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掏空身家,买 “瓦良格号” 航母送国家的人,如今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5-09-30 19:10  浏览量:1

1997年,苏联未完工航母"瓦良格号"正式对外出售。这艘钢铁巨兽的命运,最终被一个中国山东商人彻底改写。他叫徐增平,倾尽2000万美元家产将航母买下,却在运抵中国后立即宣布破产。

如今30年过去,这个"赌上身家买航母"的传奇人物过得怎么样?

徐增平1952年出生在山东青岛,17岁参军在部队服役整整14年。山东本就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对家国情怀的传承融入血脉,加上多年军旅生涯的熏陶,让他对国防事业产生了近乎执念的关注。

1990年退伍后,这个视野开阔的青年人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南下香港,在旅游娱乐行业迅速积累财富。他创办的创律集团业绩蒸蒸日上,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财富并未冲淡他的军人本色,心中始终想着为国家做点什么。

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但在军事装备特别是海军建设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海军尚未拥有航空母舰,这让曾经的军人徐增平心中始终有个结。

1995年听说乌克兰要出售瓦良格号航母的消息时,徐增平两眼放光,毫不犹豫做出决定:"买下它,带回国!"要知道,这艘航母虽然未完工,但对中国突破技术封锁、发展海军装备意义重大。

乌克兰政府设下苛刻条件:只卖给个人,不卖给任何国家政府,且必须证明用途与军事无关。徐增平灵机一动,先是注册了一家旅游娱乐公司,以"改装海上赌场"为由展开谈判。

为了掩人耳目赢得乌方信任,他亲自飞抵乌克兰与造船厂船长进行谈判。在酒桌上,为了表示诚意,他豪饮6斤白酒,几乎把命都豁出去了。最终,双方初步达成协议,价格确定为2000万美元。

眼看谈判快要成功,美国突然插手,对乌克兰施压。美国自己早就不缺航母,从冷战起就是世界“航母大户”。这次横加阻挠,原因很直接:就是不想让中国真正拥有航母。而乌克兰也不得不告诉徐增平他们要毁约,原来的协定不算数了,瓦良格号将进行公开拍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瓦良格号对国家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个人花2000万美元购买却很不划算,谁也不能保证回本。关键时刻,徐增平孤注一掷,在拍卖会上以原价再次拍下航母。

1998年1月31日,徐增平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领导人员合影留念,正式完成交接手续。

1999年瓦良格号启程回国,荷兰拖船牵引着这艘没有动力的巨舰,计划穿越土耳其海峡、绕行非洲好望角回到中国。然而航行至土耳其海域时,又被土耳其以各种理由扣留,死活不肯放行。

此时的徐增平已濒临绝境,每月1.8万美元的停泊费加上拖船公司的巨额账单,几乎掏空了他的全部家底。但即便面临破产,他仍坚持一个信念:"船必须回家!"

在这场长达两年的拉锯战中,中国政府也通过合理的外交渠道为自己的公民发声。经过多轮谈判和合理的费用支付后,土耳其最终在2001年松了口。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港。望着锈迹斑斑的船体,徐增平潸然泪下:"值了,这一切都值了。"就在航母停靠的第二天,徐增平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正式宣布破产,将瓦良格号无偿移交给国家。

当初购买时他曾承诺只用于商业用途,现在要公开送给海军是违背契约的。另一方面,为了购买航母他的身家几乎被掏空,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他选择了破产这条路。

有人嘲笑他"傻",他却说:"个人得失算什么?这艘船能让中国少走20年弯路!"徐增平的眼光确实独到,在当初和乌克兰谈判时,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下航母的完整图纸。如果没有这些图纸,想要把航母真正建成简直难于登天。

为此乌方进行加价,从1800万涨到2000万美元。徐增平没犹豫,当场答应,还亲自盯着把全部图纸完整带回中国。事实证明,这钱花得一点都不冤,这批完整的设计图纸为我国自主掌握航母建造核心技术提供了关键参考。

2005年,中国政府邀请徐增平参与辽宁舰改建工程。凭借对航母结构的深入了解和当年从乌克兰获得的珍贵技术资料,他成为技术顾问团队的核心成员。那些完整的航母设计图纸,让海军在航母研发上少走了数十年弯路。

与此同时,他重振旗鼓在房地产和军民融合产业领域再次发力。通过精明的投资和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他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重新积累了可观财富。从破产到重新崛起,徐增平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种商业能力确实令人佩服。

2011年他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支持科研发展,2019年出资成立国防科技基金会专门资助青年工程师。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中国终于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从瓦良格号的改造服役,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突破,中国海军航母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徐增平当年"赌"回来的那艘瓦良格号。

2022年辽宁舰服役十周年庆典上,徐增平以"荣誉舰长"身份登舰参观。海军官兵将一艘精美的辽宁舰模型赠予他,这尊镀金的"小航母"成为他一生最珍视的勋章。抚摸着熟悉的甲板,70岁的他感慨万千:"当年买航母时,我没想过能活着看到它真正服役。"

如今徐增平是广东省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的荣誉会长,他经常走进高校和科研机构,鼓励年轻人投身国防科技。相比媒体曝光,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推动国防科技发展、培养人才,以及公益慈善上。

有人问他如果重来一次还会买航母吗,他笑着回答:"别说2000万美元,就算倾家荡产十次,我也要买!"

从一个退伍军人到商人,从破产到重新崛起,徐增平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诠释了什么叫"以国士之心报国"。他的无私奉献让中国海军实现了航母"零的突破",开启了走向深蓝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