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变身后的进口拖鞋:胖东来的“高端感”,湖南人买账吗?

发布时间:2025-09-28 17:34  浏览量:1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提起步步高总有种情结——当年它靠低价策略横扫湖南,门店开遍城乡,红火时货架前挤满人,那热闹劲儿比现在的胖东来毫不逊色。后来听说它因激进扩张陷债务危机,2024年引入胖东来帮扶调改,心里总惦记着去看看。上周逛了家附近的调改店,货架上的进口拖鞋直接让我愣住了:一双普通款式的韩国拖鞋标价近百元,比以前步步高卖的国产拖鞋贵了三倍多,这哪是超市货,简直像精品店的东西。

先说说步步高当年的“烟火气”。上世纪90年代起家的它,靠“比国营柜台便宜”的打法迅速崛起,2008年还成了“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以前去步步高,买的都是十几块的拖鞋、促销的洗衣粉,生鲜区总能淘到实惠菜,完全是贴近湖南人日常的亲民路子。后来它跟风搞商业地产,10年砸了40多亿却没做成,反而拖垮了主业,2022年一年就亏光了过去14年的积累,门店关了一百多家,货架也越来越空。

再看现在的调改店,简直是“换了内核”。除了进口拖鞋,货架上藏着不少“惊喜”:酱油有几十种,光日本、韩国的就占了半排;可乐摆着北海道限定款,一瓶近十块钱;连方便面都堆满了韩国原装的。最显眼的是一双葡萄牙产的浴巾,居然要卖一千多块钱。但仔细看,普通的国产拖鞋还在,只是被挤到了角落,标价15块没变。旁边阿姨拿起进口拖鞋翻来覆去看,嘟囔着“这价钱能买三双国产的,穿着差别不大啊”。

其实这正是胖东来的选品套路。它特意用进口商品制造新鲜感和高端感,比如选日韩产品,既符合国人饮食习惯,又因文字陌生感让人觉得“品质好”。这些高价商品未必卖得多,却能提升超市的档次,让消费者觉得“这里东西靠谱”,顺带买走平价的日常用品。就像调改后的步步高,生鲜区还能买到实惠肉,加工费也便宜,只是多了些高端选项。

湖南人买不买账?现场观察挺分裂的。有年轻人好奇拿了进口拖鞋,说“想试试贵的是不是更舒服”;但更多人还是选了平价国货,一位大叔说“超市就该卖实在东西,太贵的不如去商场”。不过也有变化,货架变丰富后,不少人本来只想买酱油,结果顺手拿了进口零食,这正是胖东来追求的“高连带率”——用新鲜感刺激额外消费。

胖东来的逻辑其实很清晰:用高端商品撑场面,用平价商品保客流,丰俭由人。它的自制葡萄汁一升才14块,配料干净;生鲜6小时卖不完就打折,8小时下架,这些亲民操作在调改后的步步高也能看到。但湖南人的消费习惯能适配吗?我们习惯了超市的平价属性,突然冒出这么多高价进口货,难免觉得“水土不服”。

现在的步步高,既有以前的平价基础,又多了胖东来的高端尝试。调改后它确实扭亏为盈了,2024年一季度就赚了两千万,但这种“高端+平价”的组合能长久吗?

想起当年步步高靠低价抓住湖南人的心,如今胖东来用进口商品升级调性。可超市的核心终究是服务日常,进口拖鞋或许能撑场面,但留住湖南人的,可能还是那15块的国产拖鞋和新鲜实惠的家常菜。你觉得这种“高端混搭”适合本地超市吗?要是进口货和平价货只能选一样,你更愿超市留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