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环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9 11:11  浏览量:1

9月26日至2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携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举办2025环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2025 Pacific-Rim Conference on Healthcare Innovation),大会主题为“医疗创新与展望:机器人手术与精准医学转化研究新世代”,聚焦机器人手术、医疗健康领导力、人工智能应用。来自中山一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全球顶尖学术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就医学领域的前沿发展与未来趋势展开深度对话。

开幕启新,领导力学院揭牌引领未来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Donny Yoo,美国岭南基金会主席Ding-Jo Currie,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顾问、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务及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副主任Frederick P. Ognibene,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克文,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等院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一院副院长匡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ITRIS中心常务主任(医疗健康)David Lindeman共同主持开幕式。

肖海鹏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此次大会以“机器人手术领域的下一代医疗创新与精准医学转化研究”为主题,直面全球医疗在老龄化、慢性病及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重大挑战。他希望能以此次会议为纽带,促进更深层次的国际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以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更具韧性与包容性的医疗解决方案,为建设一个人文与科技并重、彰显尊严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未来医疗生态,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面对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诸多挑战,我们迫切需要超凡的、新质的、跨文化的领导力作为核心支撑。”开幕式上,肖海鹏宣布中山一院领导力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旨在系统性培育兼具政治家、医学家、教育家、外交家、企业家“五个家”素质的医学战略科学家,以此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重大健康需求与挑战。

前瞻布局,共话全球医疗战略融合

9月26日,高层圆桌会议举行,嘉宾共同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全球医疗领域的战略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大会专题会议于9月27日至28日举行,主题分别为“全球卓越医疗健康领导力:创新、可及性与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技术与新兴医疗科技提升手术精准度”和“健康信息学与临床实践:人工智能实战应用”。

在首场专题会议上,肖海鹏以“全球医疗健康:呼唤卓越领导力”为题做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医疗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期,卓越的医疗领导力不仅需要懂技术、懂临床,更需要懂协作、懂公平——既要推动技术创新,也要确保创新成果能惠及更多群体,尤其是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围绕“如何培养卓越医疗健康领导力”等话题展开探讨。

第二场专题会议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医疗科技展开,直击临床核心需求。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分别分享前沿成果。演讲嘉宾围绕机器人手术的创新与挑战展开圆桌讨论。

第三场专题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临床场景的实际应用与落地成效。

“要避免技术孤岛化,让AI真正成为临床的得力助手。”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的难点与突破方向开展圆桌讨论,为推动健康信息学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观点。随后,美国岭南基金会主席Ding-Jo Currie为“岭南卓越奖(健康数据科学与医学人工智能)”获奖者陶晓东和Vinay Pai颁奖,以表彰他们在推动健康数据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次大会不是终点,而是环太平洋地区医疗合作的新起点。”在大会闭幕式上,肖海鹏表示,通过持续的国际合作与创新,环太平洋地区必将引领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迈向一个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与人本化的新纪元。

广东科技报记者 麦博

通讯员 章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