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使说,乌克兰冲突不一定是俄罗斯挑起的,俄罗斯受到了威胁

发布时间:2025-09-29 16:02  浏览量:1

最近看到这个新闻,美国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在电视上公开说,乌克兰那边的冲突不一定是俄罗斯那边先动手挑起来的,还说俄罗斯其实是觉得自家安全被威胁了。这话一出,国际上闹得挺大,因为这跟之前西方主流说法不太一样。威特科夫是特朗普总统任命的,2025年2月23日在CNN的节目上讲的,当时正好是冲突爆发三周年的前一天。他直接点出,乌克兰老想着加入北约,这事儿让俄罗斯觉得自家边境不安全,等于是在逼着俄罗斯反应。

威特科夫这个人本来是做房地产的,特朗普的老朋友,从纽约地产圈起家,搞过不少大楼改造和酒店项目。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就把他拉来当特使,先管中东事儿,后来扩展到乌克兰问题。他在节目里说,这场仗本来可以不打,但因为北约东扩的事儿,俄罗斯觉得被挤压了。俄罗斯那边一直这么说,自家安全红线被碰了,只能出兵保护利益。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启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当时美国和西方国家立马谴责俄罗斯入侵,提供武器和援助给乌克兰。三年过去了,仗打得胶着,双方损失都大。特朗普2024年大选赢了,2025年1月上台后,就开始调整政策。他派威特科夫去中东和欧洲转悠,探路和平谈判。威特科夫在2月的采访中,没直接指责俄罗斯,而是说冲突根子在北约扩张上,这让俄罗斯觉得被包围。

美国国务院那边,马科·鲁比奥当国务卿,也跟着表态,说如果不是俄罗斯挑的头,那就得看乌克兰和西方怎么回事了。鲁比奥在新闻会上说,乌克兰不能当西方遏制俄罗斯的棋子,既然执意入北约,还配合军事演习,俄罗斯只能被动回应。这话跟威特科夫呼应,显示新政府想缓和跟俄罗斯的关系。之前拜登政府总强调俄罗斯责任,现在特朗普团队觉得,得平衡点,不然仗打不完,美国也得继续出血援助。

第二天,2月24日,正好三周年,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扔出一份决议草案,没直接谴责俄罗斯侵略,而是呼吁停火和谈判。这草案在美国代表手里递给各国外交官,内容避开了“侵略”字眼,转而强调多方因素导致冲突。安理会开会时,一些欧洲国家代表不买账,但美国坚持,说认知得调整,不能简单把俄罗斯当坏人。

而威特科夫继续忙活,4月去欧洲跟北约官员聊安全保障,5月又转中东,6月飞莫斯科,跟俄罗斯官员谈了三小时,焦点在领土和安全上。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见了面,威特科夫陪着,讨论了安全保证,俄罗斯表示愿意考虑欧洲盟友的保护方案。但谈判不顺,土地交换的提议让乌克兰那边抗议声大,民众上街反对。鲁比奥4月在发布会上警告,如果没进展,美国就退出调解。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明显,他说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但也怪泽连斯基没早点谈。特朗普在采访中说,泽连斯基本可以早做交易,避免这么多损失。现在美国想用杠杆逼俄罗斯谈判,比如威胁关税和制裁。7月14日,特朗普从白宫宣布,加大对欧洲盟友的武器供应,让他们转给乌克兰,还威胁如果俄罗斯不谈,就对贸易国加关税。截止2025年,美国已提供近700亿美元军事援助,从2014年算起更多。

欧洲那边反应复杂,法国和英国说可能派兵维和,但意大利不同意。欧洲领导人和威特科夫通话,特朗普也参与,讨论结束战争的事情。同时,美国计划减对欧洲军队的资助,焦点转到边境安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代表说欧洲不会直接参与美俄乌谈判,这让欧洲担心被甩锅。

俄罗斯那边,普京见了威特科夫,说立场靠近了点,但坚持克里米亚归自己。特朗普在杂志采访中说,克里米亚会留给俄罗斯,泽连斯基懂这个。乌克兰拒绝割地,说不会认俄罗斯控制。谈判焦点在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想全拿,特朗普说冻结前线,乌克兰得丢点地。8月29日,威特科夫的报告引起混淆,他得澄清细节。9月,联合参谋长说俄罗斯战场劣势,威特科夫听了报告,继续推桥接。

而凯洛格是另一个关键人物,他当过国家安全顾问,现在帮特朗普,说如果中国停对俄支持,战争明天就结束。他强调无人机合作重要,乌克兰2025年计划产300万架。凯洛格在慕尼黑说,欧洲不直接谈,但美国会压普京石油收入。特朗普给普京最后通牒,8月8日前不谈就加码制裁,普京暗示灵活,但想见特朗普。

整体看,这事显示美国政策在变,从全力挺乌克兰转到求和。威特科夫的话是信号,承认俄罗斯安全关切,试图打开谈判门。但乌克兰觉得被卖,欧洲怕安全漏洞。截止9月18日,谈判还在拉锯,停火没影,但对话比之前多。特朗普团队觉得,只有承认多方责任,才能往前走,不然仗打下去,大家都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