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做T总亏?5个关键问题,看看你踩了几脚!
发布时间:2025-09-27 10:24 浏览量:1
在A股里,“做T”是不少散户挂在嘴边的操作——想着靠日内买卖降点成本、赚点差价。可实际操作起来,多数人越做越懵:要么把涨得好好的票卖飞,要么在跌势里越套越深,最后钱没赚到,还搭进去不少手续费。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散户做不好T的5个关键问题,都是实打实的操作误区,看完你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
一、先搞错了:把“做T”当赚钱工具,忘了它的本质
很多散户一听说“做T能降成本”,就觉得这是稳赚不赔的法子,不管手里的票啥情况都想试试。但其实,做T的核心不是“赚钱”,而是“给持仓上保险”,而且得先满足两个前提,不然就是瞎操作。
第一个前提是“有底仓”。A股是T+1交易,你得先持有这只股票(底仓),才能当天买卖相同数量的股——比如手里有1000股,当天可以先买1000股再卖1000股(正T),或者先卖1000股再买1000股(反T)。要是没底仓,想着“先买后卖”做T,本质就是追涨,跟普通炒股没区别,风险反而更高,很容易被套。
第二个前提是“分行情”。做T不是只有“先买后卖”一种,得看当天走势选。正T适合股价低开或盘中下跌时,补仓后等反弹卖;反T适合股价高开或盘中冲高时,先抛一部分,等回落再接回。不少人根本不分行情,不管股价是涨是跌都做正T,比如股价都在跌,还一个劲补仓,结果越补越套,成本没降反而变高了。
还有人把做T当成“每日任务”,哪怕当天股价就波动一两分钱,也要买卖一次。但做T是有成本的(佣金、印花税),要是赚的差价不够覆盖成本,反而得给券商打工,纯属白忙活。
二、不看趋势瞎折腾,下跌通道里越做越套
做T最忌讳“逆势”,可很多散户就喜欢在下跌趋势里死磕。比如一只股票从20元跌到15元,还天天想着“做T降成本”,结果每次补仓后股价继续跌,最后底仓亏了一大截,T出来的那点差价根本填不上窟窿。
判断趋势不用看复杂指标,就看两个简单信号:一是股价是不是“持续创新低”,比如近一周的低点比前一周低,近一个月的低点比前一个月低,这就是明显的下跌趋势;二是成交量是不是“缩量”,股价跌的时候成交量越来越小,说明没人接盘,跌势可能还会延续。
这种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少动”——要么拿着底仓等趋势反转,要么干脆止损离场,而不是靠做T来“挽救”。反而在“震荡趋势”里做T更合适,比如股价一直在10元到12元之间来回晃,知道大致的高低点,买卖点好把握,成功概率才高。
很多散户就是因为“不认趋势”,总觉得“股价跌多了就该涨了”,结果在下跌通道里越做越亏,把做T做成了“接飞刀”。
三、买卖点凭感觉,要么追高要么割在地板上
做T的核心是“找对买卖点”,但不少散户全靠“猜”:看到股价涨了就慌着卖,怕后面跌;看到股价跌了就急着买,怕错过低点,结果往往是“卖了就涨,买了就跌”。
其实买卖点可以参考分时图里的简单指标,不用搞太复杂。比如看“分时均线”(多数软件里的黄线):股价在黄线下方运行,说明当天行情偏弱,要是跌到前期支撑位(比如早盘的低点、昨天的收盘价),可以考虑做正T买入;股价在黄线上方运行,说明当天行情偏强,要是冲到前期压力位(比如早盘的高点、近期的小高点),可以考虑做反T卖出。
还有个常见误区是“贪多”。比如计划赚5毛钱差价,股价涨了3毛还想等更高,没及时卖,结果股价跌回去,不仅没赚钱反而亏了;或者计划跌到9元买入,结果股价跌到9.1元就不敢买了,怕继续跌,眼睁睁看着股价反弹,错过买入机会。
买卖点得“提前定好”,比如今天计划在11元买、11.5元卖,到了点位就执行,别被盘中波动影响。很多散户就是因为“临时变卦”,打乱了操作计划,导致做T失败。
四、心态不稳,被股价波动牵着鼻子走
做T很考验心态,可散户最容易“情绪化操作”。比如本来计划好10元卖出,结果股价涨到9.9元就慌了,担心跌回去,提前卖了,结果卖完股价冲到11元,拍大腿后悔;或者计划9元买入,股价跌到9.1元就害怕继续跌,不敢买,结果股价反弹,没买到又着急,最后追高买入,成本变高。
还有人因为一次做T失败就“慌了神”,下次操作时变得犹豫,该买的时候不敢买,该卖的时候不敢卖,错过最佳时机;或者因为一次赚了钱就“飘了”,下次加大仓位,结果亏得更多。
解决心态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机械化操作”——把买卖点提前写在纸上,到了点位就执行,别想太多“要是涨了怎么办”“要是跌了怎么办”。做T本来就是赚小钱的操作,别指望靠一次T赚大钱,也别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五、不算交易成本,赚的差价不够交手续费
很多散户做T只盯着“差价赚了多少”,却忘了算“交易成本”,结果看似赚了钱,实际是亏的。A股的交易成本主要有三块,得算清楚:
• 佣金:买卖都收,多数散户的佣金在万分之1到万分之3之间,不足5元按5元收取(比如买1万元股票,佣金万分之3是3元,但会按5元收);
• 印花税:卖出时收,税率是千分之1,这是固定成本,比如卖1万元股票,印花税就是10元;
• 过户费:买卖都收,税率是万分之0.1,只针对沪市股票,深市股票不收,比如买1万元沪市股票,过户费是0.1元。
举个例子:你买1万元的沪市股票,佣金万分之3,买入时佣金5元(不足5元按5元收)、过户费0.1元,总成本5.1元;卖出时佣金5元、过户费0.1元、印花税10元,总成本15.1元。一次做T的总成本就是20.2元,要是差价只赚了10元,不仅没赚钱,还亏了10.2元。
所以做T前得先算“最低盈利点”,比如你的交易成本是千分之1.5,那股价至少得波动千分之1.5以上,做T才有意义。要是股价波动小,还不如不做,避免白白浪费手续费。
最后说句实在的:做T不是散户的“必修课”
其实对大部分散户来说,做T不是“必需品”,反而可能是“陷阱”。因为做T需要对市场、个股有足够的了解,还得有稳定的心态和严格的纪律,这些对散户来说很难做到。很多人本来拿着一只好票,就是因为天天做T,要么卖飞了,要么在震荡里亏了钱,反而不如拿着不动赚得多。
反而“长线持有优质股”更适合散户——选一只基本面好(盈利稳定、行业有前景、估值合理)的股票,拿着不动,不用天天盯盘,也不用纠结买卖点,长期下来反而能赚到大钱。要是实在想尝试做T,也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震荡趋势里做,二是只拿小部分仓位(比如底仓的20%)操作,就算亏了也不影响整体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