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关羽投奔了曹操,关羽能在曹营排名第几?
发布时间:2025-05-24 13:34 浏览量:1
大雪逼得门缝都结了冰,突然传来边塞快报——关羽如果真死心塌地入了曹操门下,能不能在一众虎将里冲到最前?这问题其实不必拖泥带水。现代人喜欢给古人排座次,历史公众号下评论区也经常热闹关羽如果弃兄投曹,是不是直接一战封神?但翻翻真实情况,这种想当然的排列,离事实差得远了去了。榜单上能有的和现实里能拿到的,根本就两码事。真要较个真,凭什么关羽压不过嫡系?怎么,难道英雄也是要排资论辈的?!这就奇怪了。
曹操最信的,大多还是夏侯家一族。夜里帐中只有点豆灯的时候,曹操和夏侯惇可以说是心照不宣。夏侯兄弟那种讲不清说不明的关系,在曹门算独一份。不止夏侯,曹仁也掌大权,打仗带兵都稳。有些话摆明了,曹操这个人,对新旧交情看的死严。外来将领距离再近,也就那意思。谁干事业,谁用生疏人先?不稀奇。若不是曹操多年来看人不走眼,他的江山早都被风吹跑了。很多人觉得,一个外来猛将,像关羽这样,真能轻松挑头?想当然罢了。
再看看江湖上喜欢的那一套“排行榜”,什么吕布第一赵云第二,典韦关羽跟在后头。可别光看排名。关羽进了曹营,顶天了勉强挤进“准前十”。斩颜良劈文丑,这些事迹在刘备队伍里是响当当的,但他要留下,碰到典韦等人,其实每次都是硬仗——典韦那种贴身护主、以一敌十的狠劲,谁都得掂量一二。试想,如果典韦不死,他愿意让出老大的位置?没那么容易吧?反正有人觉着武力和人脉能混为一谈,也难怪,大家看剧本追热闹。
说起关羽和夏侯惇掰手腕,那场徐州的试探,结果呢?打成了平手,谁也没吃太大亏。街头论剑,你来我往,打几轮都难有定论,再打可能就是五五开。没有绝对的赢家。可要是轮到握实际兵权,曹操还是相信夏侯、曹仁,不可能彻底把底牌交给关羽这样的新面孔。换作是你,你敢吗!?尤其是风头那会儿,关羽五关斩六将、“夏侯惇追击”。这有点像在刷副本数,真到局面交锋,形式复杂得很——胜负其实永远悬着,哪有谁能稳吃对方?
樊城那仗,庞德对关羽,两人几度缠斗,箭伤之后关羽还是咬牙顶住。如果没有庞德半路失足,也未必落败,人有时候就是靠了一口气。正史和演义掺着反倒眼花缭乱,不信你问问看——这些所谓“精彩单挑”,真靠个人本事?可别太当回事,背后全是队伍、地形、时机的乱麻交错。前有周仓水里一扑,才有最后擒庞德,硬功夫?其实更多靠运气和配合。
说到这儿,其实每次名列、排座,内圈总有不动如山的位置,是装不进去外人的。夏侯惇后面还有曹仁,后面还有张辽、许褚、徐晃,这几个人扎在一处,就是铁桶。你说关羽来了,让位给他?似乎也轮不上。庞德和张郃偶尔抢风头,大家都明白,人脉和默契,就是那张无形网。就算一时半会力压别人,也难保长期被认同。实际每次你翻正史,他坐在前排,也就是给点面子。
这样说吧,如果武将排名真如演义那么“公正”,夏侯惇和关羽该是相互抵消的劲敌。关羽真有一骑绝尘的实力?不是说没有,但光靠一两场还真说不清。徐晃那样的老成持重,张辽那种能勇能谋的,都是被曹操视为保护伞。合肥一役,孙权都被张辽吓回去。徐晃多年老兵,樊城吃苦耐劳,硬生生差点逆转局势。给关羽排第几?怕是没个定数。
再瞄一眼蜀汉,刘备自己也不是全凭功劳分位置。马超被当虎将举荐,照样只给偏位。黄忠破敌有功还是次席。看重的是什么?情分,不是外面评奖。很现实,古今都少不了这种局。魏延英勇不输他人,也就只能在关张之后跟着混。你要说纯论才干也许能突破,但感情和信任,才决定了生死存亡的起落。关羽心里最明白,他大刀阔斧之后,归心似箭,未尝不是知进退。
说庞德,不得不提。不是曹家骨肉,打架那是真拼了命。可还就因为没血缘关系,哪怕干的漂亮,也难上圆桌会议的核心。你要真讲战功拼命,他和张郃都曾压过关羽几阵,还是那话,武功归武功,位置归位置。五子良将里哪一个不是狠人?庞德射伤关羽,全史只此一回——可排起来,关羽可能还得往后挪一挪。
于禁投降个中原委大家琢磨去吧,眼下的确服于天命。他的归降,除了灾祸,更多还是心气被摧。乐进、张郃、徐晃勤劳苦干,各自有点功劳。关羽处在外将身份,注定被设限。曹氏铁卫护主心切,哪能把信任交出去?历史规律就这么死板,人情牌永远烫手。关羽要争第一,纯属白日梦。
事情绕来绕去,最后说到底还是人心和阶层。什么上位靠功劳?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来武将拿了再多荣誉,也就那样。曹操与夏侯惇兄弟情深,张辽变数其实也就那么点儿份额。关羽的本事能服众,但“外人”身份一日不换,始终进不去柴门。真正的权力位置,靠的永远不是单打独斗的胆量。混内圈这事谁能侥幸?!
马超后来加盟刘备,怎么没混进中枢?还不是“感情包袱”在前。黄忠年纪大了,每仗舍命,地位进不了头几号。魏延更不用彻夜勤王,顶多跟在老部下后面捡些功劳。大家分明知道,拼的不单是明面功绩,关键时刻还是旧情新谊更值钱。用人都一样,谁会豪掷重信给新甲?你说历史要是变了,忠义哪里来?
现在企业用人也好,还是基层推贤,其实千年前套路今天依然有影子。新来的再能干,也破不了那层圈子。分配蛋糕从不问你单兵多强,更看你站站哪边。办公室政治,群聊小圈,和当年三国排场一样。到头来说到底那一点——旧情分、一点暖,最后永远不落空。
说起关羽,本事举世皆知。他的传奇在于忠心赤胆,可真要在曹营扎根,始终两个“隔”字。你再有能耐,只要不是自己人,一直是第二层。曹操愿意给脸,可不愿意给命。要不然怎么会斩颜良文丑后还掉头走?人都说“忠义千秋”,不是白说的。这人如果贪图功名,估计也没后来那么多泪点了。豪杰志气,有时候真换不来位置。
一说排名,给他个前十,是捧场。想靠它坐头把交椅,没影。很多人纠结于历史正邪,其实没人能搞明白谁家的算计最狠。三道砌墙——武力,信任,地位,人人都被框起来。甭管你多拼,内圈总有一堵门槛。关羽踏不进,是不是怪他?未必。你让新时代职场人回答,你能轻易跨过家庭班底,握住老板全部信任?
关羽的光芒是他拿着赤兔和青龙,走南闯北,一直没折过腰。到了曹营,他要面对的天生是冷与远。功勋再多,也拗不过大家心里的那杆秤。同行如夏侯惇、张辽,人情给足,地位牢靠。历史许多事,他们自己也不见得说得清!天高地阔,榜单没啥意思,名字排来排去,无非外行给的热闹,有几分靠谱?有人义正辞严质问那到底有没有那天?关羽抢头名的可能?呵,说不准,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