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跌懵了?下周行情不用慌!这3个真相要看清

发布时间:2025-10-18 20:51  浏览量:1

周五的A股又把人整懵了:上证指数一下跌了1.95%,跌到3839.76点,创业板指更狠,跌了3.36% 。群里全是吐槽的,有人说“要不要割肉换蓝筹”,有人问“科技股是不是彻底凉了”。

其实真不用慌,这周的下跌看着吓人,本质还是牛市里的正常回调。结合盘面数据和散户的真实选择,下周行情的脉络早就清晰了,这三个真相得先弄明白。

1. 科技股没凉透:是“分化”不是“切换”,散户早用脚投票了

好多人说“资金要从科技切去蓝筹了”,但现实是,大部分散户根本不会走,这不是贪心,是真没办法。

(1)小本金的现实:靠蓝筹赚不到“急钱”

现在A股的散户结构很明确:大部分人本金都不到100万,甚至有不少是10万以内的小资金。2025年ETF市场的数据更直接,像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前十大持有人全是个人,占比高达99.12%。

为啥非要盯着科技股?算笔账就懂了。要是拿10万块买高股息蓝筹,就算年化10%,一年才赚1万,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科技股波动大,要是踩中一波行情,可能一两个月就有20%的收益,这就是小本金的“现实选择”。

(2)科技股在“内部轮动”,不是全跌

别被“科技股大跌”的说法骗了,现在是“一部分跌,一部分涨”。10月17日5G通信ETF是跌了超3%,但里面不少持仓股还在涨,而且前一天还有1199万元资金往里冲 。

更关键的是科创指数,年初到现在科创50涨了48.95%,科创200涨了55.37%,根本没跌透 。资金只是从前期炒高的硬件股退出来,往有业绩的软件、算力方向挪,这是“内部调仓”,不是“彻底跑路”。

2. 交易没有高低级:赚自己能赚的钱,比啥都强

有人总说“炒科技是投机,买蓝筹是投资”,这话太绝对了。交易哪有高低之分,能赚到自己认知内的钱就是本事。

(1)“收破烂也能发财”,风格对了就行

就像有人专门做指数基金,把上证50、沪深300里的高位股剔掉,做个“增强版”指数,反而能避开大跌。2025年股票型ETF规模都突破2.94万亿元了,好多人靠这个稳稳赚钱,不比瞎炒个股强?

反观那些来回切换风格的人,上周看科技跌了就割肉换蓝筹,结果蓝筹没涨,科技里的低位股又反弹了,两边挨揍。这就跟求职一样,你本来擅长做技术,非要去搞销售,大概率赚不到钱。

(2)专业玩家和散户,玩法本就不一样

有人说“泡沫股也能玩短期博弈”,这话没说错,但得看是谁玩。专业游资能盯着龙虎榜和资金流向,快进快出;但普通散户没这本事,上周追高那些热门科技股的,现在大多套了10%以上。

2025三季报预增概念都涨了3.44%,资金早盯着业绩去了 。不管是科技还是蓝筹,能涨的核心都是“有支撑”,要么有业绩,要么有政策,不是靠瞎猜。

3. 大盘真没问题:急跌是牛市的“常规操作”

最该放心的其实是大盘,现在的回调,跟历史上的牛市急跌一模一样,都是“涨多了歇口气”。

(1)指数压根没破位,恐慌是自己吓自己

别看周五跌得狠,上证指数还在3800点以上,而且从4月低点到现在,已经涨了30%,期间就没好好回调过 。历史上哪轮牛市不是这样?2007年牛市里,有次上证指数一周跌了5.6%,后面照样创了6124点的新高。

现在的量能也没崩,周五成交额还有1.95万亿,连续两天维持在近2万亿的水平 。这说明资金没离场,只是在调仓,等筹码换得差不多了,自然会再往上冲。

(2)牛市终结的信号,一个都没出现

翻遍A股历史,牛市结束总得有几个信号:估值泡沫(比如平均市盈率超70倍)、政策转向(比如连续加息)、外部冲击(比如全球金融危机)。现在这些都没有,反而政策还在托底,中央汇金还在增持宽基ETF,长期资金都没慌。

就连外围市场也在给力,上周五恒生股指期货都涨了400点,A50指数也在趋势通道里。A股想独跌都难,下周大概率会反弹回血。

总结:别被回调带偏节奏,找准自己的位置

最后说句实在话:周五的大跌,跌的是“贪心”,不是“行情”。科技股还在分化,蓝筹股依旧抗跌,大盘的根基没坏,这还是熟悉的牛市节奏。

与其纠结“下周涨不涨”,不如想想自己适合啥:小本金就安心盯好有业绩的科技细分领域,别追高;资金量大就配点蓝筹打底,求个稳;不会选股就买宽基ETF,跟着指数走。

股市里从来没有“万能玩法”,能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被市场情绪带着跑,就已经赢了大半。你们现在手里是科技多还是蓝筹多?评论区聊聊~