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漳州,精建精治见精神

发布时间:2025-09-28 08:22  浏览量:2

城市之变,兴于建,治于精,聚于心。

近年来,漳州将城市发展的“大蓝图”落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治理的“微单元”,着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治理增效,用“精建”雕琢城市肌理,以“精治”厚植民生温度,走出了一条“精而暖”的城市内涵式发展之路。

在“精建”中见匠心——

“十四五”以来,漳州累计投入1367亿元,完成城建项目2956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收集率、道路面积率等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完整保留下来的“九街十三巷”与唐宋子城历史文化街区遥相呼应,活态传承做法入选住建部首批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在漳州,历史并非尘封的旧卷,而是随田园都市的城建脉动蓬勃呼吸,承载着一代代漳州人沉甸甸的乡愁,实现“老传统有新传承、老街区有新活力”的良性循环。

在“精治”中聚民心——

在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的进程里,漳州时刻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放在首位,在理念上更重人本、方式上更重集约、动力上更重特色、方法上更重统筹,“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46个、修缮建筑2846栋,495部电梯贯通“垂直民生”,117处休闲广场激活社区活力,受惠居民逾10万户。

在“精细”中见精神——

区别于以往“大包大揽大干”的城建模式,漳州创新“经营权有偿使用”“以用代管”等做法,引入社会资本踊跃参与“金厝边”等惠民项目建设,从“一盏路灯亮不亮”到“一份材料省不省”,从“老人买菜方不方便”到“企业办事顺不顺”,用“精细”把生活的“褶皱”抚平,激发各类主体融入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元共治,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精建托底发展,精治丰盈内里,精细回应期待,共同织就“舒心漳州”的立体图谱,也展露出漳州最生动的城市表情。

强基拓建巧更新

打造高品质城市

《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统筹做好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住房保障、市政建设等民生事项,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新风貌。

从纸上蓝图到眼前实景,画出的每一笔都重若千钧。

盘活存量,从“老”空间挖掘潜力。五年来漳州聚焦自身发展基底和资源优势,通过滚动式体检和地下管网普查、历史资源普查等专项行动,全面摸清房屋、设施、土地等资产资源底数,形成住房安全、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历史文化保护等问题清单,将需求最迫切、资源盘活潜力最大的区域分为4大类更新单元,打造重点片区、历史街区、完整社区、休闲绿道样板项目,实现存量资源的价值提升。

五年间,漳州累计实施2956个城建民生项目,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46个,并利用城市闲置地等“留白空间”,打造出256个小巧精致的城市特色口袋公园,成功盘活多块低效用地,让无人问津的“边角地”变成人气爆款的“金厝边”。

优化增量,在“新”天地收获幸福。为了帮助新漳州人群体圆梦安居,漳州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五年间开工建设各类安置房4.5万套、保租房3000套,长福、通源等片区创新实现“跨区现房安置”。

住得好,更要住得优。五年间漳州全力推动路网、水网、管网、绿网建设,新改扩建市政道路513公里、绿道572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提升至120.5万吨,供水管网总长达4250公里、较2015年提升173%。漳州还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1万个,并将低洼易涝的城中村改造为滞洪区公园,新增水域3820亩,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让“推窗见绿、亲水乐居”成为日常。

城市发展要注重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是最鲜活的文化载体,也曾是民生痛点的“集中地”:管线乱拉如“蜘蛛网”、雨污混流污水横流、老墙剥落安全隐患多。

如何在城市改造中既留住“古早味”,又解决“老大难”?漳州的选择是,做好“里子手术”。

五年间,漳州以“铁腕拆违”的魄力、“绣花管理”的精细、“久久为功”的坚守,积极开展背街小巷改造行动,从斑驳墙面到崭新立面,从“无人管”到“有人护”,成功撬动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老区街巷“旧貌”焕“新颜”。

在漳州古城香港路与台湾路,施工队不仅将破损的闽南红砖墙修旧如旧,更沿着巷道铺设透水砖、增设智能感应路灯;在龙文区同昌巷,原本杂乱的“蜘蛛网”管线全部入地,墙面则用剪纸艺术呈现本地民俗,连垃圾桶都定制成“水仙花”造型。改造后的小巷,既是居民的“回家路”,更成了游客的“文化巷”。数据显示,90%以上片区实现“文化识别度”与“民生便利度”双提升,部分老巷游客量年均增长40%,游客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40分钟,“古早味”正转化为“新流量”。

改变的是城市环境,凝聚的是火热人心。当“住有所居”升维为“住有优居”,当纵横交错的路网为市民出行提速增效,当漳州古城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留住“九街十三巷”的时空肌理、打造出“十一馆二中心”的风貌,并以优秀文化活态传承反哺当地居民收入,城市的舒适和温暖便在这些细微处生长。

精治善为润民心

城市管理提档升级

在龙文区锦绣社区,“近邻党建文化长廊”是居民常挂在嘴边的“幸福地标”。

百米长廊下,三角梅攀缘而上,廊柱上刻着“和邻睦里”家训,廊内有共享书吧、儿童涂鸦墙,设置了“议事茶桌”和“便民角”。“以前楼上漏水躲着不见面,现在在长廊泡壶茶,问题说着说着就解决了。”社区书记陈司静翻开“民情日记”,近年来通过长廊“板凳会议”解决的矛盾纠纷约40起,从宠物管理到电梯加装,桩桩件件都透着“漳州温度”。

“小长廊”紧扣“精致”与“实用”,不仅特色鲜明、场景丰富,还被赋予了“治理功能”。据统计,全市33个特色“小长廊”累计开展议事活动820余场,解决停车、绿化、养老等问题1600余件,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从改造前的35%提升至78%。

“长廊虽小,装的是民生;茶话虽短,连的是民心。”这一漳州城市管理中“小空间大治理”模式,正是漳州积极推动“舒心”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管理提档升级的小小一隅。

以“用户思维”重构政务服务,把“方便群众”刻进每个环节,在延伸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的同时,漳州正努力打通城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的“舒心”,印在数字里。通过一表申请、一网通办、联合踏勘、限时接入,漳州将供水、供电、供气业务领域的14个相关办理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并联审批,把申请材料从最多83份精简至23份,办结承诺期限从46个工作日压缩至17个工作日,实现零跑腿、零排队,一键三连、线上办结。

服务的“省心”,系在“智慧”里。依托现有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础,漳州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17个方面及146个处置单位纳入综合管理,直击城市管理各领域痛点难点和治理顽疾,实现数据“一网联通”和行业“智能监管”,着力提升新老城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服务的“暖心”,藏在细节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母婴室配备有温奶器、消毒器等便民设施,无障碍通道设置盲道和语音提示;企业服务专区提供“方言窗口”,并针对企业需求推出“政策计算器”“免申即享”清单,让老年企业家沟通更顺畅、办理更顺利;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跨域通办”专窗,可直接办理厦门、泉州等周边城市的200余项业务,省时又省力。

数据印证成效:2022年至2024年,漳州连续三年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今年1至8月,全市新增民营规模工业企业249家,实有民营经营主体82.92万户。“来了漳州,就想扎根。”这是许多企业家的心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生动注脚。

城市的核心是人。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从“分散办理”到“一网通办”,漳州城市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释放乘数效应,“早上能喝碗猫仔粥,晚上能在老巷子散散步,办事不用绕弯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的舒心漳州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

“金点子”里见精神

“我们都是城市的主人”

一座城的建设,关乎一城人的幸福。

“建议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希望公交站向社区延伸500米”……打开“我爱漳州·人民城市人民谏——金点子”征集活动页面,涉及各个领域工作的市民建议汇聚成城市治理的“智慧池”。

针对以往民意反映渠道零散、信息割裂的痛点,漳州于今年1月创新推出“金点子”征集活动,“线上+线下”双轨触达目标人群964.7万人次,累计收集2130条市民建议,其中1902条落地见效、428条加速转化为惠民举措,有效破解城市治理中民意难收集、对策难精准、成效难落地的问题。

让市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这种“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正在催生漳州城市发展更深层次的变革。

在龙海,“银发智囊团”的老同志参与老旧小区规划,让适老化设计更接地气;在长泰,“乡亲理事会”推动古村落保护,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在漳浦,“渔民议事会”助力滨海旅游提质,让“靠海吃海”有了新路径。当“政府干、群众看”变为“一起想、一起干”,城市发展便拥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从骑楼下的非遗壁画到长廊里的议事茶桌,从“漳州通”的便捷服务到“金点子”的智慧碰撞,漳州的“舒心”,是城市配套的“精雕细琢”,是政务服务的“换位思考”,更是治理理念的“人民至上”。

这座千年古城的实践,为新时代城市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内涵式发展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以民生需求筑基、以治理创新聚力;精建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把每一寸空间都变成“有记忆、有温度、有期待”的地方;精治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的主人”。

推进内涵式发展,就是要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幸福的温度,感受到发展的质感。当“精建精治”融入城市血脉,当“人民精神”滋养发展底色,漳州正以更温暖的姿态,迈向更有品质的未来。(漳州融媒记者 蔡柳楠 黄天航 通讯员 侯伟超 罗志坚 张奕峰 何娴 祝晓冰 陈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