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借选举人团翻盘?要合法篡改美国选举结果,这次手段更狠
发布时间:2025-10-06 14:14 浏览量:1
2025年美国大选眼看就要来了,有个事儿又被大家翻出来说,2000年和2016年,共和党候选人明明没赢普选票,却靠选举人团制度当上了总统。
现在特朗普这边动作不断,共和党也越来越激进,不少人担心,要是特朗普再靠这招翻盘,美国可能就要陷进右翼永久统治的局里了。
最近有两本书挺火,一本是鲍勃·赖希的《身高不足,我的美国回忆录》,另一本是《美国矛盾,1950年代至今的革命与复仇》。
这两本书的作者当年一起办过杂志,现在却从不同角度讲美国的问题,刚好能帮我们看清楚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赖希是1946年生的,跟特朗普、小布什、克林顿同岁。
他小时候因为身高只有1米50,常被人欺负。
他把美国现在的政治比作“霸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角力”,还真有点意思,霸凌者就是那些权贵阶层,被欺凌的就是普通劳动大众,而且他觉得现在霸凌者占了上风。
他在书里说,自己在“短程博弈”里没赢,比如当克林顿劳工部长那阵,想帮工人争取点权益,最后也没成,但他还在坚持“长程博弈”。
赖希特别提了1980年代里根执政那时候,说美国从那时候开始“转了向”。
以前战后大家日子都还过得去,中产阶级也多,可里根之后,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普通人日子越来越难。
他还回忆起1994年,纽特·金里奇带着共和党赢了国会控制权,当时他就说“美国要两极分化了,被落下的人会愤怒,这愤怒容易被人利用,会毁了社会根基”。
现在他说“但愿当时没说中”,可看美国现在的样子,这话还真没说错。
本来想靠贸易政策帮经济,赖希当年还支持过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跟工会领袖吵架时还说“工人该学新技能,别守着老岗位”。
但后来他在另一本书里改口了,说“当时被迫替NAFTA辩护,心里特别慌”。
为啥变了?因为NAFTA生效后,美国南方好多工厂岗位没了,普通工人工资也没涨。
他觉得这事儿跟特朗普2016年能当选有直接关系,工人日子不好过,才会被特朗普的话吸引。
赖希对民主党批评得也挺狠。
他说克林顿和奥巴马总想着讨好华尔街,看着企业把工会搞垮却不管。
工会本来是工人的靠山,没了工会,工人连跟老板谈条件的底气都没了。
民主党又不搞经济民粹那套,没大学学历的选民没别的选,只能选共和党那套“文化民粹”。
可在他看来,那都是假的,就是特朗普用来转移注意力的,让大家忘了真正的经济问题。
不过赖希自己的观点也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他以前写的书里,总说要搞产业政策、培养高技能工人,没怎么提工会的重要性。
现在他又说光靠那些不够,可没说清楚为啥转变这么大。
这点倒是跟另一本书的作者看法不一样,那作者觉得,美国的问题不只是经济的事儿。
那作者在《美国矛盾》里说,20世纪美国搞了不少社会革命,比如黑人争取权利、女性争取平等,这些事儿本来是好事,可偏偏赶上工人阶级日子不好过的时候。
全球化让好多岗位没了,机器又替代了不少人工,工人本来就焦虑,再加上进步派内部闹分裂,问题就更复杂了。
进步派分裂是咋回事?主要是工会跟那些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合不来。
60年代的时候,工会因为以前有种族歧视、还支持越战,被其他进步派批评。
慢慢的,两边就疏远了,工会在进步派里也没了话语权。
搞不清为啥民主党明明以前靠劳工支持起家,二战后掌控国会那么多年,连个支持私营企业工会的法案都没通过。
现在美国私营企业里,参加工会的人少得可怜,工人没了组织,想争取权益就更难了。
这直接导致美国政治陷入了“胶着状态”。
1992年到2020年,八次总统选举里,民主党赢了七次普选票,可2000年和2016年,共和党靠选举人团还是当了总统。
参议院也一样,1996年到2020年这24年里,共和党因为小州人少但席位多,有12年都掌控着参议院。
很显然,这制度设计有问题,多数人的意见不算数,少数人反而能掌权。
共和党发现,就算往极右翼靠,也能赢选举,那谁还愿意往中间走呢?
那作者还说,两党温和派以前搞的政策也有问题。
不光是贸易政策,他们还一起搞放松管制,比如把一些金融监管的法律废了,结果金融市场乱了套,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工人。
这种“梦游似的”政策,没解决老百姓的痛点,反而给了激进势力机会。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特朗普和共和党越来越激进。
特朗普2016年之后,差不多把共和党控制住了,党内跟他不一样的声音越来越少。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共和党初选里,特朗普支持率超过60%,根本没人能跟他比。
更关键的是,他任内还任命了三个保守派大法官,现在最高法院里保守派占了6个,自由派才3个。
这最高法院现在的判决,明显偏向右翼。
比如之前有个州想保护少数族裔的投票权,结果被最高法院推翻了。
投票权都被限制了,普通选民想发声就更难了。
更何况,特朗普还总拿移民问题说事儿。
美国南部边境非法越境的人不少,他就借着这事儿煽动焦虑,说“美国要被外来人占了”,好多对现状不满的选民就吃这一套。
2008年奥巴马当选的时候,民主党还觉得“人口结构变了,以后肯定是我们的天下”,毕竟少数族裔人口越来越多。
可没想到,奥巴马的“后种族时代”根本没实现,反而让那些种族保守派更焦虑了。
共和党觉得,要是不搞点激进措施,以后就没机会了,所以越来越极端。
现在美国差不多是“五五开”的状态,一半支持民主党,一半支持共和党,谁也说服不了谁。
要是2025年大选,特朗普再像2016年那样,输了普选票却靠选举人团赢了,再加上最高法院帮着他,共和党又掌控着不少州的选举机构,比如乔治亚州之前还通过法律限制邮寄投票,那右翼可能真就长期掌权了。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美国一直没想着改选举人团制度。
这个制度本来是建国时为了平衡大小州利益搞的,现在却成了“少数派统治”的工具。
要是再不改,特朗普真翻盘了,那美国说的“自由平等”可能就越来越虚了。
赖希和那作者的看法虽然不一样,一个侧重经济,一个侧重制度和身份问题,但都点出了关键,美国现在的民主制度出了大问题。
美国历史上就有“自由”和“奴役”的矛盾,后来又有“自由”和“不平等”的问题,从来就没真正解决过。
以前总有人说“道德弧线会偏向正义”,可现实是,正义不会自己来,得靠人去争取。
要是美国公民不盯着选举公平,不推动制度改革,那“右翼永久统治”可能就不是吓唬人的话了。
毕竟现在特朗普和共和党已经把路铺得差不多了,就差选举那临门一脚。
美国的未来到底咋样,2025年的大选,怕是真要定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