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脊梁

发布时间:2025-10-16 07:14  浏览量:2

10月12日晚,南京,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徐勃以“挺起中国脊梁”为主题讲述了“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洪灾后重启的过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0月12日晚,南京,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奥运冠军张雨霏到场和青年朋友们见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今年夏天,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县城三分之二以上区域被淹。由当地群众组成的扫把队、三轮车队昼夜不息清淤通路,全国200多支救援队星夜驰援,与时间赛跑。仅一个月后,“奇迹”发生: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热情与梦想的“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再次响起了哨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水利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10月12日晚在河海大学举行。

活动现场,照片和视频展现了这场抗洪救灾中以血肉之躯塑成的不屈“脊梁”——武警贵州总队战士马东昇弓着腰、近乎匍匐地在45度陡坡上清淤,双手紧握小推车,“一铲一铲挖、一趟一趟拉”。

有人问:什么是中国脊梁?现场,年轻人以铿锵之声作答:是巷道中无数战士的背影,是江堤上每一位党员的坚守,是“村超”赛场上万众一心的欢呼。马东昇说,“这脊梁属于每一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国人”。

烽火相传的使命

“为什么这旗杆这么沉?”伴随着九三阅兵战旗方队“刘老庄连”战旗擎旗手、“刘老庄连”现任副连长王宸一铿锵有力的发问,一面浸染岁月与热血的战旗徐徐展开,一段跨越82年的传承故事也随之呈现。

1943年3月,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官兵为掩护群众转移,与千余名日伪军血战至最后一刻,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刘老庄的乡亲们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战场,江苏子弟重建四连。82年后,“刘老庄连”战旗在九三阅兵仪式上驶过天安门,直播镜头特意为这面战旗停留了20秒钟。

“因为战旗在,军魂就在。”王宸一的回答响彻全场。面对台下6000余名青年学生,王宸一和战友们再次高声发问:“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先辈。同学们,革命先烈的精神,你们忘没忘?”

“没忘!没忘!永不忘!”现场回应犹如山呼海啸。

挺立的中国脊梁,穿越烽火,依然滚烫。

“只要干成了,笑话也能变神话!”红旗渠设计师吴祖太为解决河南省林县缺水之困,曾翻越550座山峦,后来27岁的生命定格在塌方的隧洞中。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从一代人到四代人,红旗渠见证着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不息接力:13岁的张买江在父亲因修渠牺牲后接过钢钎,立誓“把水带回家”;“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率姑娘们扛起巨石,喊出“谁说女子不如男”;如今,张买江的儿子张学义毅然接过父辈的使命,作为“渠三代”继续守护这条生命渠。

这脊梁,矗立在奋斗的丰碑上,也熔铸于治水报国的誓言中。

在河海大学,“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人寻找脊梁、成为脊梁的使命传承。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河海大学校友张金良至今记得12岁那年,邻县黄河发洪水,母亲烙的救命饼——“整整50斤白面,母亲没舍得让我尝一口”。因为那是救命粮。从那时起,他便立下誓言:“一定要治好黄河!”

“我们基层水文人的特点就是下大雨时别人往家里跑,我们往水上冲。”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水文站站长、河海大学1991届校友孙正兰用30多年的坚守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的她,因当地地势低洼,从小便目睹家乡水患成灾。1991年夏天,孙正兰从河海大学毕业,亲历了里下河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目睹了江都水利枢纽化浩劫为安澜的力量。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逆流而上”的意义,并选择为之奋斗终身。水文人的日常是风浪越大,越要向着危险去。孙正兰说:“只要能保障顺利测量,再辛苦都是小事、都值得。”

如今,新一代水利人正走向更远的地方——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上,西藏巍峨的雪山脚下……河海大学2025届毕业生徐富航选择奔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砻江水电开发一线,他说:“我们在这里倾注的每一分心力,都将熔铸在改造山河的超级工程中。”

滴水穿石的坚守

一滴水,可以穿石。在塞罕坝,三代人用60年的坚守,将荒漠染成绿海。

1962年,在华北风沙最猖獗的塞罕坝,369名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奔赴这片荒原。面对“风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他们住窝棚、喝雪水、啃冷馍,在年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的高寒沙地上徒手种树。

当时年仅20岁的陈彦娴,是第一批务林人中的一员。“响应国家号召,种树去!”这个简单的信念,支撑着她和同伴们在黄沙漫天中坚守。茅草屋漏雨漏风,被子永远潮湿,她却说:“那时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儿,就是要坚持下去,把树种好管好。”

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地面积115.1万亩。

曾有人问陈彦娴,如果能重来,还愿不愿意选择在塞罕坝扎根?她回答:“这辈子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植树造林。我很满足,感觉没白活。”

中国脊梁染绿了无边的荒漠,也守护着奔涌的江河。

在长江岸边,从捕鱼人到护豚人,杨金海的人生轨迹因长江而改变。这个在江边长大的老渔民,亲眼见证过江水由清变浊、鱼群渐稀的过程。2016年,随着长江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他放下渔网,成了一名江豚巡护员。“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搞没了。”杨金海每天往返于江边,记录江豚的活动轨迹,监测江水的生态变化。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的第五个年头,杨金海欣喜地发现,“有时一天就能观测到十几头江豚”。他说:“这几年,江水是真的活过来了!”

中国脊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耀,也在平凡的坚守中锻造。

在重庆巴南区的街头,外卖员李建川的电动车轨迹记录了普通人的不凡之处。2020年,刚成为外卖员的李建川,每天骑行近200公里,却在配送路上多了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扶老人回家、送伤员就医、排查安全隐患,这些“分外事”都成了他的“分内事”。后来,这个总爱“多管闲事”的骑手多了新身份:社区兼职网格员。从此,送餐路线变成了他的“责任区”,配送箱里除了餐食,还装着对这座城市的守护。

2024年,李建川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加入“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李建川说:“梦想不一定需要宏大的目标,也可以是帮助他人、为别人带去快乐,平凡岗位上的小事同样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百舸争流的担当

0.01秒,意味着什么?

对于奥运冠军张雨霏来说,是与自我较量的刻度。她5岁开始参加专业训练,15岁进入国家队,历经3届奥运会,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6枚奖牌……游过低谷和高峰,张雨霏决定清零重启,试着让自己重新做一次小将。她说:“竞技体育的魅力,从不只是为了夺冠,更是每一次将自己抛向未知,把极限再推进0.01秒。”

中国脊梁在每一个为热爱奔赴的平凡身影里显现出来。

在“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绿茵场上,没有明星与流量,却跃动着真实的“滚烫”。官方数据显示,“苏超”516名注册参赛选手中,65%是教师、学生、快递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空调维修工许俊杰,白天在40摄氏度的楼顶检修外机,夜晚化身球场“奶爸射手”;基层干部戴虎白天穿梭在稻田间,夜晚与队友们在足球场挥洒汗水……

10月12日晚,在河海大学,当13位“苏超”球员登场时,全场6000余名师生为他们的梦想和热爱鼓掌欢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员、主持人贺炜说:“(足球)不仅是场上比分的胜负,更代表了无数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河海大学、南京市委网信委、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承办,南京市委网信办、中国青年网、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人民视频执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支持。

镜头扭转,这份平凡人的英雄梦想,亦是照亮历史的星光。

这些年,演员刘昊然一直在角色中触摸着不同时代的青年脉搏。在近期热映电影《南京照相馆》中由他饰演的普通青年阿昌,看到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屠杀百姓的罪证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毅然选择冒死传递真相。“他已经不在乎自己是否能活下来,而是和照相馆中的大家拥有共同的信念。”站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的舞台上,刘昊然说,那份信念是“让真相被看见,让历史被记住”。在他看来,无数普通青年的人生选择汇聚成了改变时代的洪流。

中国脊梁铭记着不能忘却的历史,也托举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宁夏西海固,那片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上,一个名为“这条小鱼在乎”的奖助学金项目,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所熟知。该项目由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名字源自一个故事:退潮后,小男孩不断将搁浅的小鱼抛回大海。旁人不解:“谁在乎呢?”男孩捧着小鱼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一批批年轻人选择成为“那个在沙滩上捡鱼的小男孩”。26年来,414名支教队员如同414滴水珠,汇入曾经干涸的土地。

改变在悄然发生,当年支教队员帮助过的学生成长了起来,陈富财作为海原县文科状元考入厦门大学后积极参与支教活动;韩松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马小花、马玲玲姐妹先后考上厦门大学又在毕业后返回宁夏建设家乡……“山海情”正在续写新篇章。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每一朵浪花随时代奔涌,当今青年在各自领域发光,汇聚成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

站在舞台中央,张雨霏寄语青年:“身后有祖国的托举,我们这代年轻人本就该笃定前行。把前辈的拼搏精神接过来,把开拓未来的使命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