现在日本之所以如此之“生不及”,乃是经济发展缓慢了、生活节奏放缓了、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完善健全,而年轻人、老一辈的压力沉重,把要孩子变成了一件奢侈而危险的事。

“敢生”的日本,则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活跃、开化了文化的气息浓厚,都给他们一种敢生子女的信心和底气,并将要生子的后盾也都交给了他们。

“敢生”不是因为可以拿有补助的孩子的抚养费。愿意生小孩的夫妻是有本事“养”、“敢”养,不是“有”补助才“敢生”和“养”。

日本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从根源上缓解年轻人的负担,减轻老一辈人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养老的紧张关系,然后再提升其生育率,而不是问所有人都会生还是谁也生不了。

人都要想想广东为什么这样敢生而不惧,而不是出一点补贴的资助和补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