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不坚强,才是真的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29 19:34 浏览量: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加班到深夜,钥匙插入锁孔却不想推门;朋友问 “还好吗”,明明心里压满事,却笑着说 “没事”;生病发烧时,还硬撑着完成工作,怕被说 “娇气”。
我们好像都在努力活成 “坚强” 的样子,却忘了:人本来就不是钢筋铁骨,偶尔的脆弱、暂时的崩溃,其实都很正常。
有个年轻人,家里长辈住院做手术,白天跑医院、对接客户,晚上在病房外改方案,一个月没睡过完整觉。有次客户说方案要全部重改,他站在医院走廊里哭了:“不是怕加班,是怕长辈问我‘累不累’,我只能说‘一点都不累’。”
很多人都和他一样,把 “不坚强” 当成 “原罪”:难过时不敢哭,怕被说 “矫情”;累时不敢停,怕被说 “偷懒”;委屈时不敢说,怕被说 “小心眼”。可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 “从不脆弱”,而是 “脆弱过后,还能慢慢站起来”。
有人曾因为项目失败,躲在楼梯间哭了半小时。当时觉得丢人,怕被同事看到,怕领导觉得自己 “不堪大用”。但哭完之后,反而清醒了 —— 承认 “我搞砸了”“我很难过”,比硬撑着说 “我没事” 轻松多了。
网上有句话说得戳心:“成年人的崩溃,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你越想堵住,水越会溢出来。不如打开它,让情绪流走,再慢慢拧紧。”
我们不必强迫自己 “时刻在线”,也不必要求自己 “永远乐观”。难过时就哭一会儿,累时就歇一会儿,委屈时就找人聊一会儿 —— 这些都不是 “不坚强”,而是 “好好爱自己”。
今晚不妨做一件 “不坚强” 的小事:难过就哭,累了就睡,想说话就找朋友 —— 你不用那么完美,也不用那么坚强。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活成 “别人眼里的坚强”,而是活成 “自己心里的舒服”。愿你能接纳自己的 “不坚强”,也能拥有 “重新出发” 的勇气。
(注:内容包含 AI 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