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8点|科技小巨人:扫地机的江湖风云
发布时间:2025-09-29 20:01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当“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号角,浙江正涌现一批不一样的企业家。他们不只“会做生意”,更是用科学家的钻劲、工程师的巧思,死磕核心技术。从一枚芯片、一个分子、一段代码,到一台智能设备、一种绿色能源……他们瞄准的,是真正能打、能赢未来的“硬实力”。潮新闻“潮·新质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浙江大学国际校区隐形冠军国际研究中心推出财经观察栏目《周一晚8点》,化身探宝者,挖掘是谁在默默支撑中国制造的筋骨,解读他们突破的“独门绝技”,追问浙江的创新密码,未来的产业“风向标”又将指向何方。(图源:AI生成)
当地板上的最后一片碎屑被识别、锁定并清除,家中的清洁正以一种近乎“自动驾驶”的模式静默完成。这不再是简单的清扫,一场由激光导航、AI视觉与机械臂协同的微型工业革命,正在你的脚下悄然上演。
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在“纯手动”做家务?仅仅20年时间,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化为智能家居的代表。
2000年代初,初代扫地机只能依靠碰撞感应在房间里“横冲直撞”,清洁效果全凭运气。而如今,扫地机已经可以精准识别污渍类型、灵活避开障碍物,甚至能伸出机械臂清理墙角死角,还会自动更换拖布以及定制分区域清洁方案。这意味着行业整体正从“清洁工具”向“家庭服务机器人”跨越。
而伴随技术进步而来的,是全球市场格局的剧变。2019年,美国iRobot还占据着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半数以上份额,稳坐行业领军地位。然而短短6年间,中国企业已经完成逆袭,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等“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更在全球市场份额上后来居上。
从市场潜力看,这个曾经的小众市场机遇同样巨大。中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目前约为5%,仅为美国及欧洲等国家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国内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随着智能家居概念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扫地机器人有望从科技尝鲜产品真正走向千家万户,成为下一个家电行业的增长引擎。那么短短几年间,从跟随者到领跑者,中国企业究竟掌握了什么制胜密码?而对消费者而言,又有哪些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扫地机发展史 专栏整理制作
iRobot失守:科技小巨人们如何逆袭全球扫地机市场?
当你使用扫地机器人时,是否也遇到过这些困扰:毛发缠绕机器无法转动,拖地后反而把整个家弄得更脏,扫不到墙角死角,或者忘记换水后闻到一股异味。最初我们只是希望它能清扫地面灰尘,但很快发现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清洁解决方案。就像洗衣机一样,我们不希望它只完成95%的工作,剩下5%还要自己动手。
中国企业正是从这些日常痛点出发,找到了突破口:针对毛发缠绕问题,云鲸开发出防缠绕滚刷;针对重油污清洁难题,科沃斯和追觅采用高温热水洗拖技术;石头科技则通过智能控水系统避免水渍残留;针对边角清洁盲区,追觅推出仿生扫拖双机械臂,平时隐藏在机身底部,必要时才会依据实时地图和柔性算法完成智能摆出,100%边角覆盖率;科沃斯以贴边技术缩小死角。
这些技术创新让中国品牌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从IDC最新数据来看,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前五名均为中国企业,其中四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它们专注于扫地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突破,在各自擅长的细分领域构建了技术护城河。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 图源:IDC
而曾经的巨头iRobot已跌出前五。尽管拥有MIT技术背景和波士顿动力早期员工的技术积淀,但企业未能及时迭代技术、错过用户需求拐点,失去了先发优势。
在技术路线上,iRobot长期依赖对光线敏感、精度偏低的摄像头导航,而中国品牌早已转向激光雷达等更精准的导航技术。在产品理念上,iRobot依然坚持“扫地、拖地分离”的传统思路,中国品牌却通过扫拖一体机、动态加压、快速烘干等设计,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更重要的差距在于生态整合能力。iRobot的数据仅用于内部优化,中国企业却将扫地机器人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清洁数据能联动其他家用电器,清洁液、抹布等耗材还能实现自动订购。硬件是入口,数据是引擎,服务才是真正的价值闭环。
iRobot的困境本质上源于路径依赖。它过度依赖早期技术积累和欧美市场习惯,却跟不上中国产业链集群化优势和快速迭代的节奏。如今全球市场格局已经逆转,中国品牌占据过半份额,那么它们的下一步会将扫地机器人重新定义成什么?
这届扫地机器人学会了“动手”
2025年,中国品牌不再仅仅聚焦清洁力,而是让扫地机器人逐步“具身智能”化。
具身智能就是人工智能装进一个“身体”,让它能通过感知和行动与环境互动。这个“身体”可以是人形机器人、机械臂、无人机、扫地机等。比如,扫地机器人在看到障碍物后会自动感知,还能自主规划最优移动路线并执行操作。而在2025年,这一愿景正在扫地机器人行业率先落地。
头部科技小巨人们推出了配备“机械臂”的新一代创新方案。追觅推出的仿生机械手拥有5个自由度和33cm伸展距离,精准抓取500g以内物体;石头科技的G30S扫地机器人搭载5轴折叠仿生机械手,能在清扫过程中自动识别并拾取袜子、数据线等障碍物。这意味着当机器人清扫时发现地上有袜子,不再“望而却步”绕道而行,而是伸出机械臂将袜子移开,彻底清洁该区域。
此外,厂商还构建了从“扫-拖-换-洗-烘到上下水”的全闭环解决方案。完成全屋清扫后,机器人还能自动进行拖布换洗烘干、水箱上下水等维护工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2025年中国各厂商品牌闭环解决方案 图源:沙利文、专栏整理
这些技术创新标志着扫地机器人本质上已具备基本的具身智能能力。然而,扫地机与具身智能的结合并非偶然,两者在技术架构和供应链体系上有着天然的一致性。扫地机器人所需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导航算法等核心技术,正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组件。今年8月,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疆创新跨界推出扫地机器人产品,凭借在激光雷达、避障导航系统等方面与无人机技术的同源优势,迅速获得市场关注。
面对科技大厂的跨界入局,传统扫地机企业是否会受到冲击?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要实现具身智能的愿景,关键在于数据竞争。具身智能需要算力、算法和数据支撑,而智能家居企业在数据层面具有独特优势:它们能够持续收集真实家庭环境的行为数据,这是其他科技大厂难以快速获得的核心资源。相比之下,目前具身智能发展最成功的是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正是凭借海量真实驾驶数据实现了端到端模型训练。
然而扫地机器人行业在具身智能化层面仍面临挑战。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导致不同品牌间数据孤岛严重,算法模型难以跨平台优化。更重要的是,标准缺失阻碍了行业协同创新,每家企业都在重复造轮子,整体技术进步速度放缓。不过,相信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技术壁垒终将被突破。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技术革命意味着更智能便捷的居家体验。国庆假期临近,你会考虑为家中添置一台扫地机器人吗?你最希望它能实现什么功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最后,祝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10月13日我们继续相约~
本期部分参考:
Boston.com:The rise and fall of iRobot.
IDC:Global Smart Vacuum Market Grows 20.5% Year-over-Year in Q2 2025, According to IDC.
沙利文:2025年全球及中国扫地机器人技术及功能创新趋势洞察;
头豹研究院:市场洞察:扫地机器人“长手”,如何看待行业新卖点?
长江证券:家用电器行业扫地机器人欧洲市场深度:空间广阔,群雄角力;
石头科技、科沃斯年报、官网等公众平台;
大疆创新、追觅、云鲸智能官网.
出品:
潮新闻“潮·新质实验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隐形冠军国际研究中心( IHC )
支持单位: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有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文稿:雷李楠 相渊
监制:雷李楠 杨业 策划:王静 周夏林
主编:雷李楠 杨业 副主编:沈莉、陈槭丽莎
执行主编:相渊 张琼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