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末,寒露至,你的朋友圈文案已就位!

发布时间:2025-10-08 10:45  浏览量:1

今天(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寒露”就是凉爽向寒冷的过渡。恰逢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全国多地迎来降温,返程高峰遇上秋寒初临,你在回程路上了吗?

节气来历

寒生露凝,秋向冬过渡的信号

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这个节气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秋季已经走向深处,秋意更浓,色彩斑斓。被寒露浸染后的植物有的温婉,有的热烈,枫叶红了,胡杨黄了,菊花傲视群芳。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对节气敏感的还有大雁,到了寒露,最后一批大雁南飞。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正值三秋大忙时节,小麦种植进入高峰期,棉花、油茶等作物迎来收获。这是寒露的又一重诗意。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勾勒出鲜明的季节特征: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已普遍开放。

天气预报

寒露遇秋雨 返程需关注降雨天气

寒露首日正值返程高峰,北方一轮较大范围秋雨来袭,其中山西中北部、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降雨强度或为同期少见。气温方面,未来几天南北方气温差异大,北方在冷空气和阴雨天气影响下,秋凉加重,与此同时,南方不少地方却仍热得仿若盛夏。

昨天,“麦德姆”残余环流影响犹存,此外冷暖空气交汇导致秋雨连绵,北方一轮秋雨逐渐铺展开。监测显示,昨天至今晨,云南中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和北部、山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今明两天,雨带有所北抬,较强降雨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此次降雨视觉上不会很大,但持续时间长,局地累计雨量或为同期少见。

具体来看,今天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中北部、京津冀以及四川东北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局地有大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今天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公众返程、返工需关注降雨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此外,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持续降雨对成熟作物机收和晾晒不利,土壤过湿地区需及时排涝降渍。

养生指南

天气转凉,这4个部位千万别冻着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专家介绍,“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化以提高免疫力。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类人不适合“秋冻”:

手脚怕凉、大便偏稀、小便量多的阳虚人群;

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等;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

此外,天气转凉,这4个部位千万别挨冻。

1

头颈不能冻

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建议戴帽子、系围巾,有效保暖头部和颈部。

模仿“乌龟伸脖”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

2

腰腹不能冻

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建议早晚出门时穿马甲。

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3

脚部不能冻

寒露时节,有“寒露不露脚”的说法。此时节,要注意足部保暖,以免寒从足底生。这3类人需重点关注:

一是体质偏寒,平时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综合征人群;

二是经常痛经的女性,痛经时候有肚子凉、腰凉的症状,要额外注意足部保暖;

三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本身阳气就不足,特别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从脚开始,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脚。

平时,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用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保养全身。泡脚时,可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泡脚水温在38~42℃较合适,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关节不能冻

天气变化、潮湿受凉会导致关节炎疼痛加重,尤其是膝关节。气温下降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黏度增强,会影响关节活动。

气温起伏多变,可采取“洋葱穿衣法”,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避免着凉感冒。

寒露遇归程,文案已就位

车轮追着落日,寒露沾了车窗,假期在归途的风里轻轻收尾。

最后一天假期遇上寒露,裹紧外套听着歌,既是归途,也是秋的开篇。

寒露用降温提醒我:该收心上班啦~

惊觉寒露已至,假期最后一天,宜宅家晒暖发呆。

鸿雁南去,枫叶初红,寒露收走了假期,却送来了最浓的秋意。

寒露遇假期尾声,愿你归途平安,秋日有衣暖身,有人暖心。

别人的寒露:赏菊登高;我的寒露:收行李赶早班机。

风里有了寒味,假期有了结尾。

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恰是寒露时,风起更相思。

天气渐寒凉,岁月赠蜜糖,幸而有你在身旁。

坐看露染秋色,邂逅人间温柔。

秋意浓,寒露重,日子明朗欢畅。

寒露到了,欢迎走进秋天中的秋天。

天高云淡,红叶如霞,愿与秋韵共迎风,愿与岁月共从容。

寒露已至,清秋无恙,心上无忧。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朱熹)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郑絪)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李世民)

愿清秋有梦,一路从容。

秋高气爽,爱自己。

寒露到了,那就祝你接下来有好“柿”发生!

愿与所爱,共赏秋菊,共沐秋月,共度人生每个秋。

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