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现在有点慌!外媒:若特朗普没获奖,他可能对挪威征关税!

发布时间:2025-10-11 22:38  浏览量:1

编辑:欣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特朗普要是今年没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很可能就要对挪威动手。

为啥?

因为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公开宣称,自己“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这还不够,他紧接着抛出了一个极具威胁性的暗示:如果诺贝尔委员会不把奖颁给他,那就等同于对整个美国的公然侮辱。

这种赤裸裸的“索奖”行为,让许多专家都感到震惊,历史上从未有哪个主要国家的元首如此公开地为自己讨要这份荣誉。

为啥特朗普如此执着这个奖项?如果未获奖,真的回恼怒挪威吗?

别误会,特朗普对这枚奖牌的渴求,其核心驱动力恐怕并非对世界和平的真挚认可。在他和他的团队看来,任何国际声望都能被巧妙地转化为国内的政治筹码。一张诺贝尔奖证书,无疑是塑造强者形象、巩固支持者基本盘的绝佳道具。

为此,他精心包装了一套“功臣”叙事。他将自己定位为终结了“七场全球冲突”的伟大领袖,并时常提及自己促成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等中东和平的政绩。然而,这套说辞并非坚不可摧。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就指出,特朗普所说的多数冲突,充其量只是暂时缓和,远谈不上终结。

更有观点指出,这更像是在国内经济数据和贸易战效果不尽人意时,急于寻找的一块“遮羞布”。早在2019年,他曾因推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经济关系正常化而被提名,当时确实有获奖的可能。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后来暂停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活动,并四处加征关税的行为,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机会。如今旧事重提,更像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策略,诺贝尔奖被彻底工具化,沦为了服务于“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宏大叙事的外部道具。

奥斯陆的政治寒流

这场风波的另一个中心,是远在北欧的挪威。在首都奥斯陆,一场提前到来的“政治寒流”正悄然弥漫。

挪威政府的官员们私下里忧心忡忡,他们真正害怕的,是特朗普可能因未能获奖而迁怒于整个国家。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有报道直指,如果特朗普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他很可能会对挪威采取征收关税之类的惩罚性措施。

挪威的外交官们已经开始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非正式的评估,气氛相当紧张。挪威历史学家坦言,人们对特朗普究竟会做出什么,心里完全没底。就连当地的退休外交官们,也将此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言语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挪威美国商会甚至为此专门组织了闭门讨论会,商界精英们对政治风波可能冲击商业合作的未来表达了深切的焦虑。

挪威的处境极其尴尬。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它与美国有着紧密的防务合作关系,这层盟友身份让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他们最核心的恐惧,就是被强行拖入美国国内的政治纷争。因此,挪威官方的应对显得小心翼翼,堪称“双轨并行”。

一方面,首相斯托尔在公开场合只是模糊地表示,对诺贝尔委员会的“智慧”抱有信心。外交部则以尊重委员会独立性为由,拒绝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但另一方面,内部的紧急评估和非正式磋商早已悄然进行。挪威的困境,无疑是当今国际关系中“小国压力”的一个生动缩影,诺贝尔奖的评选,已经从一次单纯的荣誉授予,演变成了一场地缘政治的风险管理演习。

百年基石的动摇

这场风波最深远的影响,或许在于它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冲击着诺贝尔委员会长达百余年来赖以生存的独立性与公信力。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审工作在奥斯陆进行,委员会的五名成员虽由挪威议会任命,但理论上独立于政府运作,遵循着不与政府协调的悠久传统。如今,这个传统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

前委员会秘书隆德斯塔德确认,尽管政治压力一直都存在,但像这样来自候选人本人如此直接、公开的个人诉求,实在是闻所未闻。另一位前委员会成员约根森也表示,从未遇到过候选人直接向委员会施压的情况。

这与历史上的一些争议截然不同。1973年基辛格获奖曾引发巨大争议,1939年希特勒被提名后其宣传机器也曾大肆炒作,但那些都与眼下这种候选人亲自下场“讨要”的性质完全不同。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极力寻求和平奖的候选人,恰恰是那个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单方面撕毁伊朗核协议的人。他的这些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正是对国际合作与和平的破坏。

将他的高调索奖与曼德拉、特蕾莎修女等获奖者的谦逊态度放在一起对比,更像是一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直接挑战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规则。委员会历史上曾顶住过来自纳粹德国和苏联等强权的巨大压力,但这一次,压力源于一个本应是盟友的国家元首。

结语

委员会必须在今年10月前,从包括244位个人和94个组织在内的338名候选者中做出最终决定。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决定都将被置于聚光灯下,被外界解读为对“强权敲诈”的一种回应。

特朗普的索奖事件,已经将诺贝尔和平奖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最终,真正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特朗普能否获奖,而是诺贝尔奖所代表的人类良知与公义的准则,能否在一个强权政治日益盛行的世界里,继续保持其独立的光芒。

这不仅仅关乎一枚奖牌的归属,更关乎国际社会共同珍视的价值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