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次出手!3位顶级网红接连翻车,原因曝光,没一个值得同情
发布时间:2025-09-26 20:06 浏览量:1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网红圈又迎强力整治!国家再次出手,短短时间里,三位曾风光无限的顶级网红接连翻车。
账号要么被封停,要么被标注“禁止关注”,随着背后原因陆续曝光,网友们非但没同情,反而齐刷刷说“该”。
这三位手握千万级关注、一度被不少人追捧的网红,到底做了哪些触碰监管红线的事,让国家出手时毫不留情?
而他们各自暴露的问题,又为何能戳中网红圈长期存在的乱象,让大家一致觉得“没一个值得同情”?
户晨风粉丝不算特别多,全网加起来也就200万左右(抖音和微博粉丝量),但给自己贴的标签却很唬人。
什么“全球华人领域著名视频博主”、“社会观察家”、“私募基金研究员”,听着像那么回事,做的事却没一点“观察家”的理性。
他最早靠拍“国外购买力挑战”、“各国消费水平”的短视频火起来,主打一个信息差,确实吸引了不少关注。
可后来模仿者多了,他就开始走极端,把手机品牌当成阶层符号,张嘴就说“用安卓的就是低收入群体”,还一个劲踩国产品牌,拼命捧苹果、特斯拉这些外国牌子。
更离谱的是他还炫富,说“月入五千的人不配跟我说话”,明摆着就是故意制造矛盾。
后来大家才看明白,他这么干全是为了赚打赏的钱。
听说他分析过打赏用户,大多是25到30岁的一线城市年轻人,基本都用苹果手机,所以专门说这些人爱听的话,引着观众吵架,吵得越凶打赏越多。
最后他落得个全网账号被封、视频清空的下场,一点都不冤。
更讽刺的是,他之前还夸“韩国是发达国家,中国该向韩国学习”,他被封后,最先“破防”的居然是韩国人,想想都觉得离谱。
张雪峰的名气比户晨风大得多,光短视频平台就有两千多万粉丝,不少家长高考、考研时都爱找他要“建议”,甚至有人把他当成“报考救星”。
可他这些年说的话,越来越没了教育从业者的严谨,满是极端言论。
张雪峰多个账号被禁止关注:多次言论引争议,过往高价志愿咨询服务曾热销 2025-09-24 19:29·极目新闻
他说“文科归根到底是服务业,说白了就是在‘舔’”,还贬低西南大学的兽医专业,拿哈尔滨理工大学开玩笑,一点不尊重学校和专业。
后来又冒出“新闻专业就业面窄、收入低,闭着眼睛报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孩子非要报新闻学就打晕”、“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些话,把一个个专业说得一无是处。
教育本是复杂的事,选专业得看孩子兴趣、行业前景、社会价值,他倒好,全简化成“好就业”、“不好就业”的二元判断,说白了就是在贩卖焦虑。
直播时他还总爱说“我不能说太多”,搞得神神秘秘,对咨询的家长态度也高高在上,一点不像帮忙,倒像在摆架子。
这次他的账号在多平台都被禁止关注,抖音显示“该用户已被禁止关注”,快手说他“违反社区规定”,微博提了“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社区公约”,B站则显示“账户异常”。
有意思的是,他名下“张雪峰讲家庭教育”、“峰学未来教研中心”这些关联账号还在抖音直播带货,网友问起主账号的事,主播却一句不答,透着心虚。
再说说他的底细,很少有人知道他本名叫张子彪,毕业于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跟教育咨询本就不是一个领域。
后来他开了公司,成了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还在另一家教育公司当副总裁,商业布局做得挺广。
2024年6月,他团队推出过11999元和17999元的志愿咨询套餐,一场直播就被抢空,现在回头看,他连专业价值都搞不清,这高价服务到底值不值,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蓝战非的经历原本挺励志,最早是游戏代练,每天就花十块钱,日子过得很苦。
后来被经纪人发现有游戏天赋,成了职业电竞选手,巅峰时还是知名战队的队长,2014年退役后转做游戏直播,靠《绝地求生》火了,慢慢挤入顶流网红的行列。
可赚了钱之后,他就变了,满脑子都是炫富。
直播里直接说“要是我全力搞商业化,一年赚九位数都不算多”,这话听着就让人不舒服——年轻人要是被这种话影响,还不得都想着走捷径赚快钱?
他还说“我不结婚,花不了几个钱”,把家庭责任说得轻飘飘的,一点正面引导都没有。
更让人起疑的是他名下的公司,好好的7家企业,2025年一下子就注销了5家,剩下的“长沙蓝北文化传媒”还因为没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
他还在直播里说,自己环球旅行500天花了200万,这钱只是一年的利息,照这么算,他的资产得有好几亿,可这跟他公开的收入根本对不上,不少网友都呼吁查查他的税务问题。
这次他也没逃过处理,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平台的账号都被禁止关注,只剩微博还能看,可就算没被全封,他之前的操作和言论,也早把自己的口碑败光了。
这三位网红接连翻车,不是偶然,而是国家对网红圈整治力度加大的结果。
其实早在今年8月,相关部门就发过高级别的通报,不光点了之前被封的三只羊、东北雨姐的名字,还明确要建“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就是不让违规网红换个平台接着捞钱。
后来中央网信办又搞了“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专门治挑动对立、制造焦虑、搞网络暴力、传消极情绪这些事。
正好戳中了户晨风、张雪峰、蓝战非他们的痛点,他们仨,不就是靠这些手段博流量的吗?
平台执行也不含糊,对三人账号的处理都很明确,没给模糊的空间。
这种“政策+平台”的双重整治,其实是在给网红行业划红线:想靠歪门邪道赚钱,门都没有。
从更深层看,这事儿也暴露了网红经济的毛病,不少从业者眼里只有流量,把社会责任抛到脑后。
户晨风为了打赏制造对立,张雪峰为了热度说极端话,蓝战非为了显“成功”炫富,他们都忘了,网红享受着流量红利,就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好在现在用户的警惕性也在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样网红说什么都信,知道哪些是真干货、哪些是故意挑事。
往后,网红想再靠之前的老办法走下去,只会越来越难。
要是真想在这行长久做,不如多想想怎么传点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科普知识、给年轻人正面引导,这样的网红,大家才会真的认可。
他们三人本质都是把流量红利当成突破规则的资本,丢掉了该有的底线,他们的翻车完全是自食其果,自然没一个值得同情。
这不仅是对违规者的惩戒,更给整个网红行业敲响警钟:流量再大,也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名气再响,也得扛起社会责任。
唯有守住底线、传递正向价值,才能接住流量红利,网红行业也才能在规范中走向长远,这正是此次整治传递的明确导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户晨风、张雪峰、蓝战非“三连封”,给网红们敲响警钟,2025-09-25,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