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解码“科里科气”的创新基因

发布时间:2025-10-17 21:18  浏览量:1

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安徽科技大市场能级不断提升、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10月13日至14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集中采访团走进合肥,在这座以“科”字为底色的创新高地,真切感受到其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近年来,合肥始终坚持以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不仅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更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中取得系列突破。通过大力健全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机制,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为区域乃至国家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合肥动能”。

“家务全能手” 集体亮相

擦餐桌、倒饮料、刷马桶、浇盆栽……10月13日,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次方”)的展示厅内,多款机器人在还原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各司其职”,一片颇具未来感的热闹景象。
其中,一对机械臂协作“晾衣服”的操作尤为引人注目。只见黑色的机械臂先从桌面的框里精准取出一件白色衬衫,并将其平稳摊开;随后,另一只机械臂取下支架上的衣撑,两只手臂协同配合,将衬衫挂上衣撑,完成了这一对于机器人而言极为复杂的任务。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零次方核心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这个晾衣服的操作,是我们在叠衣服技术基础上的‘进化’。”零次方总经理马晓龙介绍道,“叠衣服只涉及到对柔性物体本身的处理,而晾衣服则涉及到柔性物体与刚性物体之间的精细交互,技术难度更高。”
记者了解到,在竞争激烈的具身智能领域,零次方没有选择大而全的通用机器人路径,而是聚焦家庭环境中最高频、最刚性的需求———清洁,并创新性地将其技术价值定义为“具身空间清洁”。与传统清洁机器人主要解决二维地面问题不同,零次方机器人致力于攻克立体空间清洁难题,包括厨房的台面、卫浴的曲面、客厅的家具表面等,从而将家庭清洁的维度从二维提升至三维。
在技术能力方面,零次方已构建了具身智能全链路产品技术能力,涵盖运动控制、具身操作、人形机器人本体、轮臂式机器人本体、数据采训全工具链等,并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机器人企业。
在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面,零次方所在的包河区于2024年已成立人形机器人专班,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围绕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软件算法等方面,招引培育了零次方、众擎、柔性科天、灵童、中鼎零部件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目前,已聚集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60家,正有效释放产业集聚发展的澎湃动能。
目前,零次方“打造具有清洁能力优势的全能家用机器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作为该领域的领跑者,公司已完成以合肥、深圳、日本东京三地为核心的国际化发展布局,正将源自合肥的智能清洁解决方案推向全球舞台。

AI模型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只需要面对镜头,即可自动生成并打印一张AI照片,用户还能自由选择各类情景与服饰。”在智象未来(合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品牌传播负责人翟玥翀正向众人展示一款融合了公司核心AI技术的智能自拍设备。这台有趣的设备,正是其尖端技术走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4月,智象未来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其自主研发的开源图像生成大模型HiDream-I1,在国际权威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上,于24小时内实现登顶,成为首个跻身该榜单全球第一梯队的中国自研生成式AI模型,并在图像质量、语义理解、艺术表现三大维度刷新行业纪录。
据悉,智象未来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智象多模态大模型”为超百亿级别的大模型,拥有行业中最丰富的多模态版权语料库,具备强大的视觉内容生成与理解能力,同时是首批完成模型和算法双备案的多模态大模型。
强大的技术最终需要服务于市场。智象未来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梅涛表示:“我们正积极推动AI技术的产品化,目前已推出一系列AI智能硬件,并在线下门店与线上渠道同步推广。”这标志着公司正加速从实验室研究加速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而智象未来选择落户安徽合肥,被梅涛形容为一场精准的“双向奔赴”。
“在安徽合肥的人工智布局中,需要一家企业能与科大讯飞形成战略互补,共同构成产业‘双子星’。”梅涛解释,“智象未来深耕的多模态领域,恰好与科大讯飞形成有力互补,有效填补了合肥乃至全省在AI产业发展上的空缺之处。”
此外,中国科大提供的丰富人才储备,以及安徽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全力扶持政策,共同构成了吸引智象未来扎根于此的沃土。梅涛表示,公司将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将其人工智能技术从安徽辐射至全世界。
其实,安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上早有布局。2023年,安徽省政府印发《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2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部署底层强基等四大专项行动。今年7月,省政府印发《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要加强智能算力等创新条件支撑。突出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加快形成一批“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示范标杆,因地制宜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园区。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平等地惠及全球每一个人。通过AI生成的内容,让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实现思想共鸣,从而推动更深层次、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梅涛补充。

填补汽车产业链检测“短板”

流畅的车身让能耗更低、更新的底盘使电池容量更多、国际化视角加速品牌出海……在位于合肥包河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的安徽苇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苇渡科技”)门前,两辆自主研发的白色新能源智能重卡汇聚众人目光。
“当前,全社会重型卡车的能源消耗总量已与乘用车相当,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与‘排放大户’。”苇渡科技企业发展负责人奚星捷表示。
在此背景下,苇渡科技自成立之初便锚定新能源智能重卡赛道,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据奚星捷介绍,公司自研的新一代新能源重卡,其续航标准已达到670公里,能覆盖大多数物流场景。更关键的是,在800伏级高压快充技术下,仅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电量补充,极大缓解长距离运输的续航焦虑。
“在满载49吨的情况下,我们的重卡整体能耗可控制在每公里约一度电,运营成本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大幅降低,碳排放效益显著。”奚星捷透露,公司深厚的技术储备能为未来实现更长续航里程“供能”。
苇渡科技的快速发展,深深植根于安徽,特别是合肥包河区蓬勃兴起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苇渡科技是园区重点培育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之一,专注于新能源重卡研发与制造。”合肥包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牧表示,该公司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方向,与包河区整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是推动商用车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然而,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不仅需要硬核的研发制造,同样需要高水平的检验检测作为“把关人”。这个曾经需要奔赴外省才能完成的环节,如今在安徽本土就能得到“一站式”解决。
10月13日,在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合肥公司”)内,一场淋雨试验正在进行,150千帕的压力下,测试大巴车瞬间被密集水幕笼罩,而这便是招商车研合肥公司对汽车进行全方位、高标准检测的环节之一。
曾几何时,安徽本土车企需将车辆运至外省进行检测,不仅周期长,而且高昂的运输成本增加了企业负担。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旗下的招商车研合肥公司的正式建成投用,改变了这一局面。
选择落户合肥,是招商车研基于战略考量的必然选择。“当前,合肥及至整个安徽将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全链条产业链供应商,但恰恰缺少资质齐全的汽车质检机构,这正是一片蓝海,所以我们来到了安徽。”招商车研总经理助理王宏道出了背后的缘由。
作为我省首个全资质的国家级汽车检验机构,它成功弥补了合肥乃至安徽在汽车产业链检测“短板”。并在提高本地化检测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辐射至华东地区,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和智库支撑。
目前,招商车研合肥公司拥有新能源试验室、火灾安全试验室、智能网联试验室、节能减排试验室、汽车电子试验室、整车及系统部件试验室、主被动安全试验室、摩托车试验室等8个综合试验室,具备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等全项法规检测能力。

固态电池性能再突破

在全球绿色能源浪潮中,储能电池是关乎未来能源安全与效率的核心环节。作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与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国轩高科正以其在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引领产业变革。
“我们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试验线已建成并全线拉通,目前良品率达到90%,搭载我们全固态电池的整车样车累计路试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14日,国轩高科展厅内,高级副总裁王永海向集中采访团展示了企业在准固态与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在关键材料上,国轩高科取得了系列突破:其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增强,正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也实现较大提升。目前,其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350Wh/kg,足以支持车辆实现单次充电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同时,我们的电池成功通过了严苛的3毫米针刺测试,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极大提升了电池与整车安全。”王永海补充道。根据规划,国轩高科的准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底实现量产;全固态电池的试验产品则计划明年装车。
在深耕技术的同时,国轩高科也是中国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自2014年起,公司便启动全球化战略,目前业务网络覆盖中国、亚太、美洲、欧非四大区域,在全球拥有20个制造基地。
“公司在亚太市场的业务拓展成果显著,预计今年该区域营收将突破100亿元。”王永海表示。强劲的海外增长驱动公司整体营收结构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营收占比已超过30%,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也跃升至第7位。
作为全球极少数具备电池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之一,国轩高科如何完善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据王永海介绍,国轩高科从上游核心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到中游电芯与电池包生产,再到下游的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均实现了自主研发、设计与建设。
“目前,我们的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90%。”王永海介绍。
国轩高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徽省与合肥市深厚的科创底蕴与产业生态支持。
“合肥蕴藏着巨大的研发潜力,这里不仅有中科院、中国科大、合肥工大等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更形成了高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王永海表示,国轩高科与本地科研力量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均保持着紧密合作,共同将核心技术推向新高度。
当前,合肥市在新型储能领域,以锂离子电池为重点发展方向,已集聚国轩高科、阳光储能、中创新航、派能科技等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共同推动安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