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是什么来历,为什么都对包公忠心耿耿?
发布时间:2025-08-31 10:24 浏览量:1
包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铁面下的兄弟局
说到包拯,我们脑子里都是那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断案如风,威震开封,连老百姓都觉得他不苟言笑,谁见了都要绕着走。可真要说起来,包大人再本事,也不是一个人把事情扛下来的。偏偏他手底下还有一伙能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硬是被后世传成了开封府四大名捕。问题是,这四个人哪来的?凭什么就跟着包拯死心塌地?更有趣的是,他和这几位,第一次见面还差点打起来。这世上哪来的这么多奇缘巧合,不全是磨砺出来的曲曲折折?
说回宋仁宗年间,包拯还只是定远县的小官儿,年轻气盛、憨直透顶。案子断得响,嘴巴也硬得很。乡里乡亲没谁服他的,偏偏天塌下来,总得有个挑梁的。他正堂上拍着惊堂木,审着赵大这个有点杀气的混赖。赵大平日里嚣张惯了,这回挨了几板实打,居然直接断了气。你说,这不是棘手事儿么?包大人本想着给百姓出口气,说到底,有点失手了。
这案子一传到京里,朝堂上的嘴皮子都动了起来,有说包拯忠厚,也有捡空子的说他莽撞。最后还是皇帝拍了板,说这小伙子政声还是有的,不过,规矩不能坏——罢官。包拯收拾细软,骑着老马走在去留未定的路上,糊涂又委屈。大概那会儿他心里没个底,想着家门口的石狮子也比朝廷靠谱。
可老天爷似乎觉得他还得再磨一磨性子,就给他送来了更大的麻烦。话说那天,他自己正一堆心思憋在肚子里,从林子边过,唰啦啦蹦出一伙混不吝的汉子。为首的赤膊大个,刚一开口就露几分狠劲。"别废话!跟我们走!"包拯莫名其妙,真不是个怕事的主,吼了一嗓子:"你们是什么路数?"可对方根本不打算盘道。"见了面都是缘分,走着瞧吧!"
一晃人被拖到破庙前,迎面三个人,愣是没一个像弱的。一个高大、一个胖的、一个瘦的,气场都不输刚才那赤膊汉。包拯只在心里犯嘀咕:这要是山贼,也未免精神头太足了?
这才有意思。还没琢磨明白,山下又有动静。另一个家伙气喘吁吁冲来:"有个人难缠啊,咱们谁去会会?"几个汉子互相看着,最后干脆一齐下山。包拯这会儿脑子飞快,心说,这要不是路遇真高人,怕是要折进去一层皮。说来也怪,命运大事,往往藏在这一场莫明其妙的混乱里。
至于这几位四大名捕,真不是哪个书生脑补的江湖传奇。他们的来头啊,还真是半点不输包拯。
王朝、马汉本来是苦出头的,最早是为考武举日夜流汗的那拨人。考场上一拳一脚练得扎实,结果功名却被庞太师那么一个居心叵测的权贵暗暗动了手脚。两个人就像被人泼了盆冷水,心里窝火,这星夜兼程的委屈,全挂脸上。可他们不认怂,合计着,大不了跟这朝廷周旋到底,江湖也不全不靠谱。
再说张龙、赵虎,命更是稀奇。俩人混过庞府,当过家丁。庞太师给了他们温饱,也派了脏活。可真到让他们杀良为乐的时候,心里终究过不去。想想那一夜,两个大男人,在月色底下愣住,彼此也没敢说话,各自都觉得这人生不能这样下去了。人心要是全黑,那还不如山贼肆意一点。
仗义一刀,把商人救了,打了山贼,倒成了百姓的靠山。张龙和赵虎结伴逃出庞府,落脚到土龙岗,结果那一带流民感恩戴德,简直要腾出个英雄台。说到底,他们自己心里没什么虚荣,不过觉得世上总要有点规矩、人情在。
巧极了,有一日王朝、马汉路过这儿,见张龙赵虎路见不平,就顺水推舟,四人一拍即合,仿佛前世就该是兄弟。庙堂、草莽,终究一线之隔,小酒一喝,日头一亮,便许了同心同德。
四个各有所长的汉子,在一间破庙前定了心——要么济世,要么快意江湖,反正不负本心。命运就像手里的碗,磕磕碰碰,但你只要捧住不碎,一口闷掉它,也算是没白来一场。
那段时间,四个人在土龙岗替天行道,有酒有肉,偶尔和商人们吐槽朝堂黑暗。说笑间,京城的风云变幻其实离得并不远。谁都没料到,这平淡的日子,不过是下一轮波澜的序幕。
等包拯被四个汉子抓住那天,本来该是场误会。还有更惊险的,王朝路上听到对方姓包,直接愣住。朝廷罢官、江湖隐士,一个是落难的青天,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好汉,偏偏碰上了。再多的恩怨、怀才不遇,看对了眼,也都成了一阵风中的轻笑。你说,这是不是命里注定的?
可真要团结到一起,还得有个大场面。这年头,什么最管用?共同犯险、热血一战!刚定下心,开封城就出了乱子。十万两白银,一夜间没了影踪,百姓都挤破了衙门口。包拯摆出老套路:"王朝查人,马汉探消息,张龙赵虎巡查,大家别手软啊!"走南闯北的经验,跟小案子不一样。这一次,臭名昭著的"倒足神偷"跳了出来。假脚印、深夜行动、角落里的蛛丝马迹……每个人都各显神通,半夜里捉贼,到了局子才欢畅。
破了大案那一刻,四大名捕的名头终于不是吹的。而包拯心里也知道,没有这几个肝胆兄弟,自己断不了案、立不住威。
可也有人不高兴了,名气越响,挑事儿的越多。智慧和热血加一起,未必能敌得过暗箭冷枪。一天清晨,案子又来了。富商接连命案,个个胸口刻着符号,还留言讥嘲——"恶贯满盈,终有报应"。这哪是普通贼人?分明有人在借刀杀人,把案子玩成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各调查各的,走街串巷,跑得比鸽子还勤快。查来查去,发现那些富商虽光鲜,却沾着暗地里的污泥。
包拯见多了尔虞我诈,这次却陷在迷雾里,总觉得捉不着边。偏偏四大名捕没一个叫苦的,装商人的、做卧底的、替兄弟撑场的,各出奇招,最后一口气把"赤焰"组织荡了个干净。案子破了,百姓说包大人是断案如神,其实背后是这些兄弟在前面拦风挡雨。
难得的是,这份兄弟情长在风里雨里,正着数着过日子,就又有人在背后磨刀霍霍。开封府的天,看起来亮堂,可朝中小人未必就肯放他们安生。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跟着包拯披荆斩棘,也不过是刚刚开始。
也许权力和道义,总特别容易碰撞,多少风浪都藏在白纸一张的日子后面。我们常常想,一个官、几个兄弟,有没有可能一直站在同一条道上?或者说,那个衙门前,无数百姓的希望,总是被哪个角落的兄弟不声不响地撑起来。再难的世道,也还得有几个敢冲的好汉,否则青天又拿什么作底气?
包拯是不是觉得这些兄弟比黄金还难得?四大名捕遇见包拯,是命,也是劫。至于往后,他们还能在风雨中并肩多久,有没走散的时候,谁能说得清呢?江湖路长,每个人都不容易。不是每一段传奇都完美收官,但铁打的开封府,总有属于他们大笑离场的片刻——至少在我们的想象里,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