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丑不说演技还烂,这5位“关系户”的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发布时间:2025-10-15 04:51 浏览量:1
2023年春节档,当观众满怀期待打开《狂飙》时,却被一个黄毛青年的“五官乱飞式演技”惊到了——饰演高晓晨的吴羽卿,每一个瞪眼嘶吼的镜头都在挑战观众忍耐极限。
这位老戏骨吴刚的儿子,凭借父亲人脉空降剧组,让无数网友发出灵魂拷问:“娱乐圈什么时候成了世袭封地?”
关系户现象:娱乐圈的毒 瘤
当85后观众还在怀念《亮剑》《武林外传》的黄金年代时,00后新生代却陷入“关系户包围”的困境。
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2023年某头部影视公司选角中,超过60%的新人演员与圈内从业者存在亲属或利益关联。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资本与权力的暗箱操作——明星父母用资源铺路,经纪公司用流量换利益,最终牺牲的是观众的观剧体验。
在《狂飙》拍摄期间,高晓晨一角原本有30多位专业演员试镜,其中不乏中戏、北电的科班生。但吴刚动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硬是将毫无表演经验的儿子塞进剧组。
更荒诞的是,为了掩盖吴羽卿的演技缺陷,导演组不得不删减大量他的对手戏,导致剧情逻辑出现明显断裂。这种“资源霸凌”不仅破坏了行业公平,更让真正有才华的新人失去机会。
五位典型案例:关系户的众生相
1.吴羽卿:星二代的翻车现场
作为吴刚的独子,吴羽卿从小在剧组长大,却始终未接受过系统表演训练。在《狂飙》中,他饰演的高晓晨本应是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富二代的骄纵,又有对父亲的叛逆。
但吴羽卿的表演却像被按下“嘶吼键”,无论是骑摩托车狂飙的高光时刻,还是与张颂文对峙的情感戏,全程只有五官扭曲和青筋暴起。
网友辣评:“他不是在演戏,是在给《五官争功》做活体教材。”
2.姚安娜:努力也救不了的违和感
华为公主姚安娜的演艺之路充满争议。在《猎冰》中,她饰演的女警本应英姿飒爽,却因肢体僵硬被嘲“真人版绝地求生玩家”。
更尴尬的是,当她顶着一头金发假扮卧底时,网友惊呼:“这不是《冰雪奇缘》走错片场了吗?”尽管导演多次强调她“不用替身、全程亲力亲为”,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长相与角色的违和感,努力也无法弥补。
3.张可盈:公主病毁掉星途
张凯丽之女张可盈的“作精”人设,在《声临其境》中暴露无遗。
当导师郝蕾善意指出她的台词问题时,她当场崩溃大哭:“你为什么要针对我?”这种玻璃心在影视剧中同样致命——在《天衣无缝》中,她饰演的贵妇人本该优雅从容,却因用力过猛的表情管理,被观众调侃为“行走的表情包”。
有业内人士直言:“她继承了母亲的资源,却没学到半点演技。”
4.邹元清:瞪眼式演技辣眼睛
闫妮之女邹元清在《卧底警花》中的表现,堪称“演技灾难现场”。
饰演缉毒警的她,面对毒贩威胁时眼神空洞如死水,抓捕行动中表情夸张似话剧,被网友痛批:“她不是在演戏,是在侮辱观众智商。”
更讽刺的是,这样的演技却让她拿下“优秀青年演员”称号,引发全网质疑:“这奖是按母凭子贵发的吗?”
5.巴图:认清现实的觉醒者
宋丹丹之子巴图的经历,堪称关系户的“教科书式反面案例”。
在《芈月传》中,他饰演的秦武王嬴荡,因长相与角色严重不符被群嘲:“这哪里是举鼎的猛将,分明是菜市场卖菜的。”
尽管背靠正午阳光、郑晓龙等顶级资源,他依然无法在演技上突破。最终,巴图选择转行直播带货,用自嘲式幽默圈粉:“演戏我是青铜,卖货我是王者。”
三、现象背后:娱乐圈的畸形生态
这种关系户泛滥的背后,是三重利益链条的交织:
资本逐利:投资方为降低风险,更愿意启用有流量基础的星二代,导致“烂演技+高片酬”成为常态。
权力寻租:导演、制片人通过安排关系户获取灰色利益,某剧组副导演曾透露:“带资进组的演员,片酬30%要分给相关人员。”
观众纵容:部分粉丝为偶像疯狂打call,让资本误以为“颜值即正义”,忽视了演技才是核心竞争力。
但观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2023年某平台调研显示,超过78%的观众表示“会因关系户演员弃剧”,65%的观众认为“关系户现象正在毁掉国产剧”。
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共振,倒逼行业开始反思——《庆余年2》选角时,导演孙皓公开表示:“拒绝任何形式的关系户,只看演技。”
四、破局之路:实力才是通行证
在香港演艺圈,谢霆锋的经历堪称励志典范。作为谢贤之子,他初入圈时因“星二代”标签被全网抵制,甚至被观众扔荧光棒。
但他用《线人》《怒火・重案》等作品证明实力,最终摘掉“关系户”帽子,成为金像奖影帝。这种蜕变揭示一个真理:娱乐圈或许是个看脸的地方,但永远是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
对于星二代而言,父母的资源是敲门砖,而非免死金牌。张若昀、郭麒麟等新生代演员,正是凭借《庆余年》《赘婿》等作品中的扎实演技,才赢得观众认可。
他们的成功证明:放下光环,从零开始,才能真正在娱乐圈站稳脚跟。
结语
娱乐圈不是世袭制的封地,观众的眼睛永远雪亮。吴羽卿们或许能靠关系拿到角色,但永远拿不到观众的真心。
当资本的泡沫退去,留下的只有真正的演技派——毕竟,观众记住的是李雪健的焦裕禄,而不是哪个星二代的“关系户”标签。
资料来源
《“内娱关系户”,终将现原形?》,澎湃新闻,2024年4月22日
《热点记者詹钘:做突发新闻让我觉得很纯粹》,澎湃新闻,2022年10月25日
《杨颖:从风险艺人到时尚宠儿的逆袭之路》——央视网时尚频道,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