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停止种植牙?提醒!这4类人不建议种!4种危害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5-09-27 08:49 浏览量:1
日本要停种植牙的新闻,确实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这项号称“第三副牙齿”的技术,已经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后的第一选择。
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材料出问题,而是——用了不该用的人、种在不该种的地方、忽略了不该忽略的风险。
你可能没想到,种植牙并不是“种上就好”的万能解法。它是一场对身体条件、骨头质量、口腔环境、术后维护都极其苛刻的“长期战争”。而一旦选错了人、走错了路,不仅白花钱,还可能让你赔上更多。
我们今天就来把这事讲清楚——不是吓你,是提醒你,有些牙,宁可缺着,也别乱种。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跟牙齿没关系。但高血糖会让身体的血管硬化、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变慢,这对种植牙来说,简直是“天敌”。
种植体打入骨头后,最关键的一步是“骨整合”——也就是让种植体和牙槽骨长牢。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骨头根本长不上去,就像在沙地上种树,风一吹就倒。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种植失败率是正常人的2~3倍,尤其是术后感染和骨吸收问题更频繁。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先别急着去种牙,先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至少连续三个月稳定,再评估能不能做。别让几万块的种植体,最后变成口腔里的“不定时炸弹”。
很多五六十岁的女性朋友,一边补钙,一边问医生能不能种牙。但你得知道,种植牙的“根”是靠牙槽骨固定的,而骨质疏松,骨头就像泡过水的饼干,酥、脆、容易塌。
有数据显示,骨质疏松人群的种植牙失败率,比正常人高了近40%。尤其是用了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见药),种植后容易出现“骨坏死”——一种骨头像生锈铁一样慢慢碎掉的可怕并发症。
不是说骨疏松就绝对不能种,但一定要先做骨密度评估,医生根据T值来判断风险。如果你已经有髋骨或脊椎骨折史,种植牙就要极其谨慎。
你以为牙齿掉了,种一个新的就完事了?错了。牙掉了的根源如果不解决,种进去的牙一样保不住。
牙周病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牙龈发炎、牙槽骨萎缩、细菌滋生的一场“慢性战争”。这场战争打到牙齿松了,掉了。你以为打个种植钉就能重新开始?不行。种植体周围也有“种植体周围炎”这个麻烦,而且比天然牙还难治。
研究发现,有中重度牙周病史的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高达28%,远远高于普通人。一旦感染,种植体就像铁柱子插进腐木里,迟早松动脱落。
在考虑种牙前,必须先做全面牙周治疗,控制住炎症,清除菌斑,等牙龈稳定至少3个月以上,再评估是否适合种植。
这类人群,其实是种植牙失败的“隐形高危”。不是不能种,而是种了也白搭。
种植牙不是“种完就完事”,它的维护成本和精细程度,比天然牙还高。每天刷牙不到位、牙线不用、定期洗牙不做的人,种植体周围细菌一堆,牙龈一发炎,骨头就开始吸收。你看不见,但它在悄悄变松。
还有吸烟。大家都知道抽烟伤肺,但你可能不知道,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让牙龈血管收缩、免疫力下降、破坏骨整合过程。
研究早就指出,吸烟者种植失败率是非吸烟者的2.6倍。而且10年后,超过30%吸烟者的种植体出现松动或脱落。
如果你懒得刷牙、改不了抽烟的习惯,医生劝你一句:这钱别花了,种了也保不久。
说完了这四类人,咱们再来讲讲种植牙的四个潜在危害,这不是吓唬你,是很多患者亲身经历的“教训”。
有些人种牙失败后,以为“再取出来就好了”。失败的种植体会带走周围大块牙槽骨,有时候骨头吸收到连活动假牙都不好戴。原本还能撑几年,现在连“下铺”都塌了。
下颌种植牙的位置,如果医生操作不当或CT评估不准确,可能伤到下牙槽神经,导致术后嘴唇、下巴“麻木”、“痛”、“触电感”持续几年,吃饭像电击,笑也发僵。这种神经损伤,一旦发生,恢复概率非常低。
这种炎症不像普通牙龈炎,它更深层、更顽固。轻则红肿流脓,重则骨头吸收、种植体松动。治疗过程痛苦且费用高,有时要翻瓣清创、激光消炎,一次比一次折腾人。
你以为花了几万块,就能一劳永逸。结果术后不适、反复修复、频繁复查,时间、金钱、精力都像进了无底洞。很多患者最后说:“还不如当初戴活动假牙,至少不折腾。”
种植牙不是“坏技术”。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更不是“越早种越好”的万能钥匙。
如果你牙齿缺失,别急着听广告、看种植优惠,应该做的是以下几件事:
先找专业口腔医生做影像评估和全身情况筛查,不是每家牙科都是种植专科;
听得懂术语不代表理解风险,一定要问清楚术后维护要求、失败后处理方案、远期并发症概率;
别追求“即刻种植”“当天种牙当天吃饭”这些噱头,那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的,不是普适解法;
种植牙后,要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它:定期洗牙、使用牙线、特殊牙刷、每半年拍片复查;
种牙这事,不怕你不种,就怕你明明不适合,还硬上。那不是“种牙”,那是“赌命”。
也许你会说,那怎么办?牙掉了总不能一直缺着吧?
是的,缺牙问题要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活动义齿、固定桥、可摘式种植覆盖义齿……真正的“好方案”,是适合你的,不是最贵的。
日本这次的“暂停种植牙”风波,其实是一种医疗反思:当技术发展太快,我们开始忘了人本身的限制。牙齿不是机器零件,人的身体也不是齿轮卡槽。能种的,不代表该种。会做的,不代表该做。
愿你在做每一个关于健康的决定时,都不被广告牵着走、不被焦虑推着跑,而是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每天都在劝人“别急着种牙”的老医生。不为别的,只是希望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少受一次“明知道不适合还硬撑”的苦。
参考文献
[1]王海滨.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2,15(6):412-415.
[2]李春芳.骨质疏松与口腔种植失败关系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11):803-806.
[3]张晓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23,39(3):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